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报里隐现的“消费贷款”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回复:61喜欢:80

腾讯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每季的财报都会描述其增长来源,如没记错,这应该是首次提到“金融科技服务的同比增长,归因于【消费贷款】服务增长”这一说法

由于微粒贷的主体是微众银行(腾讯持股32%+,未并表),腾讯在其中是扮演通道费,按微粒贷产生的收入(息差)与微众银行进行分润,谈不上所谓的“消费贷款”。而谈到腾讯自己的“消费贷款”服务,离不开“财付通”三个字。

腾讯的财付通,至少涉及两个主体。

一是“财付通科技”,“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前段时间增加注册资本至153亿元人民币。该公司腾讯直接100控股,经营范围来看,这是一家纯纯的科技公司,注册资本突然从10亿跃升为153亿,意欲何为,前端时间各路媒体有各种猜测,但肯定和系统开发业务大干快上脱不了干系。这个财付通是微信支付和QQ支付背后的通道。

二是“财付通小贷”,“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网络小贷公司。其拳头产品是近期刚扩大灰度的“分付”,产品形态与花呗、白条类似,利率在14%左右,入口在“微信->我的->钱包->分付”。

网络小贷公司,按目前监管标准,核心监管主要有2条:

1、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2、在单笔联合贷款中,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意味着在任何一笔联合贷款中,小额贷款公司至少需要出资贷款总额的30%。(这也是为什么分付下面写的是财付通小贷“等”公司)

什么意思呢?

以100元资本金为例,理论上,可以顶格融入400元资金,构成500元资产。再通过30%的联合贷款形式,撬动其他资金方(比如银行)一起搞,对外贷出1666元的贷款。(蚂蚁在没整改前,是100元撬动近7000-10000元的贷款余额)

这其中400元的利差保守按是6-7%,一起搞的通道费保守收个1-2%。100元资本金,理论上至少可以带来100*14%+400*6%+1166*1% = 50元的毛利;毛利率为50%。若利差和通道费率更高,毛利率在50-60%之间。

有人把16倍杠杆打满吗?

有的,比如字节旗下小贷公司,据悉190亿资本金,贷款余额3000亿。

实际上,大多数小贷公司并不会打那么高的杠杆。区域性的小贷公司通常贷款余额就是注册资本附近,因为贷款可不好贷。而网络小贷公司,通常10倍左右呗,比如京东白条、美团月付、蚂蚁花呗等。

大家这几天都注意到了财付通科技注册资本上升。殊不知,23年1月时,财付通小贷也悄咪咪地把注册资本从100亿上升到了105亿。而理论上,100亿注册资本可以带来50-60亿/年,单季13-15亿的毛利。

15亿毛利是什么概念呢?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单季毛利为239亿,带来6%的增量。高毛利率业务的持续放量,也带来了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毛利率从34%上升至44%。

当然,由于腾讯对金融业务克制,说他像字节那样打满16倍杠杆,带来15亿的毛利,是不太科学的。更大的可能是财付通小贷刚起步,使用资本金净额按14%放贷,带来3-4亿的毛利,在本季报表的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带来2%的增长,更复合目前情况。

无论是2个点还是6个点的增量,或将来再增加财付通小贷资本金,小企鹅就像一座能量很大的矿,可以挖的空间还很多的。单就金融而言,微粒贷、理财通、财付通小贷,微保、三星财险等等,相信小荷才露尖尖角。

@今日话题 $腾讯控股(00700)$ $腾讯控股ADR(TCEHY)$

附1:23Q4季度关于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的描述,首次出现“消费贷款”:

附2:过往三个季度,关于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的描述:

全部讨论

03-29 21:41

坏账怎么分?核充率拨备啥的都要按照银行体系来吧?

03-28 16:44

M

03-28 16:26

真是火眼金星。

03-28 16:15

好文!涨知识了!👍

互联网公司也就剩下拼多多不玩高利贷了

03-28 09:54

03-28 09:24

果然,互联网的尽头是放贷~

收获良多,细节满满

03-28 08:02

不会打满的,你们没看过黄奇帆讲蚂蚁金服的文章,最多只有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