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帖:制瓷的原料都有哪些?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1

一般包括瓷石、高岭土、釉果、着色剂、青花料等。

瓷石:以石英、绢云母为主体,并含有若干长石、方解石的岩状矿物,即所谓的原矿瓷石(土),属于一种有限的矿土资源。使用前要经过粉碎、淘洗,既可制胎也可做釉。由于产地、风化程度及母岩种类的差异,各地所产瓷石的化学组成釉较大差别,也因此形成各地迥异的瓷器风格。

高岭土: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一般呈白色,或微带灰(黄)色、浅蓝色,可用作瓷胎、瓷釉的生产制作。因最早发现于景德镇高岭村,故名。高岭土各地成分都差不多(含铁),适合做瓷器,各地瓷器基本都有掺入高岭土,故高岭土成为瓷土的统称。

釉果:传统制瓷工艺中的制釉原料。化学成分与做胎瓷石相近,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和长石等,但较瓷石熔融温度低、透明度更好。在釉料中釉果用量往往决定了釉面玻化程度,比例由少到多釉面玻化程度逐渐增加。景德镇制瓷是先把釉果弄碎成粉末状,再加水压制成大小一样的砖头形状,称为“不子”。

釉灰:制釉用的原料,起到助熔剂(降低矿物质熔点)的作用。由煅烧后的石灰石溶水干燥物与狼芨草或凤尾草数层相间堆叠、陈腐后形成(草木灰)。有头灰、二灰之分,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一些石英、钾、钠等化合物。

着色剂:指瓷器胎釉中起呈色作用的金属成分,常见的着色剂有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二氧化钛等,它们分别呈现红、绿、蓝、紫、黄色。

青花料:青花瓷纹饰主要通过钴土矿物绘制。中国古代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常见的国产料有石子青、平等青、浙料、珠明料,进口料有苏麻离青、回青等。

全部讨论

2022-09-03 13:30

周末快乐,我又来败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