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造成了农夫山泉的这次危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113喜欢:28

文|朱晓培

编辑|大道格

“沉重悼念宗庆后同志”。钟睒睒大概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送出的花圈挽联,会让农夫山泉陷入创立以来的最大困境。$农夫山泉(09633)$

有媒体统计,自2月28日起,农夫山泉官方旗舰店的销量连续暴跌,较风波之前的销售额已暴跌超90%,

农夫山泉今日的危机,在前2年就已经露出了草灰蛇线,只是,农夫山泉忽视了。

01

此次让农夫山泉被质疑包装“媚日”的产品——东方树叶,是2011年上市的,主打0卡路里。

东方树叶在上市初期,曾被网友评选为最难喝的饮料之一。但十年后,销量却奇迹般地转好,成为2023年市场表现最惊艳的饮料之一。根据尼尔森提供的第三方数据,东方树叶连续三年高速增长,超过即饮茶行业整体增速9倍以上,为农夫山泉贡献了绝大多数的利润。

东方树叶销量转好,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它对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

第二,是近年来,国人对养生的注重,以及中国茶文化的复兴,东方树叶这个产品正好迎合了消费市场的这个转变。

第三,是它加强了产品的营销和推广。过去几年,它利用社交媒体、明星网红等进行的联合推广,有效地影响的消费者的产品认知和态度。

但是,正是这些成功因素,为它今日面对的危机埋下了隐患。特别是,产品和营销职能的成功,可能让农夫山泉忽视了品牌职能的重要性。

02

十年多来,东方树叶改进了老配方,并推出了很多新口味,但是,包装设计和产品介绍几乎没有进行过换新。

而包装设计是一个企业品牌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曾说过,“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企业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建设、管理品牌,需要企业付出重视和谨慎的态度,品牌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需要定期的评估与更新,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东方树叶刚刚上市的那几年,这些包装设计和产品介绍,对于大众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那正是中国消费者刚开始追求消费升级的时代。而彼时,人们消费升级追捧和模仿的对象,就是日本。

2015年初,吴晓波发表的那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也代表了消费人群对中国品牌和日本品牌的认知——中国制造是廉价制造,日本的制造是精品制造,材料好,工艺好,有匠人精神。

因此,当时国内新创业的消费品牌,包括名创优品、元气森林、奈雪的茶等都在有意无意间,模仿日本企业。包括在取名、包装设计上带有“日式”风格,在生产上强调日本工艺。

我们也不能否认,在东方树叶刚上市的前后,市面上最被认可的茶饮是日本的三得利乌龙茶。因此,东方树叶早期在包装设计上,带有日式元素,也无可厚非。公开资料也显示,农夫山泉也曾去日本实地调研,学习日本生产技术。

在当时的消费风向下,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它们想要传递的信息是,创业者想要认真做一家好品牌。

03

不过,过去两三年,在各种宏观因素下,中国消费趋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经过市场的教育,人们不再盲目追求消费升级,而是变得更加理性,追求质价比。

另一方面,中国产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民族自信不断相互叠加,促使国货、国潮崛起。2022年《国潮品牌年轻消费洞察报告》显示,78.5%的消费者更偏好选择中国品牌,相较国外品牌选择偏好度高72%,而且是以90后、00后等年轻人为主力。

在这一趋势下,强调产品的国潮元素,变成了快消品牌的常见动作,而日系标签则不再是一个好选择。

在这种风向转变下,那些敏锐的新消费品牌开始集体换“标”。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2022年,奈雪的茶“の”变“的”,日式平假名“NAYUKI”也变成了汉语拼音的“NAIXUE”;名创优品也表示为曾以“日本设计师品牌”自居而道歉,并承诺在2023年3月前完成“去日化”整改。

只不过,农夫山泉似乎忽视了这一风向的转变,没有意识到自己包装可能带来的隐患。

农夫山泉没有及时改变包装,显然并非是故意要跟市场作对,只是它没有重视品牌标识。

通过网页检索,我没有看到农夫山泉“品牌部”的相关信息,在BOSS直聘上,可以看到它在招聘市场、渠道、营销等职位,但没有“品牌”职位,因此,可以猜测,农夫山泉没有设立品牌部。

