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系列【3】-从中国人寿看平安中报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6喜欢:1

中国平安:在中国平安系列【1】-中报关注点及走势分析这篇文章中网页链接,提到看平安的中报,重点看:

代理人数量变动情况、新业务价值同比表现、投资收益率情况。

恰好,昨晚中国人寿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作为国内寿险第一的公司,从它的中报里可以窥探保险行业上半年经营情况。

首先看代理人变动情况。截至2023年6月30日,个险销售人力为66.1万人,与2022年底66.8万相比基本持平,这个数据在第一季度末是66.2万,也即第二季度少了1千人左右。人寿代理人数量的最高峰是2019年末,彼时的数据是161.3万,到目前的66.1万,下降了59.02%、95.2万人。

说到这一点,提一下为什么说平安在业内率先改革。人寿代理人2019年末的数据较2018年末是提升的,2018年末是143.9万,2019年末提升了17.4万、12.09%,而平安2019年末较2018年末已经在下降中。

继续说代理人。人寿销售队伍产能大幅提升,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38.1%。这个数据可比性更好。因为从2019年末开始代理人数据快速下滑,人少了,人均产能自然可能提升。但由于2022年6月底代理人数据是74.6万,现在是66.1万,同比下滑11.39%,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38.1%,所以人少了,人均产能实质上是提升了,而不是纯粹由于人力基数变少而导致的人均产能提升。

整体来看,在疫情过去已经半年的情况下,尽管招人依然比较难,但从第二季度只流失了1000人左右来看,代理人数量下降的拐点确实很近很近了。对于平安,估计代理人数据将和人寿一样,继续下滑,但数量上会少许多。

其次说说新业务价值。上半年人寿新业务价值308.64亿元,增幅达到19.9%,这得益于保费收入创半年历史新高和业务结构的显著优化。新业务价值,可以理解为保险公司新销售的保单的毛利润,新销售的保单是针对新客户的,而不是老客户续交以前的保单,当然一个老客户买了新的保险,也算新销售的保单。新业务价值是险企成长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险企利润蓄水池的重要进水管,是险企经营业绩的“里子”。这个数据,人寿从2019年开始一路下降至2022年末,直到2023年第一季度新业务价值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7.7%,而上半年是19.9%,显然第二季度明显加速了,是绝对的好事情。

相信平安应该也一样。

最后说说投资业务。2023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实现净投资收益969.58亿元,净投资收益率为3.78%。主要受公开市场权益品种实现收益下降影响,2023年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876.01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3.41%。考虑当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后,综合投资收益率为4.23%,较2022年同期增长48个基点。

这里的净投资收益,按照平安公布的口径,包括存款利息收入、债权型金融资产利息收入、股权型金融资产分红收入、投资性物业租金收入以及应占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损益等。简单说,就是收到的股权投资分红、债权投资利息、投资性房地产租金等。总投资收益除了净投资收益之外,还包括证券投资差价收入【指已经买卖过、了结的交易】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资产减值损失等。人寿总投资收益较净投资收益低,说明权益市场的波动给投资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个没有办法,险企做投资,也得看天吃饭。

如此来说,平安的投资收益可能也不会好。

综上所述,由于代理人数据下滑明显进一步放缓,新业务价值同比持续提升,险企经营绩效的里子是逐步改善的,而投资收益与客观环境息息相关,对利润弹性影响较大。所以对于平安的中报来看,降低一些预期吧。不过即使是这样,也不影响平安目前估值的绝对低估。

今天先说到这里,关于投资业务,还有很多细节,回头再说。

全部讨论

2023-08-24 09:39

新旧预定利率切换导致的保费增长可持续吗

2023-08-24 15:46

平安有证券和银行,这部分都是大增的,平滑度要好一点

2023-08-24 12:10

人寿的投资收益率太拉跨了,希望平安会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