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兴业银行前五大股东增持可能性的探讨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1

$兴业银行(SH601166)$  ——9月2日讯,有投资者向兴业银行提问, 在今年的中期业绩交流会上,蒋总说:“未来优化股权结构,前五大占比很小,让前面的四五家大股东持有60%以上,减少市场流通的总份额。”

最近雪球上很多兴业的持股人热情探讨希望大股东增持,也是由于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蒋总”模棱两可的一句话(我也并没有在高管名单里看到蒋总,似乎他现任的岗位应该是监事长)。在我看来这样的言论是不负责任的,无论是副总经理还是监事长都是由股东大会任命向董事会负责,没有资格要求股东干什么,更不应该让散户们抱有空想、幻想。这里按我们可获得的情报简单分析下各大股东增持的可能性,主要分三类:

1、福建省财政厅。省财政厅的职能相当于省委省政府的财务部,是成本部门,本身不产出效益,而是打理好税务局和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省内一般公共预算,即大家理解的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老人家的看病、小朋友的义务教育、大型公建配套、公共安全、绿化市容等等。省财政厅无权将这笔钱用于增持兴业股权这类经营性资产,这就好比拿老百姓的口粮去赚钱,上海曾经的社保案也是类似的问题。刚才有幸和 @LCRS 兄探讨了这个问题,也是我着手写这篇感谢的引子,因为太多的散户不完全理解政府部门的行政逻辑。LCRS兄给我例举了长沙银行大股东长沙市财政厅增持的例子,结果我们发现增持的金额不到上一年度分红的零头,也就是说分红收益补贴完长沙市的公共预算后结余部分用于再投入,在我看来已经是极有魄力的一件事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屡次清理行政部门下属的经营性资产(国企),统一划归当地国资委管理,这是一部好棋,让各部门安心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想着赚钱。很有趣的是,绝大部分银行由于创立期较早,大股东都是各地财政局甚至财政部,这也就增持带来很大的政策上和法理上的难度。破解的方法:将股权划归国资委,从国资经营角度出发,银行都是很好的投资标的,增资扩股也就容易地多,难就难在从财政划到国资的这一步,省委省政府愿不愿意开这个先河,可能性极低;

2、中国烟草总公司。增持可能性同样不高,因为现行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政策对国企非主营业务的投资极其限制,是因为过去二十年很多功能性国企不务正业大搞房地产,近两年来国资国企监管越来越严格。对于烟草公司来说增持银行股属于非主营业务范畴。更重要的一个原因,福建省财政厅在自己无法大规模增持的前提下,肯定不愿意二股东三股东增持来降低自己的持股比例,所以很有趣的是,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有机地统一了;

3、保险资金。比起前面两家这反而是最有可能增持的一类股东,经营向好的银行是国内长线资金投资的绝佳标的,但为什么无法大幅增持呢?一来保险这两年自己日子也不好过,二来,还是要看福建省的脸色。

综上所述,以我有限的认知范围来理解,所谓的前五大股东增加持股比例不过是一句期待、一句希望,兴业更多靠的还是自身过硬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价值回归和溢价,而短期的走势,结合靓丽的中报和发展趋势,我更愿意相信兴业会获得国家队和社保资金的青睐。对于持股的兴业散户们,也不应该期待兴业可以暴赚,除业绩外的转债双击、PE双击、市净率对标招行双击等等,大家先放一放,安安心心地收获价值的回归,也许洗去一些不坚定的投机资金以后,兴业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自然而然就上升了。

附上自己现在兴业的持股情况,我不粉兴业,也不黑兴业,但我和大家一样希望兴业涨...

全部讨论

2023-10-12 15:28

手里有什么好票推荐一下呗吗,最近绿油油的

2021-09-14 19:51

解释的非常专业,点赞!但就是越看心越凉,怪不得满腔热情、迟迟未见增持动作! 好在兴业基本面越来越优秀,20元以下的价格,就当干老本行,买债券理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