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盏集16:收藏的眼力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回复:9喜欢:4

(节选自西风的文章《收藏的眼力是如何练成的》)

朋友是开古玩店的老行家,在圈子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信誉,他家里来了一位外地来访的藏友,于是约笔者去拼饭局,酒过三巡之后,打开话匣子谈了许多有关“藏眼”的内容。这位藏友所带藏品都很开门,但多都属于行货和偏上类的普品。虽然未见到有惊人的精品,但他讲得非常好:各种市场的历练,各种市场的猫腻,各种器物的辨别,各种收进让出的故事等讲得头头是道。朋友送走客人之后,我们两人就收藏“眼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回家后大概整理出来,也就有了这篇文章。恰巧当时有一文物鉴赏类杂志约稿,发表后竟然转载率很高,虽然是篇普通浅谈的文章,说明大家对收藏“眼力”的问题本身也是特别重视。当然,俗话说“眼力不狠,收藏不真”,可见眼力在收藏当中的重要性。

谈收藏眼力之前,我们先说什么是眼光,这样便于初学藏友更好地去理解。眼光一般是指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观点。眼光一词通常指辨别一般事物的规律和是非曲直。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你能看见。别人看得见的东西,你不仅能看见,而且还认识。别人认识的东西,你不仅认识,而且还会玩。别人会玩的东西,你不仅会玩,而且还能玩好、玩出花样名堂。别人都争着抢着要玩,都想玩出花样的东西,你已经玩腻味了,于是果断离场。这就好比玩股票,低开的时候他进场,小震荡的时候他没有被吓退,大震荡来临之前,他已经闻到下一轮涨停板庄家是否出货。这种人一般都不会被套上,这就是眼光。再说了,眼光一词在各行各业当中使用最频繁,也是判断一个人能力标准最高的证明。而古玩收藏领域里涉及的“眼”就更多了,比如眼学、眼界、开眼、打眼、走眼、扫眼、掌眼、过眼、一眼、毒眼等都归结到“眼力”高低上面,可见“眼力”直接决定着每一个人的收藏命运。

“眼力”一词,通常是指非常敏感或特别透彻的观察能力。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前辈知人》中有“初非有袁李之术,特眼力高,阅人多故尔”。这里“眼力”是指预测的本事。袁天罡,唐初著名相士、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唐太宗贞观初年,袁天罡以相术预测已是名扬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召见对其数术之精奇深奥大为称赞。在九成宫让他为贞观重臣张行成、马周等人看相,所预测后事无不准确。此后,李虚中将此术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门“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值时辰天干,相生盛衰死相王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不利”的命学数术。后世多以李虚中为时辰推命术的真正开创者,以他的命学理论为星命学正式诞生的标志,尊称为“袁李之术”。这些古代具备“眼力”的术士,基本以掌握《周易》为蓝本,实际上是一种严密逻辑推理上的准确判断,这和收藏领域的“掌眼”是有相似之处的。

不过,相比江湖上的“相术眼力”,收藏领域“眼力”的获得是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和经验积累,根据器物的造型、成型工艺、图案花纹、历史文献、标本参照、皮克包浆、坑口沁色、仿制做伪等综合起来逻辑推理的判断结果。具备“眼力”真正的眼力,还必须有一颗公正无私的心,否则贪利忘眼的事也会发生。眼力,不仅考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悟性高低,更是一个人的博学与智慧以及心胸与性情的体现。

在收藏界有一句名言:“千金万利,不如一副好眼力。”往往因为眼力不够“毒”,打眼是常有的事,有一定眼力却看不“死”藏品而错失良机。对于收藏人,眼力是决定能否入门的关键,没有眼力就谈不上收藏。好的眼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好的眼力是历练出来的,而又狠又毒的眼力是一定是跪着血路爬出来的。那么古玩行里的“毒眼力”到底是如何练就的呢?鉴于笔者还没有资格说自己已经具备“眼力”,但身边却不乏具备“狠毒眼力”的藏家和行家朋友。耳濡目染,也就知道了他们是如何“狠毒”出来的。

