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盏集12:都是茶盏,为啥价格不同?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这一篇是对前面几篇文章的感悟。单独发,留个记录。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对消费市场来说,根据五个需求层次,可以划分出五个消费者市场:

1. 生理需求→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市场,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

2.安全需求→满足对“安全”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

3. 社交需求→满足对“交际”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际形象;

4. 尊重需求→满足对产品有与众不同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

5. 自我实现→满足对产品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市场,消费者拥有自己固定的品牌 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就越不容易被满足。

显然,对收藏者来说,只能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东西是不值得收藏的,比如一些日用瓷器(我们日常使用的碗、茶具),现代工业化生产完全能够保障日常使用的所有功能和使用的安全性,但这种东西既不稀缺也没什么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文化价值,所以收藏它们没有意义,既不会升值,也不会提升自己的品味。 而部分品牌瓷器,大师傅监制的作品则可以满足第三个层次:社交需求。因为使用“名牌”、“名家作品”可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提升品位阿,这个跟暴发户喜欢开奔驰宝马劳斯莱斯是一个道理,开豪车、戴名表、用名家手工茶盏都反应了这个人阶级层次和以前不一样了。 而到了第四第五层次就是真正可以进入收藏品的讨论范畴了。也就是前面说的真、精、稀的高品级藏品。第四层次是真和精,第五层次还追求稀,追求个性,就像古代皇帝那样唯我独尊,和别人完全不一样。

经济学上,“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约等于消费者获得的满意度”,也就是说,还是以茶盏为例,同样都是瓷器,满足消费者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能接受的产品定价也越高。市场的竞争,总是越低端越激烈,价格竞争显然是将“需求层次”降到最低,消费者感觉不到其他层次的“满意”,愿意支付的价格当然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