04

最近几年来,随着短视频等社交平台的发展,公关传播开始进入到了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头部网红掌握营销话语权的时代。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公关预算上偏向短视频、网红,重视营销。而对于企业品牌传播,由于直接效果不明显,而且难以评价,开始为许多企业所忽视。特别是在当前,企业都在想尽办法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企业品牌传播更成为裁撤的目标。

就在不久前,一位企业品牌的负责人就告诉我,她过去一年尝试的品牌内容营销,由于数据不好评估,项目摇摇欲坠。

但是,农夫山泉此次面临的危机,再次证明了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性。

美国百货业巨头约翰·沃纳梅克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都被浪费掉了,可不知道到底浪费在哪里?”

这句话,经常被人用来调侃广告部门在做无用功。但换个角度,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广告费中有一半是你必须花的,只是同样你不知道是哪一半。

品牌公关中的第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品牌风险管理。这个作用,在风平浪静的平时,可能是根本无法体现、评估,所有的投入看起来完全就是一种浪费。但一旦缺失,当品牌风险暴露出来后,企业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巨大的——自3月至今,农夫山泉产品销量暴跌,市值更蒸发了300亿港元。

如果农夫山泉有一个敏锐的企业品牌公关部,在2年前,其他消费品牌集体“换标”淡化日系标签时,就会重新审视、设计自己的产品包装;在此次风波刚刚露出苗头时,就会审时度势,做出更慎重的反应,不是简单敷衍;会顺应民意,而非对抗群体风向。

实际上,今年发生的一些企业品牌翻车事件,包括东方甄选与董宇辉之争,理想MEGA风波,都在提醒着其他企业:营销是营销,品牌是品牌,不能营销效果一时好,就忽视了品牌职能。

在短视频当道,网红掌握话语权的当下,营销效果可能立竿见影。但是在全媒体时代,脱离了品牌公关部的掌控,短视频营销就是一柄随时反噬的双刃剑。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user88866699903-12 12:49

道德是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别人的,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的往往自己都不咋地

古城小庸03-12 11:15

一个企业是不是值得老百姓尊重,只看三点,第一,同层次的企业交税区别大不大?第二,同层次的的人捐款数量对比,第三,自己和家人是否有移民。这就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一二点是现金支出贡献,第三点是没有遗产税和移民移税的我国,资产可能流失向国外

Cbdresearcher2303-12 13:12

网民降智是基础,社会发展停滞是矛盾,民企老板属于导火线

lance129303-12 11:15

不要把社会的问题简化为品牌管理

天下晃晃悠悠03-12 12:41

你敢拿这个标准评论领导们吗?

全部讨论

一个企业是不是值得老百姓尊重,只看三点,第一,同层次的企业交税区别大不大?第二,同层次的的人捐款数量对比,第三,自己和家人是否有移民。这就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一二点是现金支出贡献,第三点是没有遗产税和移民移税的我国,资产可能流失向国外

网民降智是基础,社会发展停滞是矛盾,民企老板属于导火线

是他是他自己。从他把自己的儿子搞成美国国旗籍开始。

各路鬼神纷纷效仿华伪,用水军铺天盖地带节奏,抹黑,扣帽子诋毁竞争对手,割抢抢盐群体韭菜,这风气下去ch完蛋了

03-12 11:15

不要把社会的问题简化为品牌管理

03-12 14:11

其实这篇文章的意思,就是农夫山泉赶紧给我们自媒体打钱,快饿死了,那么多钱也不给我们水军点,那我就诋毁你。
其中比较典型的两个陷阱就是百分比和数量,哪个对诬陷有利,就说哪个,先说官方旗舰店销量降了90%真假,这个数据真假存疑,而且也没说是哪款产品,也没说是哪个平台,反正线下我看了看小超市,农夫山泉还是卖的挺好。
其次说到股价的问题用了“暴跌300亿”这种夸张的形容词,实际上数量确实不假,但是对于这个5000亿将近50倍pe的企业来讲企业,只有6%的波动,光这两天,就“暴涨”回来200多亿。
整体我想说,我国有一套健全的法律制度,如果觉得辱华,可以上诉,商标法是所有人的后盾。如果觉得儿子是美国人就是原罪,那请联系人大尽快推进遗产税和脱籍税,做点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在网上叽叽喳喳。

