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今年的第1股来了!背后神秘“金主”现身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中科创投研究院”旗下新媒体平台

每日分享资本圈的新鲜资讯

吴昊钰|

作者

创客公社|来源

PE早餐团队|整编

今年泰州第1股来了,背后神秘“金主”现身!

3月20日,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荃信生物”),已在香港联交所鸣锣上市

据了解,荃信生物本次全球发售12,046,400股H股股份,发行价为19.80港元/股,募集约2.39亿港元,超额认购逾160倍,为2022年以来香港公开发售认购倍数最高的IPO项目。

2015年成