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与南京物业管理市场的对比研究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0

#市场研究#

一直以来,关于杭州与南京这两座城市,谁更胜一筹的争论,从未停息。长三角地区有着一众知名城市,但省会城市只有三座:杭州、南京、合肥。谁才是长三角或者华东省会第一城?三座城市一直在暗中较劲。

当然,我们这篇文章,主要目的不是探讨哪座城市更厉害,更多的还是着眼于物业管理市场,看看杭州与南京两座城市的市场特点分别是什么。认知不一定全面,仅供大家参考。

关于杭州与南京两座城市的对比研究,我想以两家上市物企为切入点,他们分别是滨江服务与银城生活服务,其中滨江服务深耕杭州市场,大部分项目和收入都来自杭州,银城生活服务深耕南京市场,大部分项目和收入都来自南京。

一、滨江服务与银城服务的基本面对比

话不多说,我们先上数据:

通过对滨江服务和银城生活服务的2023年经营指标的对比,我们发现:

1、在基础物管服务方面,滨江服务与银城生活服务的收入体量基本相当,仅相差约1000万左右的收入

2、滨江服务在杭州的物管收入约11亿,银城生活服务在南京的物管收入也是11亿

3、两家公司的员工总人数都是一万一千多人,仅相差377人。销售及行政开支都是1个亿左右,仅相差约600万

4、两家主要的区别是,滨江服务的基础物管毛利率更高,其他增值服务贡献的收入和利润也更高。

主要原因是,滨江服务背靠目前少有的还在快速扩张的民营房企滨江集团在管项目多为新交付的高端项目,非业主增值服务和新房相关的家装服务,贡献了较高的收入和利润

银城生活服务相对缺少关联方的支持,在管项目也多为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非住宅项目,增值服务空间有限

5、在收入基本相当的背后,银城生活服务在管项目1057个,滨江服务在管项目仅358个,银城生活服务的项目数几乎是滨江服务的3倍。所以,银城生活服务在管项目贡献的收入和利润都相对较低。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银城生活服务在南京的管理密度,要远比滨江服务在杭州的管理密度高的多。根据银城生活服务官方的说法,其以南京为核心,每9平方公里就有一个银城生活服务在管项目,每7个南京人中就有一个体验过银城生活服务的物管服务

在一座城市管理787个项目,这样的管理密度,不知道还有哪家物企能够达到,万物云的蝶城计划,银城生活服务可能已经在南京做出了更高一阶的版本。

在对比两家公司的基本面之后,我们也试图去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家公司这样的差别。最终我们发现,一个绕不开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两家公司所深耕的城市,这也就是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探讨的话题,南京与杭州物业管理市场的特点。

二、城市发展对物管市场的影响

我们知道,物管市场的竞争格局,总是受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滨江服务与银城生活服务在经营指标上的差别,主要是受关联方的影响,那造成这种影响的更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1、南京与杭州在城市面积上有着很大的差距。

南京的总面积是6600平方公里,而杭州是1.68万平方公里,可以说,南京的面积只是杭州的零头;而合肥的面积是1.14万平方公里,也几乎是南京的2倍了。

南京的城市发展空间有限,这也导致南京的房地产市场相比其他城市要小一些。以2023年的地产销售数据为例,南京新房总成交面积约600万平米,成交额约2000亿;而杭州新房成交面积1100万平米,成交额约3800亿。

这就导致,杭州的住宅物管市场空间,尤其新交付项目的体量,比南京要大

并且,南京地产销售排名靠前的主要是保利、招商、金茂等央企,本地的房地产企业近些年发展大多不太顺利。而杭州近几年则一直是滨江和绿城的天下。

2、南京与杭州在不动产业态上的不同。

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造就了各个城市在不动产业态方面特点。

首先,经济发展方面。2023年杭州GDP总量约2万亿,而南京是1.75万亿,合肥是1.27万亿。南京已经落后于杭州,而合肥也正在迎头赶上

南京发展落后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南京的城市首位度不如杭州高。江苏一直被网友戏称为“散装江苏”,各个城市均衡发展,苏州、无锡等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分流南京的资源。而杭州则不同,浙江各方面的资源都在向杭州倾斜,几乎快像四川一样,举全省之力发展成都了。

另外,南京的产业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比如汽车制造、石油化工、钢铁等,相对来说,国央企较多。而杭州则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民营企业较多。

其次,社会结构方面。南京多是政府部队机关、科研院所、教育医疗金融、大型国企等。杭州虽然也是浙江省会,但部队机关、科研院所、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都不如南京。

所以,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上的差别,导致南京的住宅业态市场空间相对较小,非住宅业态却很丰富。而杭州则是住宅业态市场空间相对较大,但非住宅业态方面就相对差一些

银城生活服务和滨江服务,就是抓住了两座城市各自的特点,并将自己的服务能力与城市特点相结合,奠定了自己在这座城市不可撼动的地位。其他地区的物企想要进入当地市场,就不得不面对他们的竞争压力。但同时,银城生活服务想要走出南京,滨江服务想要走出杭州,也都比较难

三、城市深耕的本质是什么?

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们想探讨的话题是,城市深耕的本质。

从2023年的年报季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区域深耕城市深耕已经成为各大物企的头号战略。各大物企都在深耕的区域或城市中抢项目、拓规模。

不同层面的密度,其实效果也是不同的。比如长三角区域有500个项目,和杭州市有500个项目,和拱墅区有500个项目,和拱墅区下属某个街道有100个项目,他们之间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理论上来说街道层面的高密度,优势更大万物云的蝶城战略也正是基于此,但难度和阻力也更大。而省级或者区域级的高密度,其实优势不明显。

但我们的疑惑是,规模和密度上来之后呢?你在一座城市的密度和规模再大,最多也不过是另一个银城生活服务罢了。当“密度”这条路尽头的样子清晰可见时,是否还要继续走下去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目前我得出的结论是:城市深耕,表面是规模,本质是能力

做大密度,最主要的目的,不应是通过规模效应,去降低成本。而应该是通过物企自身在某个城市某个街道的服务能力,在这个城市或者这个街道建立起竞争优势,或者说进入壁垒。这对物企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口碑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肤浅理解,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添加我的微信,进行更深入的沟通。

END

全部讨论

04-17 11:22

有啥好争的,能够争论说明差距不大,各自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很多自媒体吃了空,炒流量,很多人就傻乎乎地跟着起舞。

$滨江服务(03316)$ $银城生活服务(01922)$ 这篇研究文章,写的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