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公司布局医养渐成风潮,老骥伏枥的平安最坚决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9喜欢:14

#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大增四成# #寿险改革#

老夫认为,未来保险行业将是两种业态并存,其一是以众安、水滴为首的互联网货架式保险电商,主打产品性价比;其二是传统人身险公司,为客户提供带有附加值的医疗+养老服务,主要客户群是中高净值人群。

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就率先指出要“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2021年,《保险业健康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强调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让保险行业基本建立起健康管理业务的标准化体系;《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中“剩余边际”由“合同服务边际”所取代,服务已成为保险长期考核标准之一。

保险业同质化竞争较强,行业参与者无法用保险条款甩开对手。头部人身险公司在寿险改革后全部转型保险+医疗+康养,业务架构多有相似。谁能打通保险+医疗+康养“最后一公里”,主要取决于执行力和创新力!

11月6日,中国平安在深圳举行“投资者开放日”活动中,谢永林、蔡新发两位高管分享了集团综合金融业务诸多实践案例,对于我这个年纪的客户而言,医疗+养老自然是我最关注的一点。

一、医疗生态中国平安一马当先。

(一)互联网医疗平安入局最早,生态最为丰富。

$中国平安(SH601318)$ 2015年就上线了平安健康APP,截止今年三季度末,平安健康自有医生团队近4000人,外部签约医生5万人,合作药店数22.8万家,线上医药资源可谓遥遥领先。

即使政策限制了AI接诊,互联网医院要履行属地监管规则,互联网医疗不能再作为单独的主体破圈,单看平安健康生态协同能力,也优于其他保险旗下互联网医疗平台。

线上问诊是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入门级服务,国内多个平台都能提供7*24小时的1对1的问诊服务。经本人实测,工作日7-22点之间,平安健康在线问诊接诊是“秒级”,即使是深夜和凌晨,平安健康医生接诊的时间也多在2分钟以内。自有、外接医生数量优势凸显。

覆盖科室数量方面,平安健康覆盖科室最多,单一科室可选择医生也最多,还有专科中心可选,医生履历也最丰富,在线问诊更令人放心。

买药是现在互联网医疗细分领域中少数已孵化成熟的模式。平安健康不像阿里京东一样拥有本地仓,部分药品的送达速度或不及阿里健康京东健康。但本人体验后了解到,一些同规格、同品牌的药品,平安健康问诊后的药价低于电商买药平台。

线上预约挂号方面,热门三甲医院的重点科室号源只要放出来就秒光。

中国平安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覆盖,能够协助客户在热门医院的挂号、住院。其他一些保险旗下健康医疗APP时而提供的是一些冷门、民营等并不稀缺的医疗资源,不能为客户提供所需的名医服务。

(二)线下医疗资源平安介入最早,布局最坚决。

中国平安并购北大方正的6家三甲医院、13家特色专科医疗机构已融入集团医疗健康生态。截止中报期,平安还拥有17家健康管理中心,成为平安保险+医疗业务重要的切入点和实力展示窗口。

很多人觉得平安当初收购北大方正医疗综合体的价格不便宜,实际上自建医院往往要承受8-10年的亏损 。能够以公允的价格收购运营成熟的医疗综合体,平安算是占了时间的便宜。

其他保险公司多是采取和三甲医院合作的方式,无自有医疗体系,无法在医院坚决贯彻服务至上的理念,从而影响客户便捷的就医体验。而有了自有线下医疗场景的平安,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服务客户,还可以地将其医疗科技专利数量全球第一的优势外化。

平安乐健康是平安创新性打造的“全程诊疗陪伴服务”品牌,目前已覆盖了380个城市以及全国90%三甲医院院内陪护网络,拥有专属家医、就医陪诊、住院陪护三大服务。截止8月11日,平安乐健康月服务量已逾15万人次,在全国提供“陪诊”服务的300多家企业中名列前茅。

二、平安医疗服务品牌始终领先同业。

平安臻享RUN是平安整合健康、医疗、慢病三大服务场景推出的保险+医疗服务品牌,为客户提供包含“基础健康医疗、重疾国内就医、重疾全球就医、健康医疗私人定制、健康医疗家人共享”的全生命周期照护服务。平安臻享RUN在推出后几乎每年更新一个版本,在平安臻享RUN(2023)版本中,集团聚焦客户健康改善需求,为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专属的健管计划、运动健体、营养调节以及健康知识普及服务,助力亚健康客群强身健体、舒缓压力、养生疗愈。儿童、老人、男女青年等不同人群均在可照护之列,多达92套健康、康复项目数量已经超过友邦“愈从容”系列。

针对牙科等消费型医疗,平安臻享RUN(2023)拥有齿科和基因检测服务。平安联合160余家专业的头部口腔机构,为客户提供洁牙等齿科服务,预防少年儿童口腔问题。基因检测覆盖多种隐患风险筛查,可筛查常见遗传风险,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

(平安臻享RUN2023版)

平安臻享RUN(2023)的分级权益中,平安将重疾险客户按照年缴保费数额分为5档服务。其中启动频率较高的控糖管理及国内入院协助只需年缴保费3000-6000。

中国太保无忧管家)

