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统计规律搜集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宏观影响

1、国际加息降息

(1)欧洲央行历史上降息两次。第一次08年10月开启,A股和港股立刻开启08年-09年牛市。第二次11年11月开启,A股一年以后开启2013-2015年的牛市。港股立刻开启上涨行情。

欧洲降息对A股港股影响

(2)中美利差与A股正相关

中美利差与A股

(3)历次美联储停止加息后半年内,A股通常都有不错的行情。历史上后3个月平均涨幅+13.2%,后6个月平均涨幅25.2%。

美联储加息停止后A股行情

2、M1与M2、社融

(1)M1与股市模糊正相关,历次M1的低点模糊对应A股的底部区域。历次牛市开启都是从M1持续跌入低位之后开启的。股市反应的是预期而非现实,现实越弱,后续政策刺激预期越强。

M1与A股

(2)M1M2剪刀差与A股走势呈模糊正相关。剪刀差的底部附近往往伴随股市的低点。历次M1M2剪刀差触底并剧烈反转后,A股都迎来了较大行情。24年1月M1M2剪刀差触底并剧烈反转,后市有望迎来较好行情。

M1-M2剪刀差与A股

(3)近20年大部分时间社融与股市都呈现模糊正相关的关系,社融的高点和低点与沪深300的顶部和底部对应。但也有阶段背离的情况,即社融走弱,A股结构性走牛,而走牛的方向是不受顺周期(如地产)影响而依然景气的方向,通常是与地产和顺周期品种相关性较弱的品种。15年是互联网+;这轮是AI+、大科技+。

近3年社融与股市的相关性有弱化的趋势,因为逆周期调节和社融结构的变化。

社融与A股

3、救市政策

(1)大基金第1期之后,半导体指数短期会上涨并相对大盘有轻微超额收益,但后面半导体指数的涨幅,主要归因于A股整体走牛,而半导体指数相对大盘是负收益。第2期推出后,短期有较明显的有超额收益,但后续的大部分涨幅,主要主要归因于全球半导体行业整体的走牛。24年以来全球半导体走牛,而A股半导体与之背离,预期后续将回归,被全球大周期带动上涨。

国家基金对半导体影响

(2)历次特别国债的发行都对PPI产生了极为明显的提振效果。而PPI在底部区域的拐点上行,通常会带来行情的上涨!过去的几轮牛市都是在PPI下行进入负值底部的背景下产生的。经济弱股市不一定弱,反而会强化政策刺激力度。

特别国债与A股

底部择时

1、估值与收益率

(1)A股破净率高点对应股市低点。2024年2月2日,A股678家破净,占比12.7%,超2018年。

A股底部破净率

(2)历次全A风险溢价达到4.5以上的,都是历史级别的大底部。近十年只出现了3次:分别是2014年6月、2019年1月、2024年2月。

A股风险溢价

(3)偏股混合基金3年滚动收益属于长期战略择时指标,即任意时点倒回3年去买偏股混合基金,然后一直持有3年的收益,考量基金的收益波动周期。历次进入-20%以下的低位区,则可以模糊确认战略布局区。若开启分批定投布局可以把成本平摊到底部区域。

偏股混合基金收益率择时

(3)强势股补跌预示着调整的尾声

所谓的强势股就是大跌时没有跟随一起调整,或是调整很少的股票。强势股与深度调整股票之间的价差随调整越来越大,其比价关系极端到一定程度时,活跃投资者就会高低切,卖出强势股,而买入深度调整股,后者止跌,而这些止跌的股票往往是本轮调整的原因,其止跌也会意味着本轮调整结束。接下来会有人搏反弹,博趋势,大势开始反过来向上了。至于反弹还是反转,只是向上的幅度大小不同。

2、聪明资金与情绪

(1)场内ETF的净申购是“聪明的逆向资金“,擅长”高抛低吸”。每次市场下行触底,都伴随着ETF净申购的持续流入;每次市场上行触顶过程中,都伴随着ETF净申购的持续流出。

etf资金

(2)融资情绪=融资买入额/全A总成交额*100%,融资买入触底反弹,市场见底

融资杠杆

韭圈恐贪指数触底反弹,成交额底部缩量企稳

融资+恐贪+成交量

历史上融资盘短期快速出清后,市场通常会迎来一波报复性反弹!

融资融券担保比例=融资融券账户里担保物价值/融资融券债务价值=(融资融券账户证券价值+现金)/(融资买入额+融券卖出证券数量*证券当前价格+利息)。

截至2024年2月5日市场融资融券平均担保比例约221%。已经低于2015年股灾和2016年熔断股灾的水平。

融资融券出清

(3)PCR=Put Call Ratio=看跌期权持仓量/看涨期权持仓量,PCR阶段低点大概率是对应市场的阶段低点。如果PCR连续3天低于40,必然迎来短期底部反弹。若半年内PCR有3次出现连续低于40,那么第3次即是中长期底部!

PCR

PCR小于40

PCR半年连续3次低于40三天

(4)A股新增开户数别名 “新韭菜”数量,新开户数稍微滞后上证指数。历次新增开户数的大底部都模糊对应着A股的长期底部 。

韭菜数量

(5)新发偏股型公募基金销量可以当做是市场的情绪指标。2024年2月份销量只有96亿份,是近6年的最冰点;3月份和4月分别回暖至268亿和204亿。随着行情的回暖,基金有望进入“业绩转好-销量回暖“正循环,增量资金持续流入。

偏股基金新发销量

(6)产业资本是聪明资金,上市公司回购家数增多是A股底部典型特征。

上市公司回购与A股

3、时间与空间

(1)最近的一轮熊市的持续时间是过去5轮熊市中最久的,累计524个交易日,21年11月13日-24年2月5日),回撤幅度达-37.17%。

2010-2012年熊市的505个交易日,回撤幅度达-36.87%。触底回升后经历了半年多的震荡磨底,二次回踩后开启了长达2年的大牛市。

熊市持续时间

港股

1、近5年恒生AH股溢价指数恒生指数的关系:历次AH溢价的高点,都对应港股的阶段底部;通常AH溢价在高位区的M头反转,行情持续性会较强;当前AH溢价从高位区暂时回到中间区,意味着长期行情还有持续的空间,但短期下跌斜率过大,行情短期或有震荡。

AH溢价

2、过去30年港股只有6次10连阳以上的记录,其中3次在顶部附近;2次在牛市腰部;1次在底部区域;

港股10连阳

3、选取近10年A股休市期间港股涨幅超过2%的时点进行统计:若港股在节日期间大涨,则节后A股首日通常也是上涨,但涨幅一般不及港股,通常是港股节日期间涨幅的40%。如、五一期间恒生指数涨幅4%,预计节后万得全A股涨幅约为1.6%~2%。

港股在假日期间大涨后,节后第一个交易日通常是负收益,回吐假日期间涨幅的30%,平均跌-1%。

港A假期联动

日历效应

最近10年、5年和3年端午节前后5个交易日,一般端午节前5个交易日是先上涨后回落;节后会惯性回落1天,之后再继续上涨收复节前失地。

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