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国生活半年让我理解了好市多的生意有多好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回复:141喜欢:148

关于开市客($好市多(COST)$),我很久都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超市的生意能有多好呢?人们对超市能有什么忠诚度呢?超市里卖的东西都是各个厂商生产和提供的,你不过是一个商品供应的渠道而已啊。可是,如果人们对COSTCO没有忠诚度,为什么Costco能够享有显著高于别的零售商或商店的超额利润呢?如果消费者对Costco有忠诚度,可是为什么那么多其他超市开了又倒、倒了又开,连生存都很艰难?

当我在北京生活的时候,每天出入不同的超市,最近十年,看到社区相同的两三个位置各种小超市前赴后继倒掉不下七八家了。离家远点的大型超市,健翔桥的家乐福以及知春路的沃尔玛都在最近几年里先后倒下了。我也看到家附近一家小型较高端的超市“菜鲜果美”七八年来生意一直不错,我也一直好奇为什么它能生存下去。我的直接感受似乎就是一条:它的货品尽管价格高点,但是它卖的水果就是比别的好吃,蔬菜也是比别的超市质量好,肉、鱼鲜也是质量要更好。似乎它就靠这一条一直活的好好的。与之类似的还有一家更著名的山姆会员店。我们自从买了它的会员,就经常开车四十分钟跑大老远去顺义的山姆会员店。为啥山姆有那么强的吸引力?因为:1.货品就是好!不用犹豫,买就是了,货品一定是最好的等级了。2.价格还不贵!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它的寿司、三文鱼,以及它的牛肉卷,价格实惠,但是超级新鲜、好吃。当然,太太还很喜欢它的牛肉、羊肉、龙利鱼及各种其他零食。尽管我看到这两家例外,但是我还是有些无法断定,菜鲜果美和山姆有很强大的护城河,相反,我感觉这个生意挺辛苦,赚钱挺不容易。

直到在美国生活了半年,每天陪太太出入各种大小超市,我才终于理解到Costco这个会员超市的强大的护城河。Costco这个生意实在太强大,是一个几乎无法被击败的生意,它不是一个辛苦的生意,反而是一个轻松赚大钱的生意。

凡是能够长期轻松赚大钱、无法被击败的生意,都是有一个强大的护城河,这个护城河是“自然的恩赐”,是企业经营者的“意外之得”,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巨大优势。凭籍这种优势,公司再施以优秀的管理,公司的生意就可以长久地、轻松地赚大钱。那么,Costco的护城河是什么?

我思考的结果是:特定区域的规模经济。

美国的超市种类繁多,遍地都是,大大小小,有的侧重不同种族和文化,分布在社区便利购物的位置。比如Safeway,Lucky,Trader Jose's,99 Rancho,等等,这些都是小型超市,类似于北京的超市发、永辉超市、河南的胖东来等。观察下来,这些小型超市的生意非常艰难,比国内的同类型超市艰难得多!为什么?很简单,就是这些美国的小型超市触达难度太低了!什么意思?在中国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人们去这些超市是必须走路的,开车是不可以的,因为停车太不方便。步行这个触达超市的方式造成了一种空间隔离,不同超市相距2公里之外就会变得井水不犯河水,互相不构成激烈竞争,因为人们没有办法步行2公里跑去别的超市购物。但是在美国不一样,美国人口居住很稀疏,即使是旧金山湾区这样的大型聚居地,人们的居住依然是平面型的,而不是立体型的,道路四通八达,出门全靠汽车,走到哪里停车都很方便。这就造成,相聚3英里(5公里)以内的小超市,你都可以一脚油门开过去,时间相差不超过三五分钟,购物携带都是往车上一放就OK。所以,在这里四处逛小超市是十分方便的,没有国内那种步行造成的空间隔离。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美国这些小型超市的经营极其艰难,各家超市只能比拼价格,激烈的开展价格战,以希望赢得更多的客流。我太太非常喜欢在各家超市之间寻找激烈价格战所带来的价格差,经常以不可思议的价格买到不可思议的商品。这种现象在国内的超市是看不到的。因为他们不需要这样做,他们有空间隔离作为自己的保护。但是尽管有这种保护,国内超市仍然是个辛苦的生意,不那么容易赚大钱。

但是Costco与这些小型社区超市大不一样!Costco是个会员制批发性大型超市。他里面的货品基本上包含了我们需要采购的所有大件、消耗量非常多质量容易保存的日用品,比如各类电器(电视电脑显示屏pads手机)、各种标准化家具用品比如床垫沙发椅子、冻肉、土豆洋葱、牛奶鸡蛋、各种甜食糖果冰淇淋、面包贝果冷冻面食、不讲究时尚的常用衣服、各种零食,等等。你能看出来,它基本不卖生鲜,特别讲究新鲜的货品是没有的。来Costco购物基本就是一买就装满半个后备箱的。这与社区小型超市十分不同。社区小型超市如Safeway主打的就是便利,货品以一次购买量小但需要频繁购买的品类为主,比如新鲜蔬菜、各样水果、熟食(炸鸡、沙拉、炒菜等),此外还有其他的各种包装食品、饮料等。但是这些品类中新鲜蔬菜、各样水果及熟食是主打阵地,没有这些货品,到客率恐怕会大幅下降。往往消费者为着采购蔬菜来了,同时捎带购买一点其他货品带回去。总之社区小型超市定位于满足人们的即时性、小规模、高频率的采购需求。这些小型超市是不可能卖电脑、家具等货品的。