03-12 15:30

没看出来有啥危机,该买买该用用
商品本身没问题,我管你是啥国籍。

03-13 01:39

作者全文讲的关键点竟然只落在了品牌的包装设计和产品介绍上,显然是走偏了,品牌设计和维护根本就不是这次风波的主要原因!
食品类包装有日系元素的非常多,我今天还买了日本产的漱口水,所谓包装问题只不过是农夫山泉被质疑后攻击它的一个点,而且压根不是重要的。
作者全文不谈产品质量,我在这次风波前就放弃了农夫山泉,首要原因是它不好喝。不知道作者记不记得农夫山泉过去的经典广告词“农夫山泉,有点甜”,它一直宣传是矿泉水,而且记忆中以前喝着是微甜的,但是现在喝起来跟自来水一个味。农夫山泉还有百岁山过去的水源地是长白山,但是随着销量的暴增,它大量开发新水源,我在浙江买的农夫山泉还有百岁山都是南方水源,比如浙江千岛湖的水,水质和口感下降才是根本原因,我放弃农夫山泉,以及百岁山喝了两个月就没喝了都是因为这个。我看过自媒体“白话频道”做的一个“农夫山泉 怡宝 百岁山的比较视频”,结论跟我的差不多,也是认为农夫山泉口感下降,不如现在的怡宝。由于广告宣传,我选择水一直趋向于矿泉水而不是纯净水,所以导致包括我在内的消费者换水的基础原因是产品质量和口感。
第二点农夫山泉一直宣传是天然弱碱性水,并且标着PH值是7.3加减0.5,也就是6.8-7.8,这个标志区间很耐人寻味,因为所有人都知道6.8-7.0这是酸性范围,为何不能标7-7.8或者7.4加减0.4,而要留一个6.8-7的区间?是不是实际部分地区销售的水是PH值在6.8-7的?不然为什么要留个这样的区间?这是不是涉嫌虚假宣传?
任何时候,消费品的品质才是根本,做企业诚信才是根本。其次是品牌维护和营销,企业家本人的行为和家庭作风也是品牌维护的一部分。作者谈农夫山泉品牌维护的缺点只谈它的包装和介绍。难道社会责任和公益支出这不是品牌维护的一部分?企业家和和其子女的行为作风这不是品牌维护的一部分?甘肃的灾情,农夫山泉捐24000瓶水,是,捐款不应该比较和道德绑架,但是不到2万块钱这与农夫山泉数一数二的市场地位和钟总的首富身份是不是太不相称了?我看钟总和农夫山泉还有营销号的澄清文章没有人提过这个事吧?也就是确实捐了这么多?从品牌形象角度说,你这真不如不捐呢,农夫山泉捐一两万,是不是约等于我捐一毛?我给灾区捐一毛钱能好意思公开说吗?与此同时,钟总的小孩成为美国人,出版英文诗集,这些品牌部能维护得了吗?虽然雪球上的用户是拥护钟总居多,但广大群众能看得惯?你索性是外企就罢了,毕竟外企是带来了资金或者技术的,而这种从国内挣钱最后转去国外的,除了中国雪球的用户们,还有哪个国家的正常群众能看得惯?
雪球上的精灵们爱把这次农夫山泉的风波归结为愚民的恶意攻击和捣乱,那请问怎么解释本次两会的用水也换成了娃哈哈?我记忆中过去都是农夫山泉来着吧?
最后作者主要提到的包装设计,这其实是农夫山泉的优点之一,农夫山泉的包装瓶看起来大气,握感舒适,与之相比,娃哈哈的老包装看着老土。包装上的产品介绍也根本不是危机的核心原因,这点日系元素最多算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别的那么多问题,单单包装瓶上有疑似日本建筑或者日本字,掀不起什么风浪。
还是好好审视下自己的产品和行为吧。

03-12 22:20

分析的全不对。是低估了中国网民的戾气。哪怕包装没有日本元素,也会有别的帽子给你扣上。

03-12 15:46

别人我管不着,我只能管我自己今后买这种饮料的时候看看厂家,农夫山泉的一概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