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0回复:123喜欢:66
根据对42家上市银行的利息收入与支出进行统计,2022年合计8.6万亿利息收入,4.2万亿的利息支出。按照居民贷款占全部贷款的35%,可以计算出银行业的8.6万亿利息收入中,居民承担了其中的35%即3万亿元。按照居民存款占全部存款的46%,可以计算出银行业4.2万亿的利息支出中,有46%即1.94万亿元付给了居民。
站在居民角度看,2022年居民从银行业获得了1.94万亿元的利息,向银行业支付了3万亿元的利息。再看其中的主体,承担3万亿元利息的居民主体是房贷的主要负担者,单笔贷款规模以几十万、几百万为主,主要是80/90后年轻人,他们基本上存款很少。而1.94万亿元利息收入,主要流向以50/60/70为主,其中还有存款上千万元、亿元的储户,他们的贷款是很少的。
梳理一下,就是中老年人通过银行业将资金贷给年轻人,因此年轻人每年付出3万亿的利息,中老年人拿到其中的1.94万亿利息。差额的1.06万亿可以视为银行拿走了。
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代际转移,还包括了向他们缴纳房租、购买数万亿二手房,以及5万亿养老金等途径。

全部讨论

边际消费倾向高的年轻人,向边际消费倾向低的老年人单向转移财富,是生育率低、消费低迷、货币流通速度慢的原因。反向财富转移途径,目前主要是打工这一条路,也不乐观

2023-06-08 15:24

普遍都是退休金高过在职的,尤其是60后退休体制的,替代率90%常见,爽的不能再爽

各个国家都差不多的,都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要破局,主要是要有新兴产业,新的需求,新的消费点,所以我一再说,要鼓励富人消费,要多发展一些富人消费的产业,比如私人飞机,私人邮轮,私人别墅,但上头的调子却是引导共同富裕,导致穷人看不惯富人的奢侈消费,经济学上来说,一定要鼓励富人的奢侈消费,特别是在国内的奢侈消费,修房子也应该放开限制,市场需要别墅时,却只能开发高层鸟笼电梯房,富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被堵住了

楼主这两篇文章,很明显是以一个数据、简单主观的推导一个不对等但完全冲突的结论带节奏。这篇文章推导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冲突矛盾,却故意混淆了本是极少数高储蓄高资产富有家庭食利大多数负债家庭的关系。
1、老年人有2亿+,但绝大多数老年人是很少钱的,甚至养老都不容易。
2、绝大多数老年人辛辛苦苦一辈子,就那么点钱储蓄养老,利息只有微薄的2%左右,能有多少利息。
3、老年人的家庭绝大多数都是有年轻人,老年人如果普遍食利年轻人,那不就是食利自己的孩子?现实却是绝大多数老年人自己省吃俭用,反哺年轻人。
4、在租赁市场中,居民出租房的租金占比是非常少的,绝大多数是企业经营。另外居民出租的房租收入,绝大多数都贡献给了银行贷款利息与土地财政,房租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非常少的。
5、分配的问题首先是居民收入占GDP经济的比重太少只有40%,蛋糕只分得这么多,你在居民间怎么切也只有这么小。
另外就是极少数高收入群体与多数低收入群体的问题,城乡间收入鸿沟的问题,编制远高于非编制收入的问题……楼主却故意将居民收入中占比非常小的利息、房租,当做主要问题,引导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冲突与矛盾。$中国平安(SH601318)$ $东方财富(SZ300059)$ $宁德时代(SZ300750)$

这个数据太残酷了,有钱人给予更多,无产者还要被剥皮。

2023-06-08 16:31

所以,征收房产税、遗产税实在太有必要了。否则只能坐看人口继续大幅减少,直至某一天形成恶性通胀洗劫老年人的财富。

2023-06-08 15:49

现在生孩子收益率低得令人发指,不生才正常。

2023-06-08 21:45

你想怎样,年纪轻轻就想拥有百万资产?
现在的一些年轻人真是想得太多了。不老老实实靠双手奋斗,反而想三想四,恨不得所有老年人死光光而自己白得他们财富。这都是些啥玩意儿,如此下去,有啥民族希望。

2023-06-08 18:44

讲的好,现实就是年轻人苦哈哈,老年人挣扎着健身想多活几年

2023-06-08 16:02

向退休人员,公务人员,事业编,国企人员这些人转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