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困境反转,看维维股份

发布于: 雪球转发:12回复:11喜欢:49

 $ST维维(SH600300)$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因素往往时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困境,这种周期时常也出现在成长股里。在公司进入困境缺乏效益时只有少数投资者可以保持理性,股价在缺乏效益的支撑下大幅下挫,人们不断抱怨这个公司管理层无能、公司经营差、垃圾公司一文不值,股价开始失去理性的大幅下跌,有的跌幅达到80%。但随着公司通过新产品开发、开发新的市场、行业好转、不良资产剥离重组等一些列举措,公司销售和业绩开始重新恢复增长,股价往往比公司在困境时大幅上涨很多。比一般股票涨得更多涨幅更快的超级强势股往往来自于困境反转,公司的暂时困境会导致股价出现一个令人沮丧的价格,这也就为未来我们超额的收益奠定了基础,如果能在公司最困难时买进,并在公司走出困境时卖出往往能获得非常惊人的超额收益!

这类股在反转初期,由于长期大幅超跌股价处于底部,而业绩又在向好的转折点,因此此类股基本不受牛熊长期影响,股价走出独立行情。

二、具备困境反转的选股条件

1.业绩低迷。公司要困境反转那么首要的就是公司要进入困境,某个因素导致公司经营业绩越差越好,只要不会导致退市,困境越恶劣那么反转的力度越大。

2.管理层有强烈走出困境欲望。

3.营业收入增长。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或者曾经下降,但是由于公司某些战略举措从而让营业增速开始持续增长。

4.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募投项目新产品开始投产,从而改变公司依靠老产品的盈利能力。

5.毛利率企稳。公司毛利率开始企稳,甚至出现回升迹象。

6.公司前期销售费用计提大幅增长。这个需要细看原因,比如公司为新市场或者新产品做前期铺垫。

7.公司进行业务调整战略转型。

8.公司业绩下降幅度开始持续减缓

9.公司低位推出股权激励。

10.公司老总和高管大量增持公司股份。(有些公司在底部管理层减持,但是股价后期却出现持续上涨,这个市场尔虞我诈互相勾结,你懂的。)

11.公司故意大量计提亏损。这种手法往往是一种财务手段,故意把以后的亏损提前计提,造成业绩短期大幅下降,其背后往往是为了来年业绩反转做铺垫,如果公司同时来年还有新的产品上市、新的募投项目完工以及其他新的利润增长点,那么这种手法目的就会比较容易判断,但是一般投资者都会在低价被巨额短期亏损吓着抛出,而不去仔细分析怎么亏损的?是不是可持续亏损?

12.*公司股价开始不畏利空,抗拒下跌。 一般来说市场永远有先知先觉的资金,不管他们有什么渠道和利用什么手段,在大多数人没有发现的情况下他们会悄悄潜伏吸筹,股价上表现为抗拒下跌,开始不断横盘,并且有一个放量过程,往往这些也是能提高我们效率的迹象。

三、公司摆脱困境的判断方法

一个公司要困境反转那么最终需要体现在业绩上的增长反转变化,促使业绩反转的办法我把它分为两类型8条款:1.主动摆脱困境型。2.被动摆脱困境型。

*主动选择摆脱困境型:这种类型主要是管理层采取主动积极性的应对让公司摆脱困境,主动型摆脱困境方面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已经详细的分为5条。

⑴削减成本。我个人觉得这个削减成本的持续性相对于开拓新的市场、新产品,持续性要相对弱一些,这些可以通过控制员工待遇、增加自动化减少用工数量、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销售和广告费用、优化原料进货渠道和通过价格协议等等方式降低成本。

⑵提高售价。这个我们一定要仔细区分,有些公司提高售价不一定对公司长期发展有好处,比如一些经常性消费品和可替代的产品公司,虽然你的价格上去了,但是你丧失的是量和长期客户。但在中国这种特殊消费文化下一些奢侈品和交际产品的强品牌公司,提价是很有好处。因为中国有钱人总是爱面子攀比和重视商务交际,这样情况下之前高端白酒就应运而生。

