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几句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3回复:4喜欢:2

烧柴窑的过程一般是这样,先出黄皮鞋

类似这个,不过没有兔毫纹,釉面也比较干。我手头现在没有黄皮鞋就用陈艗的金兔毫代替了。这其实是比黄皮鞋高级很多的釉面。

然后是柿红。


我这个用的是孙建兴的精品,普通柿红没这么红,也没这么润,偏黄。

然后是柿红铁锈,

普通的柿红铁锈是釉上结晶黑斑,这个是相对高级的柿红铁锈,黑斑(铁锈)是釉中结晶。

然后再往下演变途径就比较多,从上到下大概可以出柿红银霜,极品柿红(也就是熊忠贵那种牛血红),灰皮釉(烧成灰色,釉色与胎色一致),高级灰皮釉(偏向灰被的灰皮釉)和灰被。

灰被往上就是烧出油滴,


油滴品种又分釉上釉中,水母滴,银蓝油滴(羽化鹧鸪斑)和空心滴等。

油滴之上才是兔毫,也就是油滴拉长,变成兔毫,兔毫又分很多种,比如青蓝毫,银毫,空心毫等。

兔毫有时候会玉化,比如余秋华和廖珍琴的兔毫就是这种类似玉子的兔毫

如果再升温兔毫就没了,变成乌金

或者玉子

大概烧窑的过程就是这样。其实大家已经看出来了,就是原矿釉用一种釉水大概就可以烧出所有的典型釉面。所以叫做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不过,传统泥釉要烧出灰被,油滴,乌金,玉子都是不容易的,大部分就是黄皮鞋和兔毫而已。所以需要配釉,也就是往泥釉里面添加矿物质。配釉也是烧窑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步骤,以前每个师傅都是根据烧窑需要自己配釉,现在德化那边有电脑给你配好的釉水,比如一号釉容易烧出兔毫,二号釉容易烧出柿红(牛血红),三号釉是烧乌金专用,四号釉是烧玉子专用,这些都是工业制作的釉水,只要按照说明调好窑温按步骤烧下来基本就会得到你想要的釉面。只不过这种釉面很单调呆滞,好比整容脸,没有个性,作品也没有体现出师傅的烧制技艺,没有艺术价值。

下面是我的观点。我其实并不反感配釉,我反感的是那些靠配釉糊弄人的假烧师傅。尤其是配釉假柴烧盏,比如危敏捷的盏,说是柴烧,但看起来都一个样子,窑变窑宝批量制作,这不是忽悠人吗?

严格说所有的师傅都应该自己配釉而不是买德化的釉水。建阳那边把自己配釉的叫本地釉,把买德化釉水的叫外地釉。真烧的师傅其实鄙视的就是那种靠外地釉用电脑烧盏的师傅。

而且配釉是烧制技艺的一环,它是和师傅烧窑结合起来的。尤其是电烧师傅,他会不停的做实验,研究配方和烧制氛围,这样才能烧出极致的釉面。

而柴烧可能就是凭经验和运气烧盏多一点,一般都是文化不怎么高的师傅才会烧柴窑,因为仅凭经验和原矿泥釉烧就可以烧出传统釉面了。

好的师傅一般都是先学电烧,然后再烧柴烧。比如余秋华,他的电烧盏奇迹曜彩非常厉害,建阳唯一用高铁胎稳定烧出釉中结晶七彩鹧鸪斑的师傅。有电烧技艺打底,他烧柴窑才会得心应手,烧出比普通柴烧师傅更好的盏。

更厉害的师傅都是专注于电烧,他们认为电烧可以烧出一切釉面,包括仿古釉面(比如电仿柴)。专注于电烧的师傅比如李达,陈大鹏,蔡翔,王林森,……每一个都是业内知名的技术大咖。也是推动建盏发展的中坚力量。

所以你们选择有收藏价值的盏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电烧师傅的代表作,而且必须是能体现其烧制技艺的精品;二是自己配釉或者完全使用原矿泥釉烧柴窑的师傅窑宝。柴烧基本上只有窑宝才有收藏价值。

没有价值的就是指那些外地釉电烧盏,假柴烧窑宝,柴烧或者电烧普品。$银河战舰(ZH009564)$

全部讨论

2022-09-15 10:56

最近我还发现一个事实,一个盏的价值除了跟研制开发成本、烧制工艺、流程以及成品率有关;还跟师傅的文化素养,审美层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文化素养和审美层次高的师傅未必能烧出好盏,但能烧出好盏的大概率是文化素养和审美层次双高的师傅。从这一点分析,我基本上可以去区分真大师和伪大师了。同理,某养猪的上市公司公司高层平均文化水平很低,某科技公司公司老总原来是搞贸易的,你能指望他们把公司经营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