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购买德国汽车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43喜欢:2

德国汽车在中国,终于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德国对华为的态度,会左右中国对德国汽车的态度。华为在中国的地位,与大众汽车在德国的地位,成为各方博弈的重要筹码。

2019年5月,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说,华为同中国政府的关系并不比大众汽车公司跟德国政府的关系更密切,恰恰相反,大众股份的20%掌握在国家手中,而中国政府却没有一分钱的华为股份。所以,德国应该对华为更客气。

不过,事情有了一定的变化。

2019年11月,德国执政党基民盟通过了一项提案,规定“只有以可验证方式满足明确界定的一系列安全标准的装备商”才能参与德国5G建设。这份提案没有指明任何国家或企业,但倡议人并不掩饰,提案针对的是中国华为公司。

这份提案遭到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反对,但还是获得了通过。

2019年12月12日,基民盟议员再进一步,要求将“不值得信任的”5G设备供应商排除在“核心网络和外围网络”之外。这被看作是禁止华为参与德国的5G网络建设。

2019年12月14日,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说:“中国公司在德国受到一如其他公司的待遇,不受任何歧视,对中国政府而言是很重要的。”

“如果德国政府决定排除华为于德国市场之外,将会有其后果,中国政府将不会袖手旁观。”

“去年中国市场总共出售了2800万辆汽车,其中700万辆是德国车。我们是否可以宣布德国汽车不安全,只因为我们也可以生产汽车?”

吴恳大使的表态很快被媒体转译:中国驻德大使吴恳警告德国,倘若华为遭到歧视被排出参与德国的电信建设,德国进口中国大陆的汽车恐怕也将遇到问题。

虽然吴恳大使说,中国不会那样对待大众汽车,“因为这是贸易保护主义”,但民粹的态度已经难以改变,警告与报复大众等德国汽车为越来越多人相信。

经历过国家社会主义洗礼的战狼们,很快想到了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的遭遇。遭遇萨德危机后,现代汽车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成为重要的牺牲品之一,他们认为大众将成为第二个现代。

吉利收购戴姆勒股份后,引发了德国政客们的恐慌,陆续出台各种政策,对中国资本进行限制。他们担心,德国汽车过度依赖中国市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中国资本以更自由的方式进入德国,会是灾难性的。

这一次,德国汽车与华为在中国的遭遇被举了个例子,让各路战狼都站了出来。一统天下的过往,与一统天下的现在,给战狼们打足了鸡血,他们都在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的到来。

按照以往的规律,他们很快就原形毕露。

全部讨论

2019-12-31 16:58

华为被干,可以救活一批国产车,支持干华为

2019-12-31 15:06

德国可以禁制华为,中国就不能对等对待德国企业,否则就是民粹,请问作者,这是哪家的道理?

2019-12-31 14:45

既然要报复那就应该尽量做到对等

2019-12-31 14:14

德国大众尾气门我们不应该没有表示吧!