⑶开拓新的市场。这个典型例子如云南白药,它从原来的医药市场,看到了功能牙膏市场的契机,确实它的牙膏产品在治疗牙龈出血有很好效果,我长期使用效果很好,愿意支付比其他牙膏产品更高的价格。

⑷在原来的市场上销售更多的产品。这类公司有两种,一个像 $上海家化(SH600315)$ 一样在原来日化的渠道上不断增加其他适合消费需求的产品。另一种是像$格力电器(SZ000651)$  ,通过专业不断挤占原来市场上的份额。

⑸重振、关闭或者剥离亏损业务。这类公司在我国目前主要由收购、重组、转型、资产注入、剥离为主,案例比较多。很多超级大牛股都是这样来的,近期的中纺投资、丹甫股份、闽福发A、北生药业等等等..........

*被动等待摆脱困境型:这一种公司不采取主动应对,而是由于市场周期性供需变化或某种事件爆发促使困境反转。

⑴周期运行改变供需。此类像有色金属、煤炭、能源等等由于经济周期好转从而使公司进入周期性困境反转。(这类投资要注意价值陷阱,在公司走出困境时一定要卖。)

⑵行业减仓促使垄断。比如像某某细分化工股由于行业污染导致一大批小型公司被迫关闭,从而促使市场供需改变,形成一定的垄断,形成公司业绩大幅提升。

⑶短期刺激造成需求突增。

困境转折逻辑,是因为最近发现有朋友对困境转折的理解有些问题,比较危险,所以今天就用维维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困境转折机会。

困境转折的投资机会是最难把握的,也是风险最大的,陷阱很多,必须特别小心谨慎。

什么才是真正的困境转折机会呢?

类似维维股份的这种情况,才属于困境转折的类型。

好行业,知名品牌,当地的名片,外资长期看好,多元化失败导致陷入困境,重归主业,国资介入。没有生存的问题,只是如何突破发展瓶颈的问题。这些就是困境转折的特征。

一些连续主营业务亏损的公司是不是也属于困境转折的机会?绝对不是!

很多连续亏损的企业,虽然也是陷入困境之中,但那绝对不属于困境转折的投资机会,而99%都是陷阱。

注意,我说的是投资机会,而不是说它是否真的会困境转折。

作为连续亏损的企业,就算真的可以困境转折,那也不是投资机会,因为我们无法分辨,无法把握,如果贸然参与,那就不是投资,而是赌博了。

连续亏损和困境转折,完全是两码事,绝不可混为一谈。

困境转折,只是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遇到了困难,但基本的造血功能还是存在的,没有生存的问题。

而连续亏损的企业,则是病入膏肓,每年都不断失血,失去了造血功能,只能靠外部输血才能维持生存。一旦失去外部的输血,就会很快干枯死亡,倒闭。那是生死存亡的问题,而不是困境转折的问题!性质完全不同!

这样的企业,就算搞什么重大重组,往往也只是资本游戏,很难起死回生!

也许有人会说,有些连续亏损的企业,也有起死回生的案例呢,好像也会困境转折?其实不然,那只是幸存者偏差而已,这种1%的机会,根本就不可把握,没有确定性,风险非常巨大。既然不可把握,那就只能回避了。

凡是连续亏损的企业,就算有困境转折的机会,也不要参与,因为成功的几率太低,无异于赌博。

因此,凡是连续亏损的企业,都不是真正的困境转折机会,都要远离!

  为什么维维股份具有困境转折的投资机会呢?

