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巴菲特能力圈更重要的心态问题

发布于: 雪球转发:20回复:15喜欢:60
巴菲特的股东大会又召开了。这次,又有人问起能力圈问题了。这可算是巴菲特提出的经典投资概念,在价值投资圈中常见谈及。不过就我个人来看,一个投资者要成功,心态也许被能力圈要更重要。

巴菲特的能力圈概念

2014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再次被问及能力圈问题,网上的报道如下:

股东大会上一位听众问巴菲特:一个人如何计算出自己的能力圈?

巴菲特答到,他非常了解自己能力圈的边界,但自己对其他人实在没有什么建议,每个人都有必要意识到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和知识。

能力圈应该算是巴菲特提出的经典概念,最早似乎是出自1996年,当时巴菲特是这么说的:

“投资人真正需要具备的是对所选择的企业进行正确评估的能力,请特别注意‘所选择’(selected)这个词,你并不需要成为一个通晓每一家或者许多家公司的专家。你只需要能够评估在你能力圈范围之内的几家公司就足够了。能力圈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围”

巴菲特如此为自己划能力圈:

“围绕你能够真正了解的那些企业的名字周围,画一个圈,然后再衡量这些企业的价值高低、管理优劣、出现经营困难的风险大小,排除掉那些不合格的企业”

巴菲特曾经强调,知道能力圈的边界比能力圈的大小更重要,这也许是这次巴菲特被问及计算出能力圈的缘由。当时巴菲特如此评价这个问题:

“对你的能力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够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边界所在,你将比那些能力圈虽然比你大5倍却不知道边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之所以巴菲特认为知道能力圈边界很重要,关键在于巴菲特坚持不做能力圈之外的投资,比如1998年巴菲特关于不投资科技股的表述就反映了这种想法,他虽然因此多年跑输美股,但也随之逃过了科网泡沫的破裂。当时他是这么说的:

“这也许很不幸,但答案是不。我很崇拜安迪·格鲁夫和比尔·盖茨,我也希望能通过投资于他们将这种崇拜转化为行动。但当涉及微软和英特尔股票,我不知道10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想玩这种别人拥有优势的游戏。我可以用所有的时间思考下一年的科技发展,但不会成为这个国家分析这类企业的优秀专家,第100位、第1000位、第10000位专家都轮不上我。许多人都会分析科技公司,但我不行。”

十多年后的现在,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无论是微软还是英特尔,再非科技股的代表,甚至一定程度上不再那么重要,可见巴菲特固守能力圈帮他逃过的不仅是科网泡沫。

能力圈的知易行难

有比较大的能力圈并且知道边界在哪里固然对投资成败很重要,但我并不认为这就是投资唯一的决定因素。

因为: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知易行难的!

是的,能力圈可以帮助你知道哪个是好股票,什么时候是估值宜人的好时机,但是并不等于你就能将其转化为勇敢的买入行为,并且在之后可能的继续下跌中坦然处置。

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国内头牌宏观分析师高善文当年那篇《卖方分析师是干什么的》说的极是,这里引用部分说明。

高善文引用三国中诸葛亮和刘备的故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诸葛亮如此睿智,为何不在青年时期自立山头,割地称雄,而要抱膝吟啸、待价而沽?又为何在刘备死后困守西南,勉力维持,而不能师出祁山,收复旧都?

在高善文看来,诸葛亮是个优秀的卖方分析师,并指出成功的卖方分析师需要三方面能力:一是善言雄辩的表达能力,二是全面客观的观察能力,三是缜密细致的推断力。显然,后两者都是投资能力圈的重要表现。

但是,高善文认为这是不够的,只是一个谋士的角色。而像刘备这样要成为三分天下的成功买方投资者,也需要三个条件:

一是准确地识别和判断,并快速采取行动的能力,二是网络和聚拢人才的能力,三是敢于接受巨大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

撇开第二点对于个人投资者没有太大意义外,第一和第三点显然也是极为重要,而这两点恰恰都是“能力圈”概念之外的,属于投资心态、投资性格概念的了。

发展与性格匹配的能力圈

关于投资心态,其实巴菲特也有论述,最著名的当属十年与十分钟论断,他认为:

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么你也不要持有它十分钟。

作为价值投资者,巴菲特同时也是逆向投资者,这意味着当他觉得某个股票价格便宜而开始买入时,大多数时候这个股票处于下跌中,而当逆向投资者这时候买入,大多数时候是主动买套,必须继续承受股价进一步的下跌——次贷危机中巴菲特在S&P 500指数1000点时候开始唱多,但是S&P 500指数最终跌到666.79点才真正见底反弹,这个下跌的煎熬过程,的确是要做好持有十年短期不看股价的准备的。

问题是,你的性格是否能像巴菲特这样淡然呢?

如果你是心态超好的那种,当然没问题。不过我自问做不到这点,像我这样小农经济最好收益没有起伏稳健上升的人,显然不适合这样“主动买套”的战略。

所以,虽然我自认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还算有点心得,也算玩过几次事件驱动的逆向投资,甚至还用法玛三因子进行过价值股筛选,但是这些至多是用极小的仓位玩玩——因为小仓位下我可以坦然面对“买套”的艰辛,但是仓位大了就不行了。

所以,我最终选择了趋势投资,选择了量化交易。因为以我对自己性格和心态的认识,趋势投资中的追涨至多是小输,更多是买入后就开始上涨——虽然趋势投资也不乏回调,幅度也未必小,但是回吐赚到的利润,心态上可比把自己的本金亏了要容易接受许多——虽然我自己知道,以我的数学功底和计算机编程能力,在量化交易上永远只是个入门的“菜鸟”,能力圈的优势可能远不如在价值投资上。

是的,在我看来,有能力圈重要,知道能力圈的界限在哪里更重要,而选择使用与自己性格匹配的能力圈恐怕才是最重要的——即使这是相对较小的能力圈。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锦葵红2020-11-15 21:31

高善文当年那篇《卖方分析师是干什么的》

货币收藏家2017-09-16 21:26

不晚

青春无期V2015-06-22 12:18

老师,我今年开始学投资或者投机,24岁了,算晚么?

Gary-YC-LIN2014-05-15 06:21

其實不會,大家有空常來讀张翼轸的文章,細細品味,對於投資功力的提升,必定有幫助。(沒有人是打從娘胎出來,就會投資的,一起加油吧!)

水陆飘云2014-05-08 13:44

归根结底还是能力圈问题

Gary-YC-LIN2014-05-08 03:36

綜合版大與巴菲特的觀點,我們是否對能力圈可以有個更廣義的解釋:不瞭解的企業不碰,不適合自己投資性格的操作方式,也儘量避免。這樣,就可以駛得萬年船啦!?

逻辑经验2014-05-07 23:41

巴菲特财会专家,科技领域承认自己局限?关键是他本人知晓并承认自己的局限,这个很难得啊,大师尚且如此!!

护城河2014-05-07 22:39

以我对自己性格和心态的认识,趋势投资中的追涨至多是小输,更多是买入后就开始上涨——虽然趋势投资也不乏回调,幅度也未必小,但是回吐赚到的利润,心态上可比把自己的本金亏了要容易接受许多。在我看来,有能力圈重要,知道能力圈的界限在哪里更重要,而选择使用与自己性格匹配的能力圈恐怕才是最重要的——即使这是相对较小的能力圈。
——超赞!

事理圆融2014-05-05 21:04

我看也是。有能力再扩展自己能力人不会太多。

我是我自己的码头2014-05-05 18:25

我猜,就一般人而言,能力圈就指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