2019-12-31 14:10

大众汽车现在不经撞,而且20万的车都使用质量极差的双离合变速箱,完全就是劣质产品,应该抵制大众汽车,而且质检不应该过关

2019-12-31 13:55

雷克萨斯车主飘过,笑笑不语

2019-12-31 13:48

有逆向民族主义的苗头。鄙视

2021-09-26 16:14

车是交通工具吗?当你被问起这个问题时,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但细想一下,交通工具的本质是将人从a点运送到b点。而追溯一下,其实车的诞生就是贵族的奢侈品。在车出现之前人类就有从a到b点的需求。我的目的是从a到b点,你为什么给我弄辆车。(就像当年T型车的创造者老福特说的,我要一双手为什么来了一个人)。
有人说T型车的出现让车辆开始普及,但是否能证明当时的西方社会,每个人都有实力买得起T型车?即使到了今天一辆车的价格,能上路也要大几万吧,而且油费、保险、保养及其他费用,即使停着基本上每年也会花上大几千吧。这样的价格和消耗也不是能全民普及的。然而是谁让这不可能变为可能呢?
“预算不够?没关系我给您申请三年购车贷款,算下来一个月才一万多。”“您有购车资格啦,简直是天上掉金块砸到您了,现在一个指标就值几万,您只买辆十多万的车,都对不起您的指标。”当然不仅是销售,还有“教育”。“上班的同事都有车,自己没车总觉得比人矮半头。”“小区里的人都有车,只有自己每天走着进大门,看到人家在车上看自己的眼神,简直是异类。”“发了年终奖,一家人凑凑正好能买辆。”“上班那么远,乘公交等着没谱,地铁能把人挤成相片,总不能挤一辈子地铁。”“自己辛苦奋斗那么多年,总该学会心疼自己。”“一个人最好的年华就该有一辆爱车陪伴。”
而当你有了买车的念想,就会发现车这东西能满足你的任何需求和虚求,虚求是啥参见网页链接。品牌,车型,大小,长短,动力,舒适性,越野性,承载能力。各种分类各种型号各种款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而且价格也真是做到了无缝衔接。“20万您嫌贵,这有一款同级别的,只是车载屏幕小了点,比刚才那款便宜2000。”“什么您就差2块,没关系,这还有一款同级别的,就比刚才那款少了根螺丝。”
刚买车时你的需求是从a地送到b地,但你一旦上了道,被教育后就有了更多“虚求”。
您想要更舒适的座椅,(其实就是在车上放个沙发)。但车上加沙发可不是车的价格加沙发的价格,因为这叫舒适型轿车,所以价格比普通车至少也要翻个倍。
您要能乘坐的人多,(就是在车上多加把椅子)。但这可不是车加个椅子的价格,这叫MPV。价格是普通车四倍。
您想体验推背感,驾驶乐趣。(就是给发动机加几个气缸),但这可不是加个气缸的价格,这叫超跑。您要花普通车十倍的价格。您嫌贵没关系,我们还有电车款,电车提速就是把供电功率加大就行(就是改个变压器),所以价格也更亲民。但可不是普通车加变压器的价格,这叫纯电动超跑,价格也要比普通车翻两番。
您想要更好的越野能力,(就是换四个大车轮子),轮胎尺寸越大,纹路越深,抓地越强嘛。然而可不是换个轮子的价格。这叫SUV,价格至少要比普通车翻两番。什么您还想着大沙发,没关系换大轮子加上大沙发,这叫豪华SUV,价格又比普通SUV再翻一番。就像玩麻将,只要想出一个叫法就能加一番,就能多要点钱。
当然也少不了商家为你量身定做的各种套餐或者说套路,“您做个全车贴膜,给您便宜2万,不是车便宜两万,是贴膜原价4万,您提车加贴膜能给您便宜两万。”“如果在我们这上全险,可以给您申请低息贷款。”“您想加装运动款轮毂,只要再加个全车包围,我们还可以送您两次保养。”
经过与销售的论战,占了无数“便宜”,刷卡刷码喜提爱车时,才知道到底掏出去多少钱。而随着价格的提高,也与从A点到B点的初心越来越远。
车就这样连哄带骗普及到了每个普通人,它可以不是交通工具。(远的地方还是坐高铁,因为省钱,速度快,不用承受驾驶疲惫。近的地方堵车严重,关键时刻赶时间还是不敢依赖汽车。)而且车子一动,油费,高速费,停车费(你先得能找到车位才有资格交停车费),还有因为开车不慎交的罚款,及修车费等等。所以汽车真的不是普通百姓出行首选。但是确实是普通百姓的必须品。因为别人有,你没有就别扭。就像朝着人群反向走,哪有那么大的勇气。如果能这样做的肯定是高手,请参见 网页链接。也就是说普通人根本做不到,所以普通人还是需要一台车。
