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1喜欢:5

在电影直奉大战中:网页链接,吴佩孚对冯玉祥的一个评价是,喜欢唱高调。

这种人唱完高调后,批评不得,因为很容易被划到高调的对立面,也就是唱反调。

冯玉祥这样的人,不多见,值得研究。

他的自传还没看完,先看了一下电影,还有学者的评论。

精彩讨论

痛饮罗刹血05-21 15:25

冯遇降,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

肖志刚05-21 15:59

主打就是想到一出是一出,刚接触基督就信了,后来接触苏俄也信了,一看建国大纲,这个更好......

肖志刚05-21 16:13

网页链接,原先有过一个评论,慢慢想到冯玉祥可能属于这种。目前来看,果然是,他的部队里,就没有一个保定军校或各种军校出来的,跟董明珠说拒绝留学生,是一样的。

肖志刚05-21 20:00

不会的,这种人容易把路走绝。走了之后,很快就会被人清除遗毒。

全部讨论

冯玉祥感觉捉摸不透,请了国父,又怠慢了国父,莫名其妙

05-21 15:25

冯遇降,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

05-21 17:31

大毛在大陆搞东搞西,先扶持冯玉祥,不成器,失败以后又扶持国共,搞个黄埔军校,又失败;又扶持早期我党,37年抗战爆发又援华。为什么大毛第一个援助对象选择冯玉祥?

一代枭雄每次都是为了扳倒主子,倒向敌方。背叛就是一种习惯。名声不咋地的人最在乎名声,所以拼命唱高调!

05-21 16:35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吴佩孚高中登州府丙申科第三名秀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05-21 15:30

三姓家奴

本质上是冯玉祥还是有点气节的,和吴佩孚这种无底线军阀不同,吴就是见利忘义,当然会批评冯。冯当然也有问题,没有彻底脱离封建军阀思想。

董自己资敌了。好多老人去了美帝和非利浦,业内都知道这些。价投们不觉得有啥影响,但是还真有实质性差异,没法较真

敢情,冯玉祥,是一个,小散

05-21 15:50

吴佩孚不会玩小作文,所以嫉妒羡慕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