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吟明月,和着寥几人。穿越黑夜中。。。。。。
其次,注册制改革会给A股市场带来大量良莠不齐的成长早期的新兴企业,同时压抑普通的存量已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这对非专业型投资人可能会是个挑战,但对专业型投资者来说应该被看成是机遇。一方面,注册制后的A股或许能为专业投资人提供更多的用武之地,越是依赖专业判断的成长型早期或科技型业务,越能体现专业投资人在资源配置中的价值;逻辑上说,注册制的全面推行可以加速国内证券投资市场的机构化。
另一方面,全面注册制很可能意味着,未来投A股时会有种类更多、定价更合理的标的供挑选,据此找到“优质-低估-高弹”的理想标的的概率可能会因此而大大提升。青侨基金当下以港股为主,核心理由就是我们只在港股而非A股找到我们最想要的投资标的;未来A股若真能港股化、美股化,我们应该会乐见其成,并积极提高组合在A股的投资权重。
很多时候,我们会高估长期变量的短期影响,而低估长期变量的长期影响。注册制的全面推广是个足以彻底改写A股生态的根本性变量,但在几个月几个季度内,我们未必能感受得到它对我们日常投资有多大影响。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等全面注册制推行个5年10年,到时候回头再看A股市场,应该已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或将见证沧海变,莫言不过是寻常。
嗯,深层次问题不解决,后患很大。行业供给政策和科研人才政策,现在已经给产业带来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国内这些年本土医药创新突飞猛进,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这些改革,我们也希望改革能够持续推进,推动中国创新更上一层楼。
毕局长做事雷厉风行,得罪很多人,但确实做了很多事,让整个制药行业焕然一新。能碰上这样的实干型改革派领导人,是产业的幸运。
我对医药行业不是很了解,听说毕主任业内评价还是很高的,可惜被株连。
您说的这些算是政策和人才方面的努力,希望看到更多的积极努力。
以资本市场为例,中石油A股上市第一天48元开盘价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不解决,大部分人还是吃不到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增长的红利。
。。。。。。
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国家在7-8年前就开始着手产业端的供给侧改革(比如医药行业里2015年空降毕井泉推动药监药审改革)、科研机制和人才体制改革(从限制院校教授创业到鼓励院校成果转化和教授创业),反倒是资本市场改革是最近3-5年才加速~ 不算是光解决资本问题?转型升级的关键,是用创新启动“第二增长曲线”。资本改革更像是“创新机制”改革的配套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