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第三次平台期背后的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34回复:25喜欢:77

当下往未来半年一年看,在美股的前沿创新里找大双击是我们的“第一要事”

纳斯达克生物医药的几百家标的里面,找到那为数不多的“极少数”,更为关键。借一位朋友的话就是“瞄准比扣动扳机重要”

--------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指数)很有意思,其他指数一般都是上上下下,不太锚定,但是如果看NBI指数,还是比较明显的:有一个平台期-大幅波动上行期-之后再平台期的交错出现。

第一个平台期是95-98年三四年的时间。其实这个期间包括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很强的,NBI明显是跑输和受到压抑的。之后开始有一个迅猛的上涨,然后在04-08年,NBI又进入一个新的平台期(04-08年)。这个阶段纳指跟标普也是一个上行趋势,06-07年也是大家熟知的牛市,但是即便在那个阶段,NBI 依然是个平台期。不过在09-13年,它又有一个很明显的上升。但是在14年之后,NBI进入了历史上第三个平台期。我们发现过去几年,历史的剧本还是挺相似的。过去几年美股也是个大牛市。纳指和标普500都是一路走牛的。但是我们的NBI,照样又压了4-5年,明显跑输。

我们这里面看几个问题。首先,NBI指数整体没有太强的表现。所以在这个期间进行投资对个体化选股的要求是很高的。很难仅用指数化去投资。第二个,如果一个指数压抑了这么多年,其实里面大概率是蕴含了一批机会的。有些贵的消化了,有些便宜的可能变得更便宜了。过去几年有一批的生物科技公司,估值得到了很明显的消化或者压抑,极有可能在积蓄下一次的动能,找到好的憋不住的高弹机会的概率在上升。比如前一段时间的工程抗体,其实在持续压抑的阶段内,业务是往上的,但是公司估值就是往下的。这种长时间的压抑为后面的爆发做了很坚实的铺垫。

那怎么理解跟其他指数这种平台与震荡上行的这种交错存在?

我们的理解:因为生物科技的光明前景,市场积极的预期,导致这个行业经常处于一种“充能与消化”的一个高估与回归合理的节奏里面,不太容易出现系统性低估。震荡上行期就是这个行业在充能期。横盘震荡期就是一个消化预期,整体向合理预期回归的过程。

 如果这个假设存在的话,要让整个行业脱离合理,系统性走向高估,需要有一些技术突破的催化剂与动能来源。我们来看下前两拨的催化剂与动能:

第一波是98年到02-03年之间这个阶段。虽然是市场整体本来就乐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上一代的突破技术包括多肽药物进入收获期,而新一代的前沿技术,抗体的人源化又得到了一个明显的突破迹象。存量业绩很好,增量又有个想象空间。

第二波是到了09-13年,正好是我们说的“入胞时代”的瓶颈技术的集中突破期。我们看到的那些工程抗体或者IO免疫疗法,基因疗法,RNAi疗法,还有CART都是在那个阶段开始酝酿和冒尖的。所以那个阶段其实是,上一代的人源化的抗体进入收获期,然后新一代的这些新的技术,进入了一个预期的催化期。这个阶段也处于一种上一代技术进入收获期,下一代技术突破进入一种催化阶段。

那我们再往前看,有没有类似的动能,也就是上一代的收获期家下一代的技术突破。第一个我们过去几年看到的上一代这些技术,包括基因疗法,包括RNAi,包括CART,都进入了收获期。这点相对确定。第二个,我们看到的基因编辑,包括CART之外的其他的一些基于基因修饰的一些细胞疗法,突破新的场景还在不断涌现出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变量就是:基因编辑已经从广义的基因疗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基于基因编辑的一些新场景应用。比如说,同种异体CART,本质上就是基于基因编辑才发展起来的。我们未来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用CART的历程去改TCR,改红细胞,改NK细胞……后面基因编辑有可能会打开广义基因的一个新的阶段预期。

上一代的布局技术又开始进入收获期,它有一定的催化。这应该是第三个平台期被打破之后看到的景象。只是这个阶段什么时候真正到来无法判断,可以判断的是一个被系统性压抑了几年的生物科技一定存在高弹的大双击机会

很多人觉得美股是历史高位,很担心。其实两者在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回过头去看下08年美股大崩盘的时候,发现NBI其实也没怎么崩。01-02年纳斯达克泡沫破灭了之后,纳斯达克整体指数是跌回96年之前的水平的,但是NBI依然比起涨前要高很多,也就是说这个行业天然有一定的抵抗性。它有很强的无中生有的能力,势能就算再差,动能也够强也有相当程度的抵抗性。就单个标的来说,它们都是独立于指数和美股市场的。

美股,其实跟A股港股一样,到处充斥着偏见。只要充斥着偏见,指数又是没行情的情况下,一定会有很多结构性的机会。没有结构性行情,还想找普通公司,还想均衡着分散的买,很难有超额表现。如果买成类指数,我们去买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很难有太大的回报。

