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3回复:100喜欢:15

$南京银行(SH601009)$   

为什么那么多银行,我要选南京银行,因为南京银行目前在银行中性价比最高。

1、和六大行对比,南京银行的股息率跟它们持平或者更高一点,而南京银行业绩的成长性则比六大行高很多。

目前价格,股息率如下:南京银行6.26%,工商银行6.05%,建设银行5.94%,中国银行5.77%,农业银行6.13%,交通银行6.30%,邮储银行4.93%。南京银行的股息率除了与交通银行大体持平外,高于其他五个大行。

而从业绩的成长性,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增长率,南京银行对六大行都有极大优势,而且南京银行的管理层也历次业绩交流会上也再三说明过,南京银行的分红政策将继续不低于净利润的30%。所以,从股息率的角度,南京银行是比六大行更优的选择。

2、和股份行相比,南京银行的股息率低于几个股份行,但高于几个股份行。但从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看,目前价格的南京银行仍然是更优的选择。

股份行比较多,就说投资者最经常提起的几个股份行来比较吧。兴业银行股息率高达7.07%,华夏银行股息率6.50%,这两家股份行的股息率比南京银行的股息率6.25%要高。还有四家股份行股息率如下:招商银行5.21%、平安银行股2.39%、民生银行5.39%、浦发银行4.29%,都比南京银行要低。

其它四家股份行不用说了,股份行中公认投资价值最高的就两家,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从最近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来看,我认为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都遇到了一定瓶颈,特别是23年一季度营收这两家股份行都出现了负增长,尽管原因各异,但和南京银行23年一季度营收还有5.5%的增长比较,应该说后续南京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大概率会优于这两家最好的股份行。我认为招行银行的股息率、增速后续会低于南京银行,性价比明显差于南京银行,兴业银行股息率高但业绩增速现在的确不好,我个人还是觉得南京银行更稳妥一点。

3、和其他城商行相比,南京银行各方面比较均衡,目前价格算是城商行中综合性最佳选择。

论股息率,目前江苏银行股息6.87%,比南京银行高,成都银行股息率6.13%,比南京银行稍低一点点。江苏银行股价目前在可转债强赎价下面一点点,股价再涨一点就会出现可转债大量转股导致总股份增加约20%,从而会导致股息率下滑比较多。而南京银行要想可转债转股,股价得上涨接近50%,所以暂时可以不考虑可转债转股导致股息率大幅下降的问题。至于成都银行,我认为成都银行的贷款约40%投向了成都的城投平台公司,而成都地区的城投债务/GDP大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隐患太大,不在我的投资考虑范围之内。至于其他比较热门的城商行,大多分红率不高低导致股息率也不高,例如宁波银行股息率1.88%、杭州银行股息率3.33%、苏州银行股息率4.75%、长沙银行股息率4.24%。

从地域上来说,我个人更愿意投资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A股上市银行中长三角地区的城商行比较多、业绩也普遍比较好,这个很多人论述过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个人、企业相对来说更看重信用,坏账率总体会更低一些,对银行经营有利。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银行,我还是敬而远之。

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商行相比,这两年南京银行增速并不占优甚至可以说增速偏后,原因还是南京银行规模已经比较大了、管理层的经营理念还是偏于稳健,贷款增速明显比区域内有些城商行要低,当然和六大行、几家主要股份行相比,贷款增速不低,但和有些城商行相比就明显低了,导致业绩增速在区域内偏低。这个就看各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个人还是喜欢稳健一些的银行,增速适当、不要给以后埋下资产质量的大雷就行,我并不喜欢高增速放贷、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搞到只比8%监管红线高一点的银行,我总觉得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稳健一点、不要激进是银行长期安全的保证。

从我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银行股投资来说,我其实是很看重股息率的投资者,这也是无奈之举。国内怀疑银行赚的是假钱之风盛行好些年了,严格来说,这种质疑也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发展到现在,基本上来说,就是业绩、增速都不能给股价托底,真正能给股价托底的就是股息率和股息的长期不断增长。而综合考虑之下,目前价格的南京银行,我认为就是最有性价比的银行股,股息率在银行中排名靠前、长期成长性的确定性也靠前,是目前银行股投资的最佳对象。