——————————————————

读后感:这一篇讲的是收藏的眼力,实际上看完我觉得在很多领域都可以有所启发,尤其是在一个好学的投资人的眼里,这篇文章更是难得的经验之谈,引路佳作。

“眼力不狠,收藏不真”。这句话既说明了“眼力”在收藏当中的重要性,其实也说了藏品的“真”对判断收藏者眼力水平的重要性。就我个人的经验,瓷器收藏,尤其是投资性质的瓷器收藏,真伪鉴定非常关键,在文物艺术品鉴定没有权威的今天,如果投资者没有“毒眼力”,必须找到行里信誉极好的实战派行家或者实战派藏家进行把关,最好找到正道圈子里长期进行专项研究某类窑口行家或者藏家参考。如果找不到,就只有去国际大拍行或国内资信好的拍行去竞拍。去信誉好的古玩店或资信实战派行家手上购买也是重要的渠道,但这需要可靠的人脉、长期的观察,并且要吃透这个圈子,吃不透、摸不清,最容易被忽悠或带进沟里“活埋”。毕竟文玩等艺术品投资潜藏着巨大的贬值风险(尤其是古董,如果是真的,起码有文物价值,如果是假的,那么就一文不名),如今高仿和精仿不断突破很多技术难关,多几个实战派行家和藏家参考,就多几分胜算的把握。

如果再扩大的所有的投资领域,比如股票投资,在证券市场执行注册制而非审核制上市的今天,上市公司鱼龙混杂,越来越多的垃圾股在市场上进行炒作。训练好眼力,挑选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标的进行投资就非常重要,和收藏一样,如果自身眼力不行,就要加强学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善于向所有人学习,理论派、实战派甚至股市上的失意者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认真学习,谨慎实践,总结反思,只买真正有价值的企业(股票),这样才能提高掌眼能力,得到好的投资结果。

全部讨论

读后感:这一篇讲的是收藏的眼力,实际上看完我觉得在很多领域都可以有所启发,尤其是在一个好学的投资人的眼里,这篇文章更是难得的经验之谈,引路佳作。
“眼力不狠,收藏不真”。这句话既说明了“眼力”在收藏当中的重要性,其实也说了藏品的“真”对判断收藏者眼力水平的重要性。就我个人的经验,瓷器收藏,尤其是投资性质的瓷器收藏,真伪鉴定非常关键,在文物艺术品鉴定没有权威的今天,如果投资者没有“毒眼力”,必须找到行里信誉极好的实战派行家或者实战派藏家进行把关,最好找到正道圈子里长期进行专项研究某类窑口行家或者藏家参考。如果找不到,就只有去国际大拍行或国内资信好的拍行去竞拍。去信誉好的古玩店或资信实战派行家手上购买也是重要的渠道,但这需要可靠的人脉、长期的观察,并且要吃透这个圈子,吃不透、摸不清,最容易被忽悠或带进沟里“活埋”。毕竟文玩等艺术品投资潜藏着巨大的贬值风险(尤其是古董,如果是真的,起码有文物价值,如果是假的,那么就一文不名),如今高仿和精仿不断突破很多技术难关,多几个实战派行家和藏家参考,就多几分胜算的把握。
如果再扩大的所有的投资领域,比如股票投资,在证券市场执行注册制而非审核制上市的今天,上市公司鱼龙混杂,越来越多的垃圾股在市场上进行炒作。训练好眼力,挑选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标的进行投资就非常重要,和收藏医药,如果自身眼力不行,就要加强学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善于向所有人学习,理论派、实战派甚至股市上的失意者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认真学习,谨慎实践,总结反思,只买真正有价值的企业(股票),这样才能提高掌眼能力,得到好的投资结果。$欧普康视(SZ300595)$ $海天味业(SH603288)$ $贝泰妮(SZ30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