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渡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1喜欢:6
每次涉及这类问题的讨论,我都想搬出拉马努金的例子。
他被同代的大数学家认为是“千年不遇”级别的天才。然而,他流传于世的成就固然辉煌,其实远远不能匹配他的天资——因为他33岁就英年早逝了,而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只有5年不到的时间真正能用于正规的数学研究。这一切阻碍都是源自于拉马努金的出身:20世纪初的印度,贫寒的家境,印度国内毫无为其提供正规学术教育的土壤;就连造成他短命的罪魁祸首肺结核,也和当时印度的卫生和深受宗教影响的饮食环境脱不了关系。如果拉马努金出身于欧美,从小接受正统学术培养,他毫无疑问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时代的β对千年不遇的天才尚且如此,普通人又怎么敢轻言个人自身的α?

热门回复

2022-03-31 14:24

木心之所以是被后人知道,跟他去了美国取得了一定成就和现在消息的传播路径比从前容易了许多有关。想想如果一直在国内的话……他还是现在的木心吗?可能他本心不变,但知名度会大大下降,和大环境不太匹配。也许从前那些大时代也有许多不知名的伟大的牛人!只是后人不知道而已!

2022-03-31 13:44

這個我覺得要想想為什麼唐朝出了那麼多千古留名的詩人, 再想想假設他們出生於焚書坑儒的年代又會是什麼光景

诗人与爱情相似啊,越悲惨越经典,多少普通人经历情伤也是出口成章啊,不然情书何以长盛不衰呢,看看普希金,看看红楼梦,看看长恨歌等等,所以时代的贝塔不能包括这两者!

文景兄我认为这个例子有问题,从杜甫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想成为流芳千古的诗人,而是希望和千万群众一样,享受盛世繁华的红利。

2022-03-31 16:23

可是足够好的作品很多来源于抄袭

2022-03-31 14:09

土壤很重要,乔布斯出生在中国可能是另一个史玉柱!对比同时代的中外大才子们,如果换个地方生长可能路径完全不一样!

2022-03-31 14:07

伟大都是在逆境中产生的,哪怕盛唐李白,个人也是坎坷。

2022-03-31 13:52

看来主要取决于你想成为数学家还是作家[捂脸]

杜甫最后是为了吃饱肚子噎死的

2022-03-31 13:31

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