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0喜欢:4
$当升科技(SZ300073)$ $容百科技(SH688005)$ $翔丰华(SZ300890)$ 电池减配降本才是当下的趋势,“固态电池”虽好,但成本是硬伤,材料成本主要构成的镍、钴、锂等能源金属价格已接近开采成本价,已无太大降本空间,现实是越来越多20-30万的车型标准版都开始用磷酸铁锂电池替代原来的三元电池配置,比如刚发行的小米、新极克001、小鹏P7…,行业大趋势还是在成本大头的电池上减配降本,这是参与内卷不得不作出的选择,这也是为何三元增速被铁锂远远甩在后面的主要原因。
但如果固态电池技术上真的成熟了,可以抢中高端油车的份额,中高端油车领域的电动化渗透率还不高,但问题是真的成熟了吗?作为拥有2万多研发人员,年研发投入上百亿的宁德时代董事长都对丰田2028年的固态电池量产表示质疑,很难相信我们一个初创公司1024年就能量产装车了。其实半固态(伪固态)电池并不是新鲜东西,东风22年就有装车,并且各家电池企业都能做,但没有一家在性能和成本之间找到了平衡。根据行业专家透露,现状是能量密度提升了一些,但成本大幅增加了,稳定性、循环性能并没有比纯液态好。2023年全球三元材料出货量97万吨,同比2022年还下降了3%左右,今年三元材料估计增长也不会超过10%!行业老二当升科技今年出货按6-7万吨算,今年营收预计在100-120亿,去年12.68%的净利率应该不太可能维持,假设今年按8%的净利率,那今年利润在8-10亿。产能和产量老大容百的出货量今年预计能接近当升科技的2倍,但容百的毛利远低于当升,这是客户结构造成的。净利率跟当升比目前也没优势,容百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都是高过当升的,且产能利用率低(预计今年不会超过40%)会导致折旧摊销会比较高,这些原因导致了容百近两年业绩经常低于预期。但长期看只要技术上差异不大,毛利率的悬殊一定会大幅收窄,目前当升科技加上定增已经接近283亿左右了,是容百的1.6倍,确实不太合理。这波短炒资金带来的流动性溢价显然是不小的,既然是流动性溢价,当流动性走弱的时候溢价也就会慢慢消失,要股价扎扎实实的上涨还得靠长线资金啊!

全部讨论

04-10 05:41

名词固态半固态重要吗?重要的是30%增量,1000公里续航,价格还不贵

04-10 17:54

今年20万以上卖的最好的几款车 小米su7 max,极氪001和007,阿维塔11 12,用的都是麒麟高镍电池,至于中镍的小鹏 蔚来 今年卖的太差了。后面智己 华为新车 都会用高镍,我认为今年可能是高镍大年,麒麟电池会大规模 淘汰中镍,看好容百。

那些油车巨头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为啥在电车上输给那些初创公司?不是他们不搞,是坚守固有利益,革自己的命是最难的

容百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都是高过当升的?你确定?不要张嘴就来好吗

04-10 08:16

人家现在在炒固态电池,你在这跟我讲成本高低。等你争论完黄花菜都凉了。什么是炒股,就你这水平一看就知道菜鸡

04-10 11:46

市场资金比你聪明多了

04-10 07:42

张嘴就来,半固态成本跟三元一样好么

比普通的贵了八万多你说贵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