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盏集14:建盏的制作过程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先看两条官方拍摄的视频

守摊人:建阳建盏

网页链接

官方拍摄一个匠人纯手工制作建盏的过程【电窑】,其实建盏和其他瓷器一样,要经过采泥、炼泥、拉坯、修坯、配釉、上釉、入窑、煅烧等十三道工序,而古代和现代不同的就是古代制作瓷坯全部都是手工制作,现代可以造模具用机器压制,烧窑方式古代只有柴窑,现代有电窑,气窑等。古代制瓷无论官窑还是民窑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基本不可能由师傅一个人独立完成,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瓷器底款只有皇帝的年号或者窑口名号,基本不可能像字画、木雕那样出现个人款的主要原因。

官方拍摄龙窑柴烧建盏的制作过程:复原大宋百米龙窑 传承古典柴烧建盏

网页链接

通天龙窑一百多米,两百多个窑室,烧一次要烧一万多个坯,十二个人二十四小时连续烧八天,这种窑只要开火,烧一窑成本何止十万,而且成品大部分都是普通日用瓷,真正可以作为工艺品的精品不会超过1%,能进贡给皇室的贡品(也就是珍品级别)更是万中无一了。

建盏诞生于柴窑,复兴于电窑。传统建盏釉色变化的无限可能性在变幻莫测的柴窑气氛下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柴烧建盏人为可控性小,成品率极低,偶然性较大,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而现代电窑控温控氛围比起传统柴窑有了极大的进步,相应提高了(普货的)成品率,同时也对师傅的技艺提出更高的要求,烧电窑的师傅基本都是个人工作室,每一道工序亲历亲为,这样才能保证制作出技艺与审美都达到极致的艺术品;而柴烧的每只建盏都是高温下鬼斧神工的杰作,是来自大自然,来自土胎、火候和木灰的交融,柴烧精品品相拙朴大方,外观端庄雅致,纹理纯粹自然,它完全突破过去对陶瓷的审美观,作品表现的是归于本原的美,是素雅大气的艺术品。从某种角度来说,建盏烧制不仅仅是现代传统陶艺的一种烧制的方法,也是一个现代的陶艺家在生活中对待泥土、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

背景资料:传统龙窑(节选自蔡炳盛专著《建盏技艺》)

龙窑柴烧一般分为传统的龙窑柴烧和倒焰窑柴烧。

传统的龙窑柴烧一般是依山斜坡而建,酷似一条盘龙。传统龙窑的格局

有两种,通天一体式和隔舱式。

①通天一体式:很好理解,像是一条隧道,中间通达。特点是升温快,内部空间大。缺点也显而易见,柴火升温温度流失过快,窑内部气氛太大,无法达到精准的控焰及控氛。而隔舱龙窑是在一体式龙窑的基础在改进而来,在三五个投柴口的接替处砌一堵火墙,墙底部设小孔,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保留温度。有效的做到小部分还原,而后部分继续升温。还有一些小些的馒头窑、窑、原理是相同的,只是窑体积不同。窑的体积越大,越难控制,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每个师傅都是量力而行。现在建阳柴烧龙窑也是百花齐放。地区现已达60多条。

②倒焰式柴窑:据记载,倒焰窑创立于明代。近年来,在德化、景德镇、宜兴等这些陶瓷重镇采用的一种柴烧方式,这种形式的窑炉在这些地方,政府管控方面比较支持。17年来好多位匠人们都踊跃兴建,开始步入柴烧建盏行列。倒焰窑的成本相对于龙窑的人力物力财力会低很多,窑炉体积较小,一般放置九口径建盏在800个左右,相比于龙窑窑烧三天两夜,倒焰窑只需要24-30小时。且用柴量较少,有效降低了成本和劳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