Costco聚焦于为人们提供采购频率稍低、购买量大的货品,这些货品是主打商品。Costco正是基于这些品类的商品,构建了强大的特定区域内的规模经济的护城河。

首先,Costco覆盖的市场范围基本上是: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半径20分钟车程内的区域,车程距离大致就是方圆5-6英里(8-10公里)以内;人口稀疏的小城镇地区,覆盖半径可以超过10-15英里(15-25公里)以上,车程可达到30-40分钟。这个开车时间是大家可以接受的时间,再远了就不愿意去了。也就是说,大城市超过5英里,小城镇超过15英里距离,就存在空间隔离了,那就分属于两个基本不发生竞争的势力范围,井水不犯河水。其次,在这个区域内,居民对这些货品的总需求有一个不大不小的上限,这个上限刚好一个Costco足以满足所有需求。如果在这个区域里有两个Costco类似的超市,两家就要展开价格战血拼,而且,无论如何,结果是必有一家无法实现盈利,因为这个区域内的有限总需求无法同时支持两家Costco盈利。一旦Costco在某个方圆5英里(大城市)或15英里(小城镇)以内的范围内找到理想位置并开起来一家大店,其他竞争者就会望而生畏,你肯定不愿意在这个同样范围内再开一家同样类型的大型仓储超市,因为这意味着不是你死就我活,而Costco已经因优质的服务、低廉的价格建立起来强大的市场声誉,你即使大手笔去烧钱补贴也极难赢得这场火拼。很有可能最后是你倒下了,而不是Costco。Costco经营历史越久,市场口碑越发广为人知,这种情况下,任何冒险来与它火拼的,失败的概率都变得更高!也就是说,Costco活得越久,就会越发强大不可撼动。这个情况与社区小型超市不同,社区10分钟以内车程范围内,总需求足以支撑四五家乃至七八家小型超市,所以,就总是同时存在数家小超市同时竞争,为了赢得更多份额,激烈的价格战就在所难免。

理解了前面说的两点,就很容易理解Costco的规模经济了。在这样一个有限社区空间里,Costco独享规模经济,货品走量很大,运营成本很低,这就让Costco可以:1. 实现零成本存货。你要卖货你离不开Costco,没有第二家可选,所以你无法让Costco先款后货,反而,你只能求着Costco把你的货品摆上去,卖掉再给钱。2. 实现全市场价格最低。Costco强大的谈判能力让它可以逼迫供应商把价格降到最低,而优秀的规模经济让Costco即使全市场最低价仍然能赚到可观的利润!3.实现商品质量最优。Costco有本事从全市场选择最好的货来卖,次一点货Costco压根不会考虑。想想看,你能从Costco买到全市场价格最低质量最好的尖货,你为什么还去选择其他家呢?半年来的购买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即使是亚马逊,同样的货价格也拼不过Costco。

Costco的管理层应该是十分清楚自己的护城河边界在哪里的。Costco的货品永远紧紧围绕前面说的那类货品。Costco的加油站十分强大,价格比市面最便宜的加油站都要再便宜近10%!Costco的停车场车位非常宽大,你开进车位永远不用来第二把调整一下。Costco的购物车是所有购物超市里最滑顺的,永远不会遇到轮子有点卡推着有点歪的那种购物车。Costco退货无任何理由,哪怕你已经用了一个月,哪怕你已经用得旧踏踏甚至所剩无几(比如化妆品),他们都会微笑着扫码退款。Costco的热狗1.5美元多少年不变,巨大的披萨10美元,美味的整只烤鸡5美元,这三个东西是吸引客流的常年不倒的三大法宝。

Costco已经成为我投资标的篮子里最重要的标的之一,它的护城河不可逾越、深不可测。但我还没有下手,因为我觉得价格不便宜,我有足够的耐心继续等待好机会的出现。

本文只是作者的投资思考和记录,不是投资建议。读者必须对自己的投资负全责,切勿抄作业。

#美股观察#

全部讨论

2023-11-28 12:09

无论是在纽约还是阿拉巴马州,都可以看见Homedepot和Lowe's肩并肩开在一起,同样的售卖低频大件,为什么他们的状态不一样?

2023-11-27 17:40

楼主要不要分析下东方甄选$东方甄选(01797)$ ,主打的是短保质期的自营产品,看来是介于高频社区超市,和低频大量的好市多之间

2023-11-27 16:57

那是因为在国外没有这么好用的生鲜电商

2023-11-28 04:32

Costco的蔬菜和肉品质都稍微差了那么一丢丢,买过好几次菜都是烂的,不过售后挺好能退掉。我还是最喜欢去Whole Foods买菜,买其他生活用品去Costco。

2023-11-29 07:53

好市多和拼多多都主打亲民廉价,将来会成为主要的竞争对手吗?从商业模式上来看,拼多多好像更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2023-11-28 09:57

Costco现在卖货几乎不挣钱,利润几乎完全来自于会员费

2023-11-28 09:30

在中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你说规模经济,对供应商有议价权,能比得上美团和淘宝吗?美团买菜的1L椰子汁只要8.9,costco的买一箱的每L椰子汁都要10,快速去化的供应链下甚至可以卖临期的酸奶,7天临期的酸奶比正常价格都低30%,costco在中国要怎么竞争?

2023-11-28 03:29

买了costco会员超过十年,每年收到返利支票都是大几百,以前经常去,现在通胀高企,反而costco的肉菜价格没有竞争力了,去华人超市或者沃尔玛比较多了

2023-11-27 17:54

W先生:你好!请问你有没有查过好市多几十年来每年增开分店的数据

2023-11-28 11:37

这样的实际行动比洋洋洒洒闭门造车的分析可靠性高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