至于反对投资南京银行的意见,我估计会指向南京银行也业绩暴雷。这个说服不了我,因为按照我对南京银行的跟踪,南京银行没有业绩暴雷,和前几年一样只有正常的坏账处理,不会影响南京银行的业绩增长和分红。

精彩讨论

知易行难大叔2023-06-08 21:41

南京银行的增长已显疲态,我担心他像宁波银行一样,所以说我把南京银行全部卖了,换江苏银行。我不喜欢以往的明星!
我喜欢将要成为明星的银行

北京大盛2023-06-12 08:11

邪了门了,我们股东就很高兴低价配股,银行股本来就低估了,你们瞎咧咧啥'?你们赔钱是因为银行股上涨吗?

MCDwg02023-06-09 12:48

过去十年涨过几倍的银行股,无论业绩再怎么所谓好,继续上涨的幅度都不会高,这是必然。所以,南京银行已经高位走势不好看就不要多买,成都银行、宁波银行已经高位走坏就不要买尽量清仓,其他低位尚未炒作的银行股一大把都挺好,何必追高呢……
大市值银行主要调控指数,历来涨幅有限。大市值银行里唯独例外,需要重点关注民生银行、邮储银行,显然是长周期的两条大鱼……

认知极限运动员2023-06-08 22:05

大叔大格局

躺平杭州银行2023-06-08 22:02

正确

全部讨论

南京银行的增长已显疲态,我担心他像宁波银行一样,所以说我把南京银行全部卖了,换江苏银行。我不喜欢以往的明星!
我喜欢将要成为明星的银行

2023-06-08 20:12

基本认同,南京银行经营稳健,股息率高,性价比好。

2023-06-08 19:13

江苏银行股价目前在可转债强赎价下面一点点,股价再涨一点就会出现可转债大量转股导致总股份增加约20%,从而会导致股息率下滑比较多。而南京银行要想可转债转股,股价得上涨接近50%,所以暂时可以不考虑可转债转股导致股息率大幅下降的问题。至于成都银行,我认为成都银行的贷款约40%投向了成都的城投平台公司,而成都地区的城投债务/GDP大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隐患太大,不在我的投资考虑范围之内。

2023-06-12 08:07

南京的派现募资比低了

这个周末浙商银行低价配股方案引起银行投资者哗然,低价配股本质上就是云蒙说的银行股东给银行发向分红,
引用云蒙的话:“低价配股就会反向分红,可以理解为公司要求股东给银行分红,按照浙商银行方案,就是股东每股要给0.606元给浙商银行,一下把多年的分红全部要回去了。而且还有红利税,还有配股需要承销费等。
换句话来说,相当于浙商银行多年一毛不拔,且投资者还要白白交税,同时浙商银行还有一笔承销费被贪污了。
目前银行业并不是高成长期,作为银行股投资者,这样的负分红真的很寒心……”
对于那些对扩大资产规模有迷之追求、老是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搞到8%红线附近的银行,还是小心些,谁知道会不会也玩出低价配股这一招。相比之下,可转债融资比低价配股好太多了。可转债要想大量转股,股价得冲上强赎价(一般是转股价的130%)若干交易日,而且国有银行的转股价不得低于当初发可转债方案时经审计过的最近一期财报的净资产,这对股价常年低于净资产的银行来说,强赎价往往大大高于当时股价,银行想要最终通过可转债融资成功,股价得大幅上涨才行。低价配股对银行投资者来说就太不利了,管你股价涨跌,管你股价早就大大低于净资产,给你一个再大大低于股价的配股价,投资者在没有得到任何对价的情况下就得老老实实掏钱参加配股,否则股权摊薄,
对于那些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连续几年都低于9%的银行,我一律排除出投资考虑范围之外,怕了低价配股这种反向分红。
$南京银行(SH601009)$

