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的工艺特征及形成原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建盏的工艺特征】

建盏产自建窑(我国著名的古窖之一),是宋朝时期兴盛起来的工艺,烧制工艺之难,众人皆知。以其风格独特的黑釉茶盏著称于世。建盏外形端庄,颜色深沉、釉面花色千变万化,亦幻亦真,宋时为皇家御用茶具,士大夫斗茶珍品,常为文人雅客咏颂对象。

建盏被称为“惟一为茶而诞生的茶器”,是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一种工艺品。表面上建盏就是一个漆黑的小碗,在黑夜里能消失的无影无踪,但事实上,建盏真实存在着,如深邃幽梦般的空间,蕴藏着无限让人着迷的未知。建盏作为茶器,曾经鼎盛过到没落,但不管埋在地下多少年,总被人所推崇。20 世纪 3 0 年代,美国人詹姆士·普拉玛受到日本方面的启发,开始寻找令人惊艳好奇的黑釉茶碗生产地。建窑因此才被人们所熟知。

建窑的独门工艺是“自然析晶”,追求窑变,以窑炉内自然形成,且有一定规律的铁系结晶斑为装饰。其釉水在高温下流动性强,对胎釉原料、施釉手法都有特别的要求;窑工往往无法精确掌控成品的纹样,烧成精品需要天意。

【建盏工艺特征形成原理】

宋代建盏的每件产品都有一项高超的技艺作为支撑。建窑建盏所独有的地域性工艺特征就是:高锰、高铁、低 铝 胎、高 铁 釉。 建 窑 建 盏 的 釉 质 中 所 含 铁(Fe2 O3 )质量高达 5%~8%,在其胎骨中的比例,高达7%~1 0%,而宋代的青釉瓷器,通常在 2%以下,其他窑口所生产的黑釉瓷器,其胎质中铁的含量平 均 在4%~5%。

含铁量高是建窑烧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烧制所需要的原材料,即建阳红土含有的铁元素较多。同时建阳是烧制原产地,使烧制工艺更加方便。建盏胎釉中铁元素的含量影响着器物的呈色。从建盏不同类型、不同颜色的款式中可见一斑。中国早期的建窑烧制匠人发现此烧制规律,从有陶瓷伊始,陶瓷工匠师就一直在与铁元素不断做斗争,让铁元素更大程度地为之所用。利用铁元素的特征作为装饰的手段,给瓷器披上了千变万化的美丽外衣。

正是因为含铁量不同,建盏才可以显出红、青、黑等颜色。考证中国的釉料历史,在青铜时代出现釉陶,即在陶器表面刷上一层釉浆,由于釉浆中含铁,故呈现出青色。且含铁量越高,颜色越深,如酱釉和黑釉。而含铁量越低,颜色越浅,呈现出不同色阶的青色及青白色。当含铁量低到一定程度时,釉层不呈色,即后来在青花瓷器上所使用的透明亮青釉。

只有在中国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国度,人们才会用着最独特的烧制方法来展现与众不同的陶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