一定要去挑这其中最好的品种,也就是那为数不多的“极少数”。因为创新的异质性很强,这个票跟那个票的异质性很强,它们之前遵循的不是正态分布,而是幂次法则。表现最好的那极少数比其他所有合起来的都多。我们在美股也挑了几个,还要继续,这是一个持续的埋头干活的研究过程。

但除此之外,我们需要跳出来想这个问题:那“极少数”好的不是去挑就可以的。这里面要想明白“充满偏见”意味着什么?充满偏见意味着这个市场充满风险:我们需要更多的安全边际的保护,需要体系去保护。有时候不合理的时间长度跟幅度都是超我们预期的, 没有心理预期是会比较难受的。这里面最好的保护就是动能势能都要足够强。

势能最强的意味着它跌不了太多了。它真的已经跌得很惨了,动能最强的就是我即使你继续压抑我,动能也可以估值带上去。即使站在这个点,未来两年估值还下50%,动能要增长80%。即使碰到估值下50%,仍然上去30%。那也行。

这就推导出来极端斯坦效应,也就是冠军主义。我们最终是要走向极端斯坦的,找出那为数不多的“极少数”,借用前两天一位朋友的话就是“瞄准比扣动扳机更为重要”。 

最后,美股前沿生物科技创新的极端斯坦表现并不仅仅表现在“为数不多的极少数”上,上涨时间也是一样。很多标的的有效上涨时间可能只有5%,其他95%是平庸时间;但对于生物科技标的来说,更加的极端斯坦效应,有效上涨的时间可能不到1%。所以,很多时候,不能轻易在其他99%的时间里质疑某类标的跑输之类,对前沿生物科技企业尤其如此,很可能是还没到那1%的时间。

精彩讨论

rickshhhhhh2020-09-18 09:30

这样的推演,我觉得就是在探寻事物表象背后的规律了。你们的研究做得很棒!从你们的文章中学到了很多,先表示感谢。对于医药我是外行,对美国的生物医药更是如此。很可能我说的很多是错的,只是提供一个思路。我个人觉得如果能从政治,经济大格局的背景下来理解医药行业的变化或许能更好的把握个股。比如说,我看到一个观点,说美国由于特朗普上台后一直想压制医药支出导致了医药股的承压。我不是很清楚这个观点的事实是对是错,和这个事实背后的逻辑。但如果事实正确,或许是一个切入点。就比如以前我们对中国的医药体系有一定了解,都知道以药养医的体系必将改变。而最能适应这种转变的恒瑞自然是最好的标的。
对我这么个外行都能这么认真的回复,可见你们对我所说的问题早已有认真思考和研究,非常钦佩你们的努力。祝投资顺利。

青侨阳光-林伟2020-09-18 08:55

认同不能基于历史归纳就推演未来变化。
讨论这个是有前提:
1. 我们觉得全球BIOTECH正在进入第三波浪潮期,而且这个浪潮处于起浪的初期,后面不断汹涌壮大的空间非常大;
2. 在此背景下,我们挑了几个公司做了深入的拆分还原和估值定价,非常有意思的是,整体加权估值非常贴合我们理解的估值中轴,很多标的都远未充分反映技术浪潮的后续动能;
3. 这与我们经常听到“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的观点非常不搭调,也比A股和港股的优质创新药性价比上更有吸引力;
4. 然后,我们在内部讨论的时候,觉得可以跳出来从NBI指数的历史表现来解释这个,所以,这只是个hypothesis,只是说可以比较好地解释过去的历史,我们觉得这个假说应该有比较好的可信度;
5. 当然,假说只是假说,一切不能基于坚实公理的推演都只是个观点参考;但对我们来说,有这么个假说,可能对我们理解美股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整体状况是有利。

股海新生2020-09-17 21:00

@黄建平 的水平高多了,黄建平就是个骗子,今年医药大年,他的业绩却惨不忍睹,买他基金的赔惨了

全部讨论

2020-09-30 07:09

历史数据弥足珍贵

2020-09-21 15:55

感谢分享。
====
那怎么理解跟其他指数这种平台与震荡上行的这种交错存在?
我们的理解:因为生物科技的光明前景,市场积极的预期,导致这个行业经常处于一种“充能与消化”的一个高估与回归合理的节奏里面,不太容易出现系统性低估。震荡上行期就是这个行业在充能期。横盘震荡期就是一个消化预期,整体向合理预期回归的过程。
如果这个假设存在的话,要让整个行业脱离合理,系统性走向高估,需要有一些技术突破的催化剂与动能来源。我们来看下前两拨的催化剂与动能

2020-09-20 07:25

慢就是快

2020-09-17 15:31

谢谢分享

2020-09-17 15:05

医药大牛

2020-09-17 12:34

没办法评论,作为投资者,更加坚定了我的投资信心,佩服!

2020-09-17 12:29

很客观。。。 投前沿需要风投的心态,有血本无归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