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超185亿,李书福的第10个IPO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科创投研究院”旗下新媒体平台

每日分享资本圈的新鲜资讯

湘创投|

作者

湘创投集团|来源

PE早餐团队|整编

年逾六旬,浙商李书福还在批量打造上市公司。

近日,投后估值超过185亿元的曹操出行申请在港上市。与此同时,自身估值约900亿元的极氪也踏上赴美上市之路。不久前,近年来最大中概股IPO路特斯更是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除了这三家明星公司,他的身后还有一长串IPO: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钱江摩托、极星、亿咖通、汉马科技、力帆科技

以实业为根基,再借助资本的力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经过数十年打拼,最终从放牛娃成长为“汽车帝国”的掌舵者。

背靠吉利,苏州跑出一个明星公司

招股书显示,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江苏苏州,由吉利控股集团孵化,已逐步发展为中国领先的共享出行平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GTV(总交易价值)计算,曹操出行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位列中国前三大网约车平台。

曹操出行的业务模式具有独特性,以服务质量为基础,并以不断发展的定制车车队以及广泛的车服解决方案作为支撑。该模式为司机提供优化车辆TCO(总拥有成本)的能力,这一点在其他共享出行平台上难以复制。

2023年,曹操出行的业绩增速明显:在订单量大幅上涨和车辆销售收入增长的双重推动下,该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长39.8%,毛利率由2021年的负24.4%上升至2023年的正5.8%,2021年及2022年的负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转向2023年产生正经营现金流入。

未来,曹操出行计划通过增加订单量、维持订单平均价值的稳定性,并提高获客效率来推动可持续的GTV增长。此外,该公司还将持续提升毛利率,通过进一步优化TCO来增强单位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整体业务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在不断地发展中,该公司选择将全国总部落在看好自己的苏州(注:2023年苏州汽车制造业全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并且最终成长为一个明星打车平台。

毛利率及经调整EBITDA率转正

从财务上看,曹操出行展现出了稳健的增长和盈利能力,收入和毛利率逐年提升,获客成本占GTV的百分比持续下降。

招股书显示,曹操出行在报告期内的收入分别为71.5亿元、76.3亿元、106.7亿元,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收入来自出行服务、车辆租赁、车辆销售及其他。其中,出行服务的收入是构成总收入的重要部分,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分别占总营收的96.3%、97.9%及96.6%。

同期,曹操出行的订单量分别为3.7亿单、3.8亿单、4.5亿单,AOV(客单价)分别为24.1元、23.2元、27.3元;活跃司机总数分别为45万人、60万人、70万人。

出行行业普遍毛利较低,曹操出行目前尚未实现盈利,年度亏损分别为30亿元、20亿元、19.8亿元,可见亏损已逐年收窄,盈利水平显著提升。自2022年起,凭借在技术及品牌知名度,公司经营效率提升,得以迈向可持续增长。

曹操出行在招股书中表示,预期通过持续增加GTV实现可持续及有效的收入增长,将主要通过增加订单量并同时保持稳定的AOV来实现。报告期内,曹操出行毛利率分别为-24.4%、-4.4%、5.8%,于2023年毛利率转正,并于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了5.0%的经调整EBITDA率。

尽管中国的共享出行市场已具有庞大市场规模,但仍存在巨大增长空间。2024年至2028年,考虑到消费性服务行业快速增长、持续消费升级的趋势,预期共享出行在出行行业中的渗透率(将共享出行的GTV除以特定期间的出行GTV计算)将由2023年的 3.8%大幅增至2028年的7.3%。

由于共享出行在出行行业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加,预期中国共享出行市场的规模将加速增长至2028年的人民币7,510亿元,自2024年起复合增长率为20.6%。

在往绩记录期间,曹操出行的总获客成本占总GTV的百分比也在逐年下降,由2021年的23.6%下降至2023年的18.1%。主要由于自2023年初以来,该公司通过聚合平台获取更多高性价比流量。