中国太保类似服务“无忧管家”及“太保蓝本”相比,平安臻享RUN提供服务门槛更低,服务种类更完善且家庭共享的方式服务更周全。

三、康养领域泰康领先,平安是“一直在奔跑”的追光者。

由于我国养老行业“9073”的特点,有90%的老年人都选择居家养老,社会资本此前对于偏重资产的高端养老产业并不是特别感冒。

险企中入局养老最早的是泰康。泰康2007年起就着手建设养老社区,目前在全国各地已布局32个“泰康之家”,开业的多达18家,入住人数已经过万。

中国太保2018年起布局养老产业。截止今年中报期,太保在全国11城落地13个项目,规划养老床位1.4万余张,并与上海瑞金医院、四川华西医院等优质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属于保险集团中布局养老产业进度较快的。

中国平安是2021年规划深圳“臻颐年”项目后才全面进入养老产业的。虽然比泰康和太保晚了一些,但从时间点来看,平安布局养老产业时间和第七次人口普查(七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已达18.9%,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已达13.5%,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以及《“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政策发布时间相近,体现了平安一贯的政策强敏感性。

养老社区选址方面,平安臻颐年选择了“城心”和近郊,并非可比项目的远郊,周边医疗+交通配套更方便。

平安学习日本倍乐生经验,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充分尊重长者意愿,真正做到贴心陪伴。社区管理方面,平安与荷兰国际管家学院共同打造管家体系;餐饮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量身定制高品质餐饮体验。臻颐年集全球顶级照护资源于一身,无愧于超高端的定位。

平安“臻颐年”如今已相继在深圳、广州、上海落地,并在佛山等城市加速落地“逸享城”,产品分层战略正加速实施。10月下旬刚刚升级到3.0的颐年康养品牌又发布了旅居、CCaH两大权益。其中拥有旅居权益的客户可在全国颐年城、逸享城社区以及全球第三方合作社区旅居体验,健康档案将在不同旅居城市共享。CCaH权益不仅可以享受社区居家上门照护,用户也可以在臻颐年康养社区接受医疗、康复、健管等整合式照护,让用户能够实现千人千面享老康养。

除社区养老外,平安也不忘争取90%居家养老的客户,并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服务体系。

平安给开启养老权益的客户配备了一系列照护的智能硬件,其中最受客户青睐的是集“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十大功能与一身的平安管家。在这里不单有专业的医师能够为客户提供用药、养生等专业指导,甚至还能帮客户呼叫上门家政,协助处理居家琐事。

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还可以为客户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防止老年用户因摔倒导致心脏、肺部、骨骼的损伤。

三季度末,平安居家养老已覆盖全国54个城市(为国内保险公司覆盖最广者),累计超7万人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54个城市中超50%投保人已激活居家服务权益。

如我一般的60后正陆续步入退休生涯,独生子女要面临照顾老人、抚育孩子、追求事业的三重压力,当我生病住院时想照顾我也是有心无力。保险作为支付方,整合医疗与康养服务,是国内医养参与者生态最完善也是最让人放心的。产品方面,只要用心的比较一下就知道平安保单虽称不上便宜,但贵有贵的道理,医疗+养老生态很多长尾服务平安也能提供,可提供稀缺服务的种类也最多。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享有“医疗+服务”权益的客户贡献新业务价值比例约68%。2.3亿个人客户中,64%客户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客均合同数3.42个,客均AUM 5.61万元,分别是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1.6倍、3.4倍。

中国平安开放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持有合同数量越多的客户,留存率越高,而留存时间越长的用户也将为集团带来更高的客均利润。

平安投资者开放日还透露“平安保代超四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于综合金融”。换句话说,如平安保险+医疗+养老的生态服务做得好,平安保代收入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久而久之,更多有实力的保代也会来到平安,从而反哺保险主业。

远期目标是通过全牌照优势+坚定聚焦金融主业+丰富的渠道网络优势+周全的生态服务+领先的科技平台几大措施,驱动客户数量增长、客均合同数提升、客均利润提升,从而为长期投资者在成长与分红两端提供丰厚回报。考虑到平安全生态有7000多个网点,截止三季度末还有36万的代理人,待更多更好的医疗、养老服务推出后,客户触达也不成问题。

站在老龄化趋势加深的大背景下,医养生态建设执行力最强的平安最能满足我辈所需,或也将是最“志存高远”的险企!

@贫民窟的大富翁 @问鼎资本-张佳男 @估值的救赎 @医疗ETF @方正富邦基金 @价值线

全部讨论

网页链接 老头子一把年纪了,入选了新人评选。能不能选上其实无所谓,但目前似乎是倒数第一,倒数第二我就知足了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也推荐给你。

2023-11-07 18:54

比较详细的介绍

2023-11-07 18:33

面窝老师观察入微,平安100%三甲覆盖原来是这个意思,这确实很方便啊

2023-11-07 18:36

支持教授

2023-11-07 18:35

赞同

2023-11-07 18:34

请教与联合健康的模式差异?金融、保险、健康的闭环里,医药制造、流通这块好像不重要

2023-11-07 18:26

这篇真的有见地,同样搞医疗的几家保险公司既视感一样,只有用心观察才知道其中产品的差异,长见识了

华润医疗,做医院的直接干医养,更有优势,而且可以全国化标准布局。$华润医疗(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