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仓万科随想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16喜欢:1

昨天卖了一部分万科A,今天直接把万科清仓了。从股价30多开始买,一直买到14块,中间还穿插了高抛低吸摊低成本,这次实验累计亏损54668元,当然实际亏损还得把融资利息计算进去。粗略估计,融资利息能有1万5吧,所以这次万科的实验代价是亏损约7万元,拖累收益约3pct。今天收盘后,看新闻发现北上广深四大城市都落地“认房不认贷”政策了,感觉房地产还能涨一涨,估计会被人嘲笑倒在黎明前。自己一向都是反指,这些年买啥啥跌,卖啥啥涨,都习惯了。不过这也不是反思这次实验的重点。

万科买入一开始是想少买一点,想着是我买不了万科的房子买一点万科的股票总是没错的吧。虽然地产行业走下坡路,但是作为行业姣姣者早在几年前就喊出活下去的房企,总不至于太差的吧,就算在再差,缓一段时间总会好起来的。但是在后面的下跌过程中看着亏损慢慢扩大,想着在买一点把成本摊低一些,不断地买入,从30多陆续一直买到14,投入的钱也逐渐增长,后半段一直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状态。不甘心割肉,就这么不知不觉拖了两年,浪费了不少时光和机会。

这个过程中,一直有“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的执念,想着在万科上亏掉的一定要在万科上赚回来。现在想来这种想法和执念在投资中是一定要摒弃掉的。这种“倔强”在人生旅途上或许有用,但在投资领域实在是一种常见的亏钱秘籍。在某只股票上赔了多少钱,就一定要从他身上赚回来多少钱”,这种不服输的心态是一个常见的韭菜思维。

首先,当你有一笔新增资金的时候,这种执念蒙蔽了你的双眼,让你不加思索的把资金投入到这个失败的股票中。在这个决策中没有去比较有没有更好更值得投入的股票。 投资就是比较,为了选择A所放弃的选择B的机会成本和投入大把时间等A上涨的时间成本都是隐形成本。当选择A的回报率高于次优选择B时,我们才算没有浪费资本,没有浪费时间啊。

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休息休息,看看是什么导致自己跌倒了,以后尽量避免因为同样的原因跌倒,然后爬起来拍拍屁股,潇洒走人。之前跌倒的地方,可能因为自己看错、或地已经盐碱化,导致内在价值比起开始大幅降低。

其次就是,一样的轻视了风险,以为万科是优秀企业,风险不大,根本就没有做更细的研究和深思熟虑,就把资金轻率地压了上去,最终造成亏损。在一个行业整体走下坡路的时候,行业内的经营者再怎么努力的经营,也是难逃整体形势的变差。即便行业趋势发生转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消耗的时间和占用的资金也是得不偿失的,拖累了整体收益。同样的时间和资金放在其他的股票上完全会有更好的表现。

总结一下就是:投资永远是比较。选择收益回报明显较高的那个。在这个前提下自然就不会出现,哪里跌倒要在哪里爬起来的念头。到底是“坚守”还是“割肉”还是“加仓”都是表象,还是取决于此时市值和内在价值当时的差值和次优选择的比较。我们要做的其实是放过自己,不要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

全部讨论

2023-09-02 10:09

又是后视镜看问题而已,你现在回头看当然有很多涨得比万科好得多的股票,但比万科跌得更惨的也是不计其数。你现在以行业发展为主要锚点,要在上升行业中选取公司,那你看看芯片和光伏这几个上升行业跌了多少?光伏世界级龙头隆基这两年股价从高点70多跌到25块,比万科还惨,但是隆基的利润每年都以远高于A股市场均值的速度增长。更别说有些公司跌掉近八成市值的,比如商业模式和护城河被无数人看好的中国中免直接股价400跌到今天100。你在当时选择万科的理由现在依然存在,无非是股价左右了你现在的判断。你所谓的不以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的话纯粹是荒谬,如果你能在买万科的时候发现万科只是棵树,别的公司未来是森林,你早就富可敌国了。退一步讲,如果你有能力辨别树和森林还选了树,那不是chun吗?

2023-09-02 04:39

你是货真价实的韭菜

2023-09-02 09:02

我觉得买万科整体想法没错。越跌越买这个思路应该也是没错的,这个不用改。要改的话是补仓的时机,比如之前时跌20个点补,现在改为跌30个点再补。

2023-09-02 08:31

白亏了一把,什么也没学到

2023-09-02 07:40

万科就是搅屎棍

2023-09-01 23:05

说不伸展,万科3O多年成就了无数大佬高手,也埋灭了无数散户韭菜,……

2023-09-02 21:20

清仓真的每必要

我是今年4月份开始建仓万科,15元开始买,14元以下买的多一些。分红后成本13.53元。这个成本高不高呢?

2023-09-02 09:53

长篇大论的瞎扯蛋

2023-09-02 09:16

成本如果很低为什么现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