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尝试从几个角度再拍下瑞幸的空间,因为现在的疑问主要还是集中在市场空间方面,很多人觉得20000-25000家店就是天花板,主要逻辑是对比其它的餐饮业态,但是咖啡其实还是可以算成是增量市场。

1)按照23Q3的情况,现在的5800万用户,3Q这个一个季度平均每人10杯左右,总杯量不到6亿杯,年化24亿杯,人均一年40杯(还不到一周喝一次)。这个季度6亿杯9亿利润,这5800万用户全部留存一年40杯,一个完整年度年化利润36亿。也就是一个快20x的公司买一个未来3-5年潜在的未来用户增长和新开店的期权。

2)Q2Q3加起来OCF有27亿,考虑季节因素,一年一般有40-50亿,公司没有什么负债账上现金50亿+,如果停止扩张开自营店不投CAPEX门店不增长,然后像成熟公司那样分红,50%分红率,现在大概每年3-4%,100%分红就是6-8%。

3)美国23年年可支配收入4万美元,咖啡消费每月90美元左右,对应每年咖啡消费占支出2%左右,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7000人民币,2%的支出就是800+一年,一个月70块钱不到,按照每周9.9多喝按16元算,可以支撑一个人年均70杯,如果按照9.9元40%占比其余原价,可以支撑60杯。而当前瑞幸的用户是年化人均40杯。

4)中国87年-05年,对应18-35岁的人口大概3.8亿人,按照这个比例看瑞幸付费用户渗透率是15%。如果挑选几个大省,比如人均30000元以上的省拿出来,对应目标人群是2.3亿。

从转化角度看,单看Q3,如果把付费用户分成3个等级,1)每个工作日喝一杯;2)每周喝一杯;3)一个季度只喝一杯,其中第一类用户是核心用户。然后设定用户有券喝9.9没券喝原价,那么在13~14元价格带,40%左右的9.9%比例,25%外卖单这些条件下,可以拆出来每个工作日都喝的用户大概只占总用户的10%,也就是600万左右。而其实人均杯量可以看成是和核心用户相关的一个指标,3Q相比2Q,虽然用户大幅增加,但是人均消费杯量还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核心用户的转化在同步进行而且还算成功。

综上,试着测算一下。

1)如果我们按照远期30000家门店,店均500杯,那就是54亿杯一年

2)或者按照1亿用户(3.8亿目标年轻人群的26%,大致对应目标人群里50%咖啡用户,然后瑞幸龙头市占60%),人均60杯,那就是每年60亿杯

3)23Q3的单杯利润1.2元+,后续规模扩大有经营杠杆,至少年化70亿以上利润,OCF按比例估算可以有90-100亿。20x PE远期1500亿左右(6%左右的股息率,星巴克目前估值的不到20%)。

4)按照用户增速线性外推(实际如果按比例推增速更快),25~26年就有机会达到1亿用户这个水平,完整的运营年度(人均杯量增长)算27-28年,1500亿28年折回来5年年化~20%的增长。

5)海外部分明年开店的可能性,目前新加坡是大概率跑通了。

因此理论上看,公司还是有不错空间的,等于是这个估值其实只是很大程度上考虑了现有的经营情况。而实际长期关注的指标,还是要看用户规模的增长还有人均杯量的变化,而单价方面这样的平均13元左右的价格下已经把很多潜在竞争对手挤出了市场,全9.9的模型理论上很难成立,因此对未来的市占率也可以乐观一些。个人不太喜欢的地方是9.9获客虽然有效,但是公司完全可以更精细化运营,毕竟9.9和16元的价差相差比较大,长期做活动其实也自然会形成客单价向下的压力,但是好的点是随着用户复购增加,客单价有机会重新回升。因此核心用户的转化和增长会会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