2023-06-09 09:44

江苏省的城投债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

2023-06-08 22:54

今年开始,一些股份行 城商行出现负增长是大概率,市场先生的眼睛总体是雪亮的

2023-06-08 13:23

除了股息率和业绩增长率,你还应该应该关注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这三项指标南京银行都是相当不错的

央行最新的指导商业银行下调个人房贷利率的政策,会导致银行息差下滑,对银行当然是利空。由于南京银行的个人房贷余额截止22年底只有800.13亿,占 南京银行2万多亿总资产的比例只有4%,属于上市银行中个人房贷占比最低的银行之一,受该让利政策影响也最低。
高股息率银行股基本都是个人房贷占比比较大的银行,受该让利政策影响较大,会导致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息差收窄,进而影响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速,甚至有些受影响大、原本增速缓慢的银行可能出现增长停滞的情况。从利润增长和高股息率角度考虑,南京银行的性价比进一步提高,继续成为两市性价比最高的银行。
中央会议要求活跃资本市场以后,银行股涨了一周,南京银行继续不温不火,缓慢上涨。由于在高股息率银行中上涨较慢,有些高股息率银行上涨幅度大得多,目前南京银行的性价比在高股息率银行中进一步突出。
南京银行本轮反弹慢,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受到市场注意,每天成交金额都比较低,只有相同市值的银行每天成交金额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左右,甚至有些市值比南京银行低一半的银行成交额都是南京银行成交额的三四倍。这种情况,有坏处也有好处,坏处就是成交金额小,会导致涨跌缓慢,行情好的时候看着别人跑得欢,好处就是一旦市场开始注意南京银行的性价比,资金开始涌入,成交金额开始几倍放大,目前这点卖盘根本不是事,股价涨幅涨速也会比较大比较快。
$南京银行(SH601009)$

浙商银行配股还没结束,杭州银行马上又来定增。
银行低价配股是最恶劣的融资,相当于现有持股股东反向分红。
银行定增比配股好一些,但也有问题,定增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接近监管红线的话,就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定增后核充率上来了但资产扩张开始放缓以保持较高的核充率,结果就是每股收益增长将快速下滑,毕竟增发出来股份要摊薄利润的,另一种结果就是资产继续高速扩张然后核充率很快再次告急,又需要股权融资来提升核充率了。不管如何,定增其实对原有股东是有摊薄的,即使定增价高于现有股价。比如现在股价8块,现在每股净资产12块,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报净资产是11块,定增价定在11块,本来你用8块的价格享受着12块净资产带来的利润,现在有人11块入股后每股净资产假设下降到11.7元,你用8块的价格就只能享受11块7净资产带来的利润,实际是摊薄了。如果定增后为了维持核充率不快速下滑而放慢扩张,那么每股利润的摊薄会更厉害。
可转债是相对来说银行股权融资中更友好的方式,国有银行可转债的转股价不能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如果要早点完成可转债转股就需要股价冲过可转债强赎价(转股价的130%),实际给了原持股者在可转债强赎价卖出的可能获利空间。而在可转债转股之前,原持股者不会出现股权摊薄的情况。
当然,最好还是不要股权融资,依靠每年分红后的滚存利润维持业绩增长就可以。否则,拼命扩张资产把核充率搞得很低,被迫股权融资一摊薄,前几年的账面高增长实际又被摊薄回去了。所以还是回到本质,不要看银行每年的净利润增长多少,而是要看每股收益增长多少。但是国内很多银行有规模情节,就是拼命扩张,生息资产扩张太快,这样一方面是核充率降低太快需要很快再次股权融资导致摊薄问题,还有一方面扩张太快在资产质量方面很可能为以后埋雷,虽然扩张当时看不大出来。
所以我认为还是要选择稍微稳健一点的银行,核充率最近几年起码能维持稳定不快速下滑,能选择核充率9%以上的就不要选择8%的,另外用滚存利润要维持业绩增长不错的话需要ROE尽量高一点,能选ROE能连续多年维持15%就尽量不要选ROE多年在10%的。$南京银行(SH6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