首先,看行业。

维维的主业是豆奶,属于健康食品,很有发展前景,未来的需求不会减少,只要经营没有大的问题,业绩的增长是有保障的。这是非常好的大众消费品行业。

其次,看品牌。

维维是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号称豆奶大王,几十年来,维维的豆奶粉销量都是全国第一。就算最近几年因多元化失败而陷入经营困境,但其品牌的影响力仍然巨大,豆奶粉的销量仍然保持全国第一。

第三,股东

维维的第一大股东是当地国资委属下的新盛集团,第二大股东是维维集团,第三大股东是日本的大冢投资。其中,日本的大冢投资(宝矿力水特)长期蛰伏其中,一动不动,以前是第二大股东,新盛集团进入后成为第三大股东,这是很耐人寻味的。

第四、困境。

十几年前,维维在豆奶市场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掉入了多元化陷阱之中,收购的白酒、牛奶、茶叶等等公司,都不怎么赚钱,甚至还亏钱。多元化的布局,不但没有帮助维维快速发展,反而成为维维巨大的负担,导致精力分散,资源浪费,方向不明,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了豆奶主业的发展,慢慢陷入困境当中。

第五、转折。

 经过十几年的多元化失败之后,维维近几年终于醒悟过来,开始回归主业,重新聚焦豆奶市场,新增了一系列液态豆奶等新产品。同时,还兴建了四大粮仓,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就是困境转折的一些最初的迹象。

为了回归主业,维维在之前卖掉了贵州醇酒业,去年又卖掉了枝江酒业。这是回归主业的实际行动,也是困境转折的一种迹象。

当地国资委的下属企业新盛集团成为维维股份的第一大股东,维维股份成为当地国资委属下目前唯一的上市公司,这更加是困境转折的征兆了。

证监会对维维股份进行了立案调查,虽然有点意外,但在情理之中,完全符合国资进入民企的逻辑,把历史问题都清理干净,才好规划未来。

新盛集团的董事长成为维维股份的董事长,国资委正式介入维维的管理层,困境转折的逻辑得到进一步印证。

2020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为6111.52万元,同比增长425.43%。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8.96亿元,同比增长6151.13%。这个是卖资产所得,不多说,剥离了是很正确的手法,专注力加强。

而与2020年年报同时发布的维维股份2021年一季报则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达到6095万元,同比狂增159.9倍。

维维集团(二股东,原大股东)4月21日已归还占用资金。

有些人很担心维维的偿债能力,但是,从新盛集团介入维维之后所透露的信息可知,国资背景将成为维维强大的后盾,偿债能力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不用过多担心。      

 综上所述,这些都是困境转折的明显征兆。虽然不知道未来的发展到底如何,但这些困境转折的迹象很让人期待,坚定持有。一旦真的困境转折,王者归来,那就会带来巨大的财富。退一步来说,如果最后没有发生困境转折,由于买入的价格比较低,维维本身也没有生存的问题,风险也不会太高,而且维维也只是投资组合中的一个品种而已,风险可控,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本文仅供自己记录使用,部分为猜测遐想供娱乐使用,部分内容摘自公司年报及公告,部分资料为公开新闻摘录。请不要据此买入,风险自担。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1-04-28 21:53

蛋兄又输出教科书般的分析了维维不了解,看文章讲大股东/管理团队变了,业务从多元化收缩到聚焦豆奶主业,那么,就看能否带来质的转变好了。
感觉研究困境反转公司与其他类的公司本质上没啥区别:商业模式、管理层、价格,层层筛选之后,看看是否能成为最合适的那一个。

2021-04-28 11:27

公司很快就要退市了,不要问为什么

2023-03-13 22:30

抄袭的不错

2021-04-30 09:49

首先感谢分享。对于维维豆奶主页说点现实的感受,豆奶已经不是以前的豆奶了,以前人人都喝豆奶粉,包括好多学生,增加营养,比奶粉便宜,但是现在身边几乎见不到喝豆奶粉的人了,也就还部分老年人还在喝,年轻人有奶粉、纯奶、酸奶等各种更多选择,已经很少喝豆奶粉了,加上豆浆机、破壁机的普及,在家就可以做各种豆浆,谁还去买豆奶粉呢?感觉豆奶这个市场整体应该是下滑的,将来能不能增长,有多大空间都不是很确定。另外维维豆奶这么多年不务正业,豆奶粉他还能重回老大位置吗?据说现在已是前三名开外,这是另外一点不确定性。所以我感觉维维的困境反转没有那么乐观。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勿见怪。

2021-04-28 09:55

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