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五连阳,信仰可有改变?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

难得的一周,A 股五连阳。

下图是国证 A 指日 K 线,虽然五连阳中有两根是下跌阳线,但剩下的三根可都是货真价实涨幅在 1% 以上的大阳线,这才有了一周 6.7% 的涨幅。

单看 “三五十” 的近期表现,其实依然是中证 1000 指数领涨的一周,而且以过去三周和四周表现来看,“二八轮动” 模型下周依然应该持有中证 1000 指数资产。

但不可忽视的是,沪深 300 指数本周涨幅 6.38%,跑赢中证 500 指数,仅次于中证 1000 指数。

如果用国证六风格指数来看,那本周表现最好的,就是大盘成长指数。

细看本周的国证风格指数,最大的特征就是成长 / 价值因子,终于压倒规模因子,开始主导行情了

这对于提升市场人气,是极有意义的。毕竟目前公募基金,尤其是持有人数量庞大的顶流们,总体持仓偏大盘成长,此前小盘股的反弹,对这些基金和相关基民,是很难有赚钱效应的感受的。

但一旦大盘成长开始上涨,尤其是白酒、新能源车、光伏领涨,再加上港股科技股的喜气洋洋,对于主流基金的赚钱效应是大有好处的。

比如张坤的易方达蓝筹,谢治宇的兴全合宜,截至周四的周涨幅可都是 5%+ 了。

本周为何 A 股那么牛?

很多股民基民都在打探消息,想知道为什么。

老实说,作为一个老股民老基民,这里劝诸位一句,这种 “为什么”,不问也罢

我等普通投资者,断然是没什么高级消息渠道的,所以内幕消息肯定是没有的。

至于互联网上传来传去的小道消息,也建议不用多花精神。反正我认识的大多数股民基民,连最基本的鉴别一个消息真假的能力都没有。

比如本周一个广为流传被认为是释放信号的专家访谈视频,其实不过是年初某一次公开发布会视频的再次传播,专家是真的,话是这么说过,但时间不是最近,专家观点也被裁剪。你要一厢情愿拿这个视频当作释放信号,并推导 A 股的走势,真是一厢情愿了。

对普通基民,老老实实看看价格走势,看看基本技术指标,兴许真的更靠谱点。

毕竟,价格走势是靠海量资金买出来的,骗人难度是比较高的。

更何况,对许多股民基民,在行情好转的时候,能够勇敢的回到市场,甚至加仓,比所谓的看清大趋势,更重要 —— 毕竟,赚钱还得靠行动力。

大盘成长指数,一个喜闻乐见的信号就是小时 RSI 指数成功摸到了 70 点,完成了 10 月中那波反弹未能完成的事儿,初步确认了一波上涨趋势的开始。未来哪怕有调整,只要 RSI 不跌破 40 点,就暂时可以乐观一些。

对比可以看看 427 时大盘成长的走势,第一波上涨①→②,勉强逼近 70 点,远不如这次这波完美;但漂亮的是调整②→③恰到好处的在 40 点左右的区域获得支撑;然后才是真正上涨开启的③→④,RSI 小时图直接冲上了 80 点。

沪深 300 指数未来能否如此演化,还值得关注。

这波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中证 1000 指数,其实早在 10 月 18 日 (①) 就已经小时 RSI 触碰了 70 点,初步确认了上涨趋势,随后的回调,总体还算强势,虽然②的位置稍稍跌破 40 点但很快拉起,不算有效跌破,随后这波再次指数反弹新高,同时③再次触及 70 点,同样也是一波向上的趋势。

大盘小盘若能齐用劲,这个反弹的人气就能比较旺了。

别忘了,眼下是 11 月初,A 股惯例从 11 月到次年 4 月,都是容易上涨的 “黄金半年”。

笔者使用申万 A 指 2000 年迄今的数据,分别统计了截至 4 月和 10 月的半年收益,从下图可以看到,截至 4 月的半年,几何平均收益是 8.15%,而截至 10 月的半年,几何平均是 - 3.47%,差距显著。

虽然这个规律并不年年有效,至少从下面最近十年的表现来看,红框包围的 “黄金半年” 并不是那种高胜率的策略,但是作为一个美股同样有效,A 股常年总体有效的规律,多少是能给投资者一点心理支持的。

毕竟,从历史来看,历次半年收益能超过 20% 的大行情,除了 2014 年是始于 5-10 月,其余的比如 2006、2009、2019 可都是始于 11 月至次年 4 月的。从这点说,对于 “黄金半年” 还是要有期待的。

至于截至 2023 年 4 月的半年收益将会是如何,就要看未来 A 股的表现了。

最后,看一下行业动量。

过去一周,风格骤变,又是大涨,所以行业动量不出意料的跑输。

虽然发掘了 5G 通讯这个周涨幅第三的行业,但无奈医疗和基建拉胯,全周模型上涨 5.83%,跑输平均的 6.37%。

下周,模型将关注有色、新能车和军工三个行业,

全部讨论

2022-11-05 18:06

专业啊老哥

2022-11-05 10:23

如果没有口罩,单单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影响,可能也是20-30%(沪深300);不觉得目前hs300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