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6回复:76喜欢:34
2015年,有个分析师问我,为什么基金经理问的都是一生一世的问题,他们自己买股票都是壹夜情,如此分裂。这个问题引发了我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
后来我的结论是两点,一是互联网,二是杠杆。这两样东西,一个像tt,一个像万艾可,谁还有耐心琴棋书画啊。只是,这两样结合起来,就要了卿命。
现在回头再总结,严谨一点说,移动互联网对2015年牛市,PC互联网对2007年牛市的作用,都是放大效应。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也会涨,但不会涨这么多。
或者说,这是催生牛市的一个客观因素。我现在想补充的是,催生牛市的主观因素,就是谁在为牛市摇旗呐喊?
我一直有另外一个观点,是牛市需要先出现财富效应,产生羡慕嫉妒恨,然后资金借助互联网等便捷手段,纷至沓来,火上浇油。
我认为,在2007年、2015年的牛市,券商充当了摇旗呐喊者,将当下当作永远,包装各种财富传奇,传播。简单说,就是券商在出卖自己的信用,对牛市进行背书,从主观上对牛市有助推作用。如果没有券商的背书,牛市里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的新开户。
事不过三,券商的背书在2020年的牛市里不起作用了,这从股民新开户数看得出来。2020年的旗手,交给了银行和基金,尤其是以银行信用作为背书,造就了机构牛市。如果没有银行背书,应该不会有这么多基民其抢购、摇号的。
逻辑是逐渐完善的,写出来的好处,就是总有人帮我检查,哈哈。从现在的逻辑来看未来,展望牛市,需要tt、万艾可、老鸨,三件套齐备了,就可以吧,不过下场就是金尽人亡
引用:
2024-02-02 23:12
@肖志刚 刚总,很早我记得之前您分析是移动互联网催生了15年的大牛市。可能以后不会有下一轮大牛市了。但之后发现基金还是成为了一个放大器。
会不会只要存在大牛市的可能,总归会有路径吹大泡沫?要不像15年互联网券商为了成长找到了这条路径,要不像公募基金的渠道加速扩大超募。
未来去...

精彩讨论

肖志刚02-03 22:32

这个要数一下历史了,华尔街是1792年就开始了,那年成立了纽交所。而发明电报的莫尔斯,这时才1岁呢,他要等到53岁才发明的电报。可以想象一下,那时西海岸的人,怎么炒东海岸的股票?委托理财嘛。华尔街很多历史人物的履历里,都当过broker,我理解这更像是代客理财的投资经理,而不是中介。
所以我认为,美国人是一直习惯了委托理财,丧失了追涨杀跌高抛低吸的技能。我们现在看行情的k线图,就是日本人发明的,而不是美国人。就像一个好学生,游戏厅时代不去玩,网游来了,也不会去的,手游估计也没兴趣了。
至于我们的委托理财,需要等2004年易方达这一批公募成立,大量开放式基金出现,才有了委托理财的可能了,2004年之前的是封闭式基金。而2004年,已经好几轮牛熊了。中国股民,则是先用互联网将自己武装起来。这就像一批游戏厅泡大的孩子,网游手游一个都不会落下。我本人就是先开户炒股票,3个月后才去学校机房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
巴菲特教导我们,要用结婚的态度。但是,女方是一批只要彩礼不生孩子的娘们,男方,则是一批老鸨带来的伟哥。
爱情到底在哪里?

肖志刚02-04 01:03

你说得有道理,这就像课堂上,迟到的同学,会得到所有同学与老师的注意。
假设有100亿专门买新股的资金,不需要太多。那么,每只新股上市第一天,潜在需求就是100亿元,这对小股票来说,就是天量了,免不了爆炒一下。
比如上课时,我已经坐在一个角落了,一堂课下来,老师很有可能一眼都不会看我,甚至隔壁同学都不会注意到我。但每个迟到的同学,收到的目光,是落座同学的100倍。等他落座后,也不会有人再多看一眼了。

草莓蛋terryshi02-03 00:56

还得加一个,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app

投资家吉02-03 10:12

刚哥这么会打比方,这个我还真学到了。。。我和朋友聊买股票都是拿类似比如谈恋爱,结婚打比方。。。一聊那些小白就懂

全部讨论

02-03 06:54

1.tt、万艾可、老鸨,琴棋书画等科班技能,面临困难,一打就招,不抗揍,如电视剧里演得一哭二闹三上吊,表演死给你看。2.商贩一般能是些吃苦的人,遇事宁死不屈承接了风险和责任,就是站在商贩角度考虑,先把负债还了,后续有商誉升值,应收账款少,可能丢得钱少,生意相对持续长久。

刚哥,开山股份您怎么看?

02-05 16:10

02-05 11:50

还需要一帮愿意来这里淘金的人

场子是谁的

02-03 12:51

没有监管,总有人会以各种创新形式挣这三种钱

02-03 11:26

这次的顶部的旗手应该是互联网渠道,点名支某宝金选

02-03 10:17

现在谁还有信誉去摇旗呐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