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3年,上交所5年,IPO都被玩坏了!果然是一个比狠的年代,监管也不例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科创投研究院”旗下新媒体平台

每日分享资本圈的新鲜资讯

潘驴邓小闲|

作者

投行最前线|来源

PE早餐团队|整编

注册制以来首家被上交所“拉黑”5年的IPO企业出现,而上一家被“拉黑”的是深交所的IPO企业是晶宇环境,此外,深交所还在2024年1月对再融资发行人思创医惠予以5年不接受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果然是一个比狠的年代,监管也不例外。

【现场检查】

首例5年内不接受IPO申请,

不造假不够申报标准!

今日,上交所对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思尔芯”)及相关责任人发布纪律处分决定。据了解,思尔芯作为首发信息披露质量抽查企业,证监会2021年12月对其实施现场检查,发现公司涉嫌存在虚增收入等违法违规事项。在该公司撤回IPO申请后,证监会对其涉嫌欺诈发行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和审理

经证监会现场检查发现,思尔芯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其招股说明书涉及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上交所决定对思尔芯予以5年内不接受发行人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

注册制以来,这也是交易所首次对IPO发行人处以5年内不接受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案例。根据纪律处分决定书,思尔芯通过虚构销售交易虚增营业收入、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营业收入、少计期间费用等方式,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合计1536.72万元,占当年度营业收入的11.55%;虚增利润总额合计1246.17万元,占当年度利润总额的118.48%。

有人认为,这金额这么点,处罚是不是过于严厉了,但从思尔芯的申报标准来看,本次思尔芯IPO选择的上市标准为《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项,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我们看下思尔芯的财务指标就可以发现,如果扣除造假的财务数据,直接就不符合申报标准,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说罚的重呢?

对此,上交所对发行人及相关责任人发布纪律处分具体处罚如下:

思尔芯(发行人):处以400万元罚款,5年内不接受申请文件。

黄学良(董事长):处以300万元罚款,予以公开认定3年内不适合担任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纪律处分,予以1年内不接受其控制的其他发行人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

ToshioNakama(董事、首席执行官、总经理):处以300万元罚款,予以公开认定3年内不适合担任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纪律处分。

林铠鹏(董事、资深副总裁):处以200万元罚款,予以公开认定3年内不适合担任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纪律处分。

熊世坤(董事、资深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处以200万元罚款,予以公开认定3年内不适合担任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纪律处分。

黎雄应(首席财务官):处以150万元罚款,予以公开认定3年内不适合担任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纪律处分

杨录(监事会主席):处以100万元罚款,予以公开认定3年内不适合担任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纪律处分

对于上述纪律处分,上交所将通报证监会,并记入证监会诚信档案数据库。

目前,监管层暂未对思尔芯的中介机构进行处罚及问责,从《纪律处分决定》显示,我们不禁想问,到底是中介机构核查不够仔细还是中介机构也参与其中,尤其是大差不差够申报标准,或许就在几天后,中介机构的处罚就会到来,正所谓,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现场督导】

抽屉协议交易所怎么发现的?

方便的话请告知~

2024年4月30日,深交所对撤材料一年后的晶宇环境开出罕见的“资格罚”,根据深交所披露的文件,因晶宇环境及其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刻意隐瞒与投资方签署的对赌协议,未在审核问询回复中如实说明主要关联方相关信息,在现场督导过程中未按照督导组的要求及时、完整提供相关材料,深交所对晶宇环境予以三年不接受其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并处公开谴责。

2017年底,伊泰投资、弘瑞能源、启迪瑞东与晶宇环境签订认购协议,认购晶宇环境定向增发的股份。但在2023年2月开展的现场督导当中,交易所发现,2017年11月,晶宇环境及实控人、股东等还与伊泰投资、弘瑞能源、启迪瑞东签订补充协议。该协议约定特定情形下晶宇环境主要股东应当承担现金补偿和股份回购义务。截至2023年3月现场督导完成,该对赌协议仍未解除。在晶宇环境2023年1月3日更新的招股说明书中,仅披露了公司实控人肖龙博、陆魁与广东博资签署的对赌协议,未见公司与伊泰投资、弘瑞能源、启迪瑞东对赌协议的身影。

保荐机构招商证券及相关保代王志伟、尹涛在执业过程中,对发行人关联有关事项核查程序执行不到位、对发行人运营服务业务核查不到位、对发行人对赌协议事项核查不充分,深交所决定对其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

IPO都被玩坏了,

你们还想要TMD什么公平?

今年以来,IPO沪深受理挂0,仅北交所2家“幸运儿”披露,上会审核更是停了3个多月的时间,一级市场的凌冽寒冬让习惯吃热乎饭的从业人员无所适从,今年上半年投行民工被迫换工作的不少,好不容易熬到了继续开始上会,交易所也在不断试探市场底线,即什么企业挂网了不被骂;从近期被安排上会的企业就能看出,做瓷砖的和做芯片的确实是不一样的舆情。

在会的IPO企业大规模撤材料,从年初至今将近200家排队企业撤材料,其中还涉及多家过会后撤材料的,有消息称,很多过会后没动静的,可能就是堵着不让更新让撤材料,主要还是因为现行标准可能不达标,本来就不应该过会的,另外今年还有很多核发批文未发行的,已经批文都过期了。

注册制以来,多少带病闯关的企业上市,在这一两年来陆续被暴雷,2021年上市的企业不过短短几年已经被ST,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更是比过年的炮仗都放的多,而IPO就更别说了,上面的那两个还在挂着,所以也别着急要公平了,让监管先洗地吧。

声明:PE早餐是以知识分享为宗旨的非盈利平台,部分内容为原创,其它内容来自于网络或公众号转载,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学习参考。我们尊重作者的成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END

觉得有所启发

顺手再点个“在看”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