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总结6种类型的公司股票以及我的感悟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1回复:15喜欢:60

缓慢增长型:那些风行一时的快速增长行业早晚都会变成缓慢增长行业。缓慢增长性公司的一个确定的特点是定期慷慨地支付股息。

我的理解:其实这就是“价值股”。很多“成长股”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比如渗透率足够高,或者其业务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就会变成“价值股”,因为公司增长不动了,随后的增长速度可能就和GDP的增长速度差不多。有一些“红利股”就是这样的,长期长得慢,但是分红比较高。

稳定增长型:这些拥有数十亿美元市值的庞然大物的确并非那种反应敏捷的快速增长公司,但是它们的增长速度要快于那些缓慢增长型公司。投资于稳定增长型股票能否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取决于你买入的时机是否正确和买入价格是否合理。

我的理解:其实这就是茅台等高ROE的优质公司。买入这些优质公司并不都是躺赢的,投资不能刻舟求剑。市场上有人把这叫做“质量风格”。这些公司都是好公司,都有比较确定性的增长,但是买入价格非常重要。如果在泡沫期买入,你可能会面临痛苦的杀估值的过程。比较典型的,做得比较差的基金经理有前海的曲扬、银华的焦巍、鹏华的王宗合。不看估值,只看公司质地,我认为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在买基金,也要注意。基金规模某种意义上是基金的“估值”。不要只看基金经理的水平,而对他数百亿上千亿的管理规模不管不问。我想,无数投资了张坤、谢治宇等人管理的基金的基民,深有体会。

快速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公司规模小、新成立不久、成长性强、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到25%。如果你能够明智地选择,你就会从中发现能够上涨10-40倍甚至200倍的大牛股。快速增长型公司并不一定属于快速增长型行业。事实上,我更钟爱不输于快速增长型行业的快速增长型公司。当增长速度放慢时,规模较小的快速增长型公司将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而规模较大的快速增长型公司这回面临股票迅速贬值的风险。

我的理解:快速增长型公司就是成长股。在基金经理中,投资成长股的基金经理是最容易获得高收益的。我认为,评估一个优秀的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能否源源不断地发掘十倍股、五倍股或者翻倍股。发掘稍微右侧一点都没问题,因为有一些成长股需要利润兑现的时间。而对成长风格基金经理来说,至关重要的事情是控制卖点,因为卖点往往是公司或者行业增长速度放缓或者公司情况恶化的时候,如果基金经理总能在这个时候识别到并卖出股票,那么这个基金经理选股和交易的能力都相当强。

如果快速增长型公司不属于快速增长型行业,能挖掘到这样的公司的基金经理,有着非常强大的自下而上选股的能力。如果他同样兼顾了比较强的自上而下行业判断的能力,那么这样的基金经理是牛人。有一些基金经理今年上半年不依靠新能源,纯粹靠个股alpha,就创造了非常好的业绩,这样的基金经理能力很强。但是要注意的是,单个行业的alpha可能是有限的,如果随着管理规模的膨胀,基金经理不一定能一直源源不断地挖掘到这样高增长的成长股。所以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能力是比较必要的。有一些成长股体量很小,市值很小,所以必要的时候要敢于和勇于发掘优秀的黑马基金经理,利用他们规模小的优势,把成长股做好。成长是最好的价值,不要在成长股变成价值股或者周期股之后再参与,这样就毫无意义了。

周期型公司:周期型公司是销售收入和盈利以一种并非完全可以准确预测缺相当有规律的方式不断上涨和下跌的公司。主要的周期型公司都是大型的著名公司,因此很自然地容易倍投资者将其与那些值得信赖的稳定增长型公司混为一谈。

我的理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周期股,比如有色金属、化工、煤炭等等。当然,在这些周期股里面,有一部分股票属于周期+成长股票。擅长周期股的基金经理,我们称之为轮动型基金经理,比如章恒、黄海等等。还有一部分基金经理擅长周期股和周期成长股,兼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能力,一边做行业轮动一边做成长,比如周海栋、李彦、杨宗昌等等。

周期股不能和价值股、质量股搞混。周期股是高波动的,尤其要警惕。我认为普通投资者不要投资周期行业基金,我们需要做的是寻找优秀的行业轮动型基金来投资周期股或者周期成长股。

困境反转型公司:它们不是缓慢增长型公司,它们根本没有任何增长;它们不是业务将会复苏的周期型公司,它们有着可能导致公司灭亡的致命伤。困境反转型公司的股价往往非常迅速收复失地。这些公司中,其中一种是“出资挽救我们否则后果自负”,还有一种“问题没有我们预料的那么严重”

我的理解:我对困境反转型公司的理解是相当不到位的,也没有了解几个这样的基金经理。有一些行业,是具备困境反转型的特征的,比如房地产、航空、旅游、中概股等等。它们都处于困境中,但是会不会困境反转呢,我们不知道,也无从判断。这些公司的PE和PB至少有一个处于低位,和处于低谷的价值股、周期股看起来很像,或者就是处于低谷的价值股、周期股。投资这类基金的难度很大,部分擅长大轮动的基金经理比较擅长,丘栋荣可能就擅长困境反转,不过困境反转不是姜诚的擅长的地方。

所以对“深度价值”标签的基金经理,以及这个风格,都要进一步看待。如果不存在“困境反转”,通常情况下,这些深度价值的公司,或者这种风格的基金,不会迎来很大的增长,因为所投资的公司大多是缓慢增长型公司,也就是价值股,赚股息的。姜诚长期收益不错,部分是因为姜诚不仅看重价值,也看重质地,可能他选择的股票里面,有很多是低估值的质量股,公司质地是不错的。而丘栋荣有不错的困境反转能力,今年成功抓到互联网、房地产的一些波段就说明了这样的能力。由于困境反转的巨大的不稳定性,我认为我们在投资中,困境反转尤其是不能作为底仓的,并不是说估值低、估值便宜就一定好,就一定会困境反转。如果困境不反转,那么就是“价值毁灭”,这也是我在深度价值基金经理之中最害怕的一种类型,比如曹名长,他遭遇的价值毁灭并不少。

隐蔽资产型:

我的判断: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我们很难识别这样的公司,也很难识别基金经理是不是投资了这类的公司。对我来说,我宁愿暂时放弃对这个类型的研究。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股、质量股、成长股、周期股,尤其是成长股。然后困境反转股是次要选择,隐蔽资产型还是作为饭后凉菜吧,不求有,有了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全部讨论

2022-08-28 10:27

分类归纳很重要

2022-08-28 02:27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2022-10-06 22:24

彼得林奇

2022-08-28 12:46

分析策略时要考虑时代背景,林奇管理规模巨大,人也勤奋,所以不管什么类型的股票他都要买一点,另外困境反转和隐蔽资产的公司是可以通过控股清算来兑现价值的,在A股可不行。

2022-08-28 12:37

格力算第一种

2022-08-28 09:53

这种分法没必要

2022-08-28 09:15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