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四月一日随笔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0喜欢:10

我参加的业绩发布会比较杂,基本感兴趣的都会报名去听一听,有的也不是听的很认真。整体感受是,好的管理层交流让人如沐春风,差的管理层发言纯属浪费时间。

如何区分这两点?主要还是管理层是否能够坦诚开放地交流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对业务的看法,并真实地为投资者答疑解惑。

有两类管理层会比较令人担忧:1)打官腔、背稿子、答非所问,无论与会者提的问题是什么,三两句就绕回了自己想说的话里,并且报喜藏忧,不够坦诚。

一些央国企、大企业,会有这个问题。一开口就是,我们秉持着某某信念,按照几个要求,落实几点措施之类的。

或者报喜不报忧,只捡投资者喜欢的说。比如一家****,完全顺着投资的喜好,讲分红,讲感恩,讲回馈,***市场遇到的危机,公司业绩的下滑,管理层问题只字不提。

2)讨好投资者,拉小群,反复分析当期市场状况和持仓结构,向少数投资者分享更新的数据,有市值维护的嫌疑。

比如**,做***产品研发的(不是技术研发,就是产品研发),它的CFO是从卖方挖来的,非常清楚卖方想听什么,每次交流都会把当前市场上的筹码分布给你分析的清清楚楚,然后告诉你下一步是怎样的机会。

而且它还经常有意无意地透露一些最近进展,给你一些灰色的信息。比如开门见山的告诉你,不用看我们的IPO,我们为了上市藏了一堆东西,这个专利的进度、那个专利又快要过了,鼓励你做波段。

这两类管理层都会比较令人担忧,前者不坦诚,后者太「聪明」。

而好的管理层的发言则给人以不一样的感受。腾讯一直是个样板,无论是半年度还是年度的业绩分析会上,会很坦诚地告诉你当前遇到的困难,对行业的看法,为什么要这么做,将来打算如何做。

比如在今年的业绩分析会上,腾讯提出了一个认定热门游戏的判断指标,然后依此筛选出8款热门游戏,分析这些游戏的特征,最后说了一段话,「长寿是我们的资产而不是负债」。

对任何游戏,企业,乃至个人,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且长寿,它都是宝贵的资产。

还有聊到投资业务时,也非常坦诚地说,今后投资业务以回报为主,并且能够自给自足。相当于这个业务从成长型变成奶牛型。

像这种战略变化和相关的思考,他都会交代的特别清楚,而且答疑解惑也都是贴着问题来回答,管理层亲自回答,重要问题基本都是刘炽平亲自回答的。小马哥英语口语再不好,他也每年坚持至少说一段,能答的尽量回答。

除了管理层感受,看业绩发布会(主要是港股)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卖方今年的思路完全变了。鲜有人为梦想埋单,大家都在问一些非常实际的、确定性的问题。比如九毛九这边一直在问对今年的展望、加盟能做多少,一季度营收是多少。**那边问的是利润保持情况,分红规划,今年的销售预估。腾讯则是游戏天花板,AI的降本增效等等。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

从中也许可以反应出当下主流市场对梦想、成长这类的事项是持怀疑态度的,反而更倾向于挖掘股息、业绩反转之类的机会。这个从张坤的信、从一些卖方首席的朋友圈也都能看出来。

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应该「人弃我取」,或者逆向思考的点。

说到张坤的信,公募基金经理中对当前状况的表述有两个是值得一看的,一个是邱栋荣去年12月份时说的,这个时候反而更应该追求伟大,因为伟大的企业也非常便宜。

一个是张坤最近说的,存量经济时代里,成长的基础概率下降了。

有意思的是,他俩此前的投资风格恰好相反,邱栋荣一直追求低估分散,无数次翻找便宜到合理的机会,他说他换手率越高的年份业绩越好。张坤一直追求优秀,前十大持仓异常集中。

他俩的表述其实不矛盾,张坤的观点更大一些,是空间上的,看到的是存量经济环境下市场的特点变化。邱栋荣的观点更小一点,是时间上的,他尤其是指去年12月份到2月份的极端环境,在这种环境下,遍地都是黄金,那么不如买入一些伟大的企业,他们在极端情绪修复后反而是率先回归的(比如之前的海底捞)。

回到现在,邱栋荣所说的极端情况略有好转,但依旧出于一个相对低估的状况;而张坤的观点正在演绎,我们更多需要关注的可能是,在存量经济的大前提下(甚至极端一些假设,我们的经济长期不增长或虚假增长),①在深研企业时,是否该给企业未来增长一个较为谨慎的展望?②在广触视野时,是否应该更加重视那些便宜到合理的战术性机会?

我个人对这两个问题都是肯定回答,我几乎全线调低我对企业未来的展望,也愿意去接触更多存在各种问题但异常便宜的企业。

因为现在这个市场估值下,即使你调低期望,也是有足够多的企业值得买入并持有,而在极端情绪下,各种战术性机会的回报会变得异常迅速。这一个月,港股的明显特点就是,市场极其无效,一个财报或者预告,常常是反应一两天,然后暴涨/暴跌15-30%,两天之内,企业的市值居然能够差出3成,这样的极端情况如果发生在有研究,甚至只要是有接触的企业上,用小仓位去抓,胜率比较高,综合赔率也不低。

这样的极端行情下个月在A股也可能会上演,比如央国企的市值管理导致的超额分红或其他利好集中释放,只是没有那么极端。A股的整体估值状况已经回升了不少。

有观点认为,***只要不作死,老老实实卖品牌,就会成长为ROE极高的超级回报公司。

異議あり!

按照这个观点,所有的加盟商,只要不作死,老老实实卖品牌,都会成长为ROE极高的超级回报公司。

但这实际上不能这么看,经济商誉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从直营到加盟,看似加盟自己当庄家,用品牌收钱,百利而无一弊,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意。

「只要不作死,靠加盟会成长为ROE极高的超级回报公司」,这个观点是用直营的眼光看加盟了,但这两个完全不一样。加盟在卖的东西主要是商业模式,而不是to C。所以不是毫无代价,而是部分咨询公司那样,在贩卖模型。

但是这样代表着这个模型基本固化了,无法再做出巨大的改变。几百上千个加盟商,利益诉求乱七八糟,你怎么优化模型?他想上(也需要上)动力火车,其他人不想,咋弄?

**行业竞争烈度加剧的情况下,模型固化就等着被淘汰或被边缘化嘛。我不看好。

以上。

$海底捞(06862)$ $特海国际(09658)$ $味千(中国)(00538)$

全部讨论

04-08 07:05

写得很好,赞一个。我不太参加业绩发布会,仅凭报表看管理层,就像只看地图,没有看到实际地况。

味千的管理层怎么样

给企业未来一个极为谨慎展望,正因为如此,市场上的所谓的成长股表现不好,而高息股受追捧。

04-08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