上面都是说的车的“好”,下面再吐槽一下车的坏。
使用年限。当你喜提爱车起,他就进入倒计时,一般来说车的使用年限是十年(现在应该很少有人能把车开到十年的)。也就是说每年的折旧就是10%。时限一到,当时被销售忽悠买入的爱车就会变成一堆废铁,而你还不能把它卖给收破烂的,因为卖给他们这堆废铁也价值不菲呢。为了吸尽你的最后一滴血,你的废铁会被强制要求去报废解体厂,在这里废铁也会再给你折个价,还要交付解体费、垃圾处理费等,最终到手的就是包烟钱。
而车对于普通人的迫害还不在于购买时价格贵,而是他的购买后的各种消费。当你买了车,后续的消费很多就由不得自己,就像你撒了一个谎,就要用无穷无尽的谎去圆。
油费。当然如果你就放在停车场永远不开,油费会节省。但是没有人这么做,虽然他们也知道市区堵车停车不方便,外地开车又累又不划算。但他们还是会开,因为如果不开当时就不用买了,既然买了还要开,这样自己当初决策才没有错。并且厂商会告诉你,如果车年久不用,对发动机、各种线路、轮胎都是更大的损耗。车越开才越好,这是厂商教育你的。但是开就得烧油,油的价格也与车成正比,厂商会教育你,好车就得用好的油品。其实你不知道的是油品就像人品,其实各国各地的标准也都是不一样。所以你自以为为爱车加高标号的油品,其实也就是图个自我安慰。
保养。不管你开不开保养都是少不了的,而且如上所说貌似开比不开对车更好,总之保养这个坑你也是躲不开。同样好车就要更好的保养耗材,价格也更贵。
修车。车是由零件构成的,所以一辆车所有的零件加在一起应该是这辆车的价格。然而现实可不是这样,找懂行的人算一下就知道,在修车厂或4s店,如果一辆车的零件加在一起可能要价值几十辆车。而且越贵的车,他的零件整车比就越大。而车是有利润的,所以零件作为车的一部分,本身是有利润的。而零件作为独立的个体又叠加了利润。这里还不包括工时费。
也就是说,当你为车换某个零件,这个零件赚了你三部分钱,第一是这个零件作为车的一部分时的利润,第二这个零件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时所叠加的利润,第三用新零件代替旧零件时再次叠加的利润。总觉得这三件事形成了一个不可能三角,从逻辑上是讲不通同时收取三部分钱的依据。当然人家还是收了,而且还是老规矩越贵的车收费越贵。
保险。其实如果你老老实实遵守交通规则,根据有关要求,只需上个几百块的交强险。但没有人这么做。为了体现对爱车的爱,人们都会把能保的都保上,美其名曰全险。全险当然保的全,平时爱车刮刮蹭蹭的,基本上保险都能保。代价是贵,你的爱车贵,保险也就随着贵。有意思的是当爱车遭遇划蹭,需要出险,修车厂会告诉你,这点小伤还是别走保险,因为一旦你出险,第二年的保费就会提高。而你修车这点钱还没有保费提高的多,所以还是自费修吧。就是如此荒谬,花重金买保险的意义是为了平摊风险,而真出了风险,却要自己买单。
还有停车、高速等,经常短途就意味着停车费高。经常长途就意味着高速费高。
我们暂且估算一辆车平均的使用年限是十年,折旧是10%,由于占大头的油费,保险,保养,修车费用都是与车价成正比,算起来每年上述的各种费用基本上要占车价的10%。当你喜提爱车,它就像一只蚊子趴在你身上,吸你的血(各种花费),而当这蚊子吸了十年终于吸不动了,就变成一堆比废铁还要廉价的东西,价值瞬间归零。
这让人不禁想到了一面镜子,镜子外是高股息股票,年增长率10%左右,股息率10%左右。镜子里面是车子,每年损耗10%左右,花费10%左右。当你买了一辆车,你所放弃的机会成本就是买入高息股。而十年后当你的爱车寿终正寝时,算一算它所花掉的钱,正是这支股票所挣到的!网页链接

2019-12-31 18:12

为啥不让买德系啊

2019-12-31 16:30

国货如果够好,我非常乐意买国货,但国货如果不够好,那就不要为难消费者了。
至少现在,已经有了一些非常不错的国货(不单指汽车,汽车还是有不小差距,这是现实。正视现实,努力追赶才是车企该做的事,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