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3回复:249喜欢:43
单纯看秧妈的表述,水的时代又来了
货币投放要能够支撑物价上涨
滞销房源可作为租赁房获取公允价值80%的贷款(什么是公允价值?谁来评估?哪些钱投放?),如果能落地,这个几乎一击致命
社融规模需要“较快”上涨
当然,我觉得市场可能不会信。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狼来了的问题,简直是烽火戏诸猴了。

全部讨论

没想到能引发这么热烈的讨论
瞎聊几嘴吧。
可能出现的情况:
1.地方城投借机完成债务置换,一个新的住房租赁公司(城投或伪城投)成为负债大户,对应负债的是大量的自持物业、每年的经营收入。
2.市面上的房源肉眼可见的减少,收储的房源投放节奏可以人为控制。
注:本质其实就是国家收购存量用于租赁,你爸爸借你一笔钱让你去买房子,租出去收益归你,20年还本金,还不起再给你续20年,一个道理。
3.一个强大的租房平台可能会彻底改变房租定价机制,而这未必是一件好事,短期可以通过补贴解决,长期来看几乎是华山一条道,以后可能会酿成更大的问题。
4.深圳模式可能是真的香,之前谈过不赘述。

房开企业可以把一些大中城市核心区的物业出售给旗下的长租子公司直接变更为出租物业,并以八折的价格直接获得低息贷款,支付给开发部门,开发业务摇身一变成为租赁业务,不仅实现业务转型,而且缓解了资金压力。叠加贷款利息较低,和税费优惠,长租生意成了一门有利可图可持续发展的生意,新发展模式?有点味了
万科A

2个月过去了,央行降准0.5%,降5年期lpr25基点。
潘公最新表态:
1.降准仍有空间。
2.货币政策储备充足。
3.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总量结构都要。
4.约束产能过剩供给侧融资,加大需求侧投放。
5.维护价格稳定、推动温和回升是“重要考量”。
水的时代只是刚刚开始。
附加财政端:连续增发超长期国债,暂定每年1万亿。

房企新设一个公司做租赁企业,拿存量房库存转为自持租赁房,直接做经营贷款?

市场果然选择了不信,🐒也是有脾气的。
不信好,不信才值得进一步推进,信了就输了。

周一看地产银行带领大盘反弹吧,力度不会小。
这就是先立后破的举措啊。科技发动机一时半会儿立不起来,就要保证地产这旧引擎先不能破。这一年各种政策就是在对这台发动机修修补补,这次的正策就是宣告大庄家入场托底,拖到新发动机造好为止!
后续,市场利率会压低到类似欧美的零利率或超低利率,这是老龄化和发达国家的规律。

1.5%的租售比,改成租赁房后面也还不起利息,何况核心区域的房子本身就没那么滞销,滞销的房子租也麻烦,这个政策执行如果没有好的标准最后还是一地鸡毛

01-06 00:28

中房美股,类似美联储开闸无限放水去买股票,又类似日本无限弹药买ETF,市场里有个大买家撒钱兜底,其他人就敢进来玩了。

01-06 00:26

万科和保利一个月涨50%,大家就信了,在跌50%谁敢信啊

一个城市租客总量就那么多,租这个房子,别的房子租不出去,降价,传导到房价下跌,趋势面前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