曹操出行招股书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预计总获客成本占GTV的百分比将下降。获客效率提升主

要通过提升用户满意度及忠诚度、提高品牌知名度、人工智能驱动的曹操大脑升级,以更有效地分配用户补贴,并与聚合平台持续合作。

月活用户近2000万

通过将司机和乘客等连接在一起,曹操出行搭建了一个出行生态。

按照曹操出行的说法,这家公司在2023年的月均活跃用户达到1920万名,订单数达到4.47亿,而同年月均活跃司机为29.7万名,平台上活跃的汽车总数则为73.3万辆。

这些汽车包含该公司的定制车。弗若斯特沙利文直言,曹操出行于2023年底在全国24个城市拥有一支约3.1万辆车的定制车车队,在一众玩家中排名第一。

除了提供网约车出行服务,这家公司还通过向运力合作伙伴提供汽车租赁服务,以及卖汽车给运力合作伙伴、独立车队运营商和个人司机,让自身的收入得以不断增长。

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至2023年的报告期内,该公司的营收分别达到71.53亿元、76.31亿元、106.68亿元。其中,出行服务均贡献了超过96%的收入。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按照平台交易总额(GTV)计算,这家公司在报告期内均位列中国网约车平台前三名,其中2023年的GTV为122亿元。

不过在研发、营销等因素的影响下,曹操出行仍处于亏损状态,报告期内的净亏损分别为30.07亿元、20.07亿元、19.81亿元。

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曹操大脑,这家公司能有效分配用户补贴和智能匹配司机和用户。再加上利用推出定制车及全面车服解决方案来优化车辆成本等,该公司经过一系列操作,使得毛利率从2021年的-24.4%,提升到2023年的5.8%,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从发展趋势来看,具有成本等优势的共享出行在出行市场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共享出行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2821亿元,增长到2028年的7513亿元。

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滴滴出行、高德打车、美团打车、嘀嗒出行、享道出行、T3出行、如祺出行等玩家已经入局。对于曹操出行而言,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规模,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不小。

坐拥8家上市公司,李书福又要收获明星IPO了

在资本运作上,李书福可谓相当娴熟。

成立两年多后,曹操出行以约96.42亿元的投前估值,从三川基金手中拿到1亿美元,完成了首轮融资。这笔交易让三川基金获得约4.3%的股权,也使曹操出行的投后估值超过160亿元。

过了没多久,该公司又完成3.5亿元A1轮融资,投资方为天堂硅谷、隆启投资、浙商创投。一直到了2021年8月,这家公司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获得苏州相城金控集团旗下的苏州相城基金、农业银行东吴证券投资的18亿元,投后估值也超过185亿元。

“投资的重点是选赛道,出行是刚需,选择互联网出行行业头部企业为此时的优选目标。”时任苏州相城金控集团董事长陆志东在投资时曾透露,他还看好曹操出行与吉利生态的良好互动基础,以及曹操出行运营管理团队的操盘执行能力。

为了更好地将曹操出行做大做强,持股约83.9%的李书福在其申请上市前一个月,还让旗下的翼真汽车将“礼帽出行”全部股权以1元的价格转让给对方。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年逾六旬的浙商,已经收获了8家上市公司。

这一串IPO包括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钱江摩托、极星、亿咖通、汉马科技、力帆科技,以及不久前上市且是近年来最大中概股IPO的路特斯——上市首日收盘市值约690亿元。

除了曹操出行,他还有一个超级独角兽正在申请在美上市——极氪。上市前,这家公司从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博裕投资、宁德时代、越秀产业基金等手中累计拿到12.5亿美元,估值也达到约900亿元。

这也意味着,李书福的第9个和第10个IPO已经在路上了。

声明:PE早餐是以知识分享为宗旨的非盈利平台,部分内容为原创,其它内容来自于网络或公众号转载,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学习参考。我们尊重作者的成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END

觉得有所启发

顺手再点个“在看”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