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几句320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2

【简单说一下DRG/DIP实施后对注射剂的影响】

$长春高新(SZ000661)$ $通化东宝(SH600867)$ $华兰生物(SZ002007)$

看本文之前可以先看下面两篇闲聊热身

【闲聊315:DRG 分组 2.0 版来了】

网页链接

【闲聊309:要全面搜集信息,避免别有用心的欺骗】

网页链接

我先把观点亮出来,全面推行DRG/DIP后,某些药品(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品新耗材新技术使用、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估计要启动“特例单议”机制,主要用药(耗材)由院内转到院外,并纳入门特管理,即:取消住院报销,院内承担所有医药费用的做法,采取门特后部分病种(病案)用到的药品和耗材可以到院外DTP药房拿药(医保只报销一部分),慢病诊治也更多采用门特和日内手术的做法,已减轻医院和部分科室的成本和绩效压力。

而且这些药大部分都是过去医院用量大,消耗成本高的药。

图1 2016年—2023年,零售「注射剂」销售额TOP10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为何有些医院明明有药,却让患者自行到院外购买?(纳入门特管理)这与其特殊性及价格倒挂问题有关。

从药品本身来看,某些品种具有特殊性。以院外用量最大的人血白蛋白为例,人血白蛋白是一种主要用于临床急救的特殊药品,由健康人体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提取,并经病毒灭活处理制成。

人血白蛋白使用医保报销具有严格的适应症,包括抢救、重症或因肝硬化、癌症引起胸腹水且白蛋白低于30g/L的患者等,符合这些条件,住院患者才能进行医保报销,纳入门特是也是为了避免医生乱开处方,滥用这些药品。以前医生是开药越多绩效越高,执行DRG/DIP改革后,药品和耗材成本与医生绩效挂钩,医保也严格监控相关处方是否合理,医生是能少开药尽量少开。

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人血白蛋白价格倒挂问题,所谓“价格倒挂”指医院购进价大于实际挂网价,例如2块钱进、1块钱卖即为倒挂。

该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人血白蛋白原料血浆供应紧张,进而加剧了供需失衡矛盾,而价格倒挂使供应商不愿意继续供应,医院端人血白蛋白供应量受到影响,遂将部分医院端需求转移至院外即零售端(DTP药房)。

【科普资料:DTP药房】

DTP药房,即Direct to Patient药房,是一种直接面向患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药房模式。

图2 DTP药房模式

图片来源:中国药店公众号

在该模式下,药品生产企业可绕开药品代理、药品招标采购,将药品直接授权药店作为代理,患者在医院获得医院处方指导后可以从药店直接购买产品,并在药店获得药品使用指导和相关服务的模式。

对于肿瘤、慢病领域等长期用药患者来说,DTP药房提供特殊用药监护和特殊储运要求,可以满足这部分患者的药学服务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患者急需的创新药来说,进入医院端必须经过药事会等一系列流程,或者在用药方面具有一定限制,而创新药进入DTP药房流程简单,切实提高药物可及性,达成DTP药房、药企、患者三赢的局面。

政策方面,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已全面实施。2023年年初,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电子处方流转政策落地的步伐明显加快。

以福建为例,中国医疗保险官微显示,福建“双通道”电子处方中心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参保患者约6.7万人,开具流转处方22万张,药品销售额5.54亿元,医保结算额超3.76亿元。

2023年12月,中国医疗保险官微发布《全国所有省份均已启动,医保电子处方流转迎来关键节点》一文,指出全国所有省份均已启动医保电子处方中心的部署工作,近20个省份正式上线应用。

(以上资料来源:药智网)

资料:DRG/DIP科普文

网页链接

看完这些资料,大家是不是对前期为何要执行“四同药价治理”(约谈一心、推动网上网下比价)、“三同注射剂”挂网规则修改有了更清晰认识?

DRG/DIP改革是医改深水区,也是医改最后的克难攻坚战。之前有个三年规划是2026年以前必须看到成果。对药品和耗材商来说,是危机也是转机,看看大家都怎么应对吧。

诸位球友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07-25 17:11

买了连锁药店(DTP药房)的来关注一下。$老百姓(SH603883)$ $一心堂(SZ002727)$ $大参林(SH603233)$

07-25 23:23

这帖子除了我一句评论都没有,方丈是不是要反思一下,这都不敢推么?@不明真相的群众 @今日话题 @小秘书

07-25 17:09

药械的也转发一下。DRG/DIP改革跟药械(尤其是三类医疗器械)也有关的。
$欧普康视(SZ300595)$ $迈瑞医疗(SZ300760)$ $爱尔眼科(SZ3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