港股行情风起,消费行业扬帆而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五一期间,假期出行高峰和文旅消费的火热多次刷新网络头条,从数据上看,假期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

其实在港股市场中,消费的回暖早已有所反应,以港股通消费指数为例,该指数从一月低点进入反弹行情至今(2024-5-9)已取得上涨34.3%的表现,在意识到港股消费迎来配置时机的同时,我们也应当了解本轮上涨的核心究其原因是什么。

资料来源:iFind,统计区间:2024-1-1——2024-5-9,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投资有风险

市场风格变动,消费值得重点关注

回顾今年以来的市场行情,年初时A股市场遭遇大调整,但在相关金融与市场政策的调整下及时得到修复。随后全国两会的召开,“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相关产业链得到了充分受益。

随后,黄金等稀有金属行情成为市场焦点,包括铁矿石、铜、铝在内的一众商品均进入上行区间。

资料来源:Wind,不构成投资建议

但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和相关消费数据超预期表现的披露,以及港股市场消费板块的大涨,市场风向或将转向前期受调整较为充分的消费板块。

同时,从相关政策方面看,新质生产力、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绿色低碳、风险化解等估计将继续大力推进,对工业领域相关产业,以及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或将形成明显支撑。

宏观数据看,当下为何更利好消费?

近年来,国内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持续增强,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无疑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0.9%,当季利润连续三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有力支撑规上工业利润回升向好。其中,12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化纤、造纸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10倍、1.38倍,家具、印刷、文教工美、纺织行业利润增速在25.0%-51.4%之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消费市场孕育着国民经济固本培元、稳中向好的新动能,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体现。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27亿元,同比增长4.7%,居民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在高基数背景下服务业相关零售仍然保持较高增速增长。

而在政策方面,预计随着《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促消费政策的落实,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行动实施,将有力促进消费增长。

展望后市,为什么说港股市场更值得关注?

事实上,回顾本轮港股走势,从2021年2月,截至2024年1月22日低点,本轮恒生指数熊市持续时间近3年,最大跌幅达到52%。跌幅比肩1970年以来除1973-1974年(国际游资撤离、信贷收紧、石油危机下全球经济衰退、美股熊市映射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熊市)以外的大级别熊市,同时也是历史上下跌时间最长的熊市。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

基本面角度分析本轮港股熊市原因,美国利率上行、中国房地产下滑、互联网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亏钱效应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在流动性较高的港股市场中引发海外投资者集中离场。

从另一方面看,虽然恒生指数的估值创历史新低,但是近两年的ROE下降幅度并不大,与沪深300比较来看,目前恒生指数ROE高于沪深300,但PB却低于沪深300,性价比较高。由此可以判断,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悲观可能过于“主观”。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

从反弹幅度上来看,根据历史上经济复苏后港股表现出的行情,包括2003-2004年Q2、2009年Q3-2010年、2013年、2016-2017年Q3,2020Q4-2021年Q1,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恒生指数大部分情况下能够取得相较于沪深300指数10-30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

资料来源:Wind

稀缺性加持下,港股通消费更值得重视

过去两年,受到市场风格轮动和各项社会因素等影响,消费板块表现不佳,尤其是港股市场,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931454,以下简称“港股通消费”)历经深度回调。但从历史经验看,消费板块一直是“长坡厚雪”的黄金赛道,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与A股消费不同的是,A股的消费股,大部分主导企业都是老牌上市公司,偏重于传统行业,比如白酒、医美、家电、食品。而在港股通消费中涉及的消费领域则更加多元化,这使得港股消费板块与A股消费构成很好的互补关系。

从行业分布来看,指数覆盖消费板块各个领域,其中社会服务是第一大权重板块,占比达到26.5%;传媒作为第二大板块占比20.7%;随后汽车、食品饮料、电子、纺服、家用电器等权重占比均在7%至13%区间,整体相对均衡

资料来源:iFind,截至2024-5-9

从具体成分股上,港股通消费有着突出特点,那就是涵盖了新消费类标的,除了包含腾讯控股美团互联网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股份以及饮料巨头农夫山泉之外,还有着李宁、安踏国潮品牌,以及餐饮行业的百胜中国和火锅品牌海底捞,可以说是覆盖居民的“衣食住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涉及个股不作投资建议)

蛰伏已久的港股消费,配置时机如何?

西格尔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曾整理出1957-2003年美国股市回报率最高的20只股票,其中的11只均来自快速消费品行业,比例超过一半。

消费板块涵盖了多个细分领域,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都可以被纳入“大消费”的范畴,而在当前的新形势之下,许多新消费领域的人均消费量、人均消费金额、市场集中度等还相对较低,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有望诞生更多的优质企业。

正如我们开头说提到,今年二月开始,港股消费全线复苏,并成为港股市场中的主导行情之一,具备高弹性的港股消费成为了许多资金的新选择。

估值水平来看,尽管经历了几个月的反弹,但是当前的港股通消费仍具有优秀的配置价值,PE仅处于指数上市以来的18.7%百分位,安全壁垒仍在。

资料来源:iFind,截至2024-5-9

随着港股行情的反弹以及今年宏观环境的向好,消费赛道在今年的优质行情或已成为必然,并且各项消费水平的开拓、提升也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长期存在。在具体的标的上,投资者不妨关注港股消费50ETF(513070,联接基金A/C:018103/018104),可借道深度跟踪港股通消费指数而受益于本轮消费行情!

$港股消费50ETF(SH513070)$ $易港股通消费ETF联接A(F018103)$ $易港股通消费ETF联接C(F018104)$

作者:点拾投资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全部讨论

今天食品饮料可以加仓了,大A整体回暖,白酒市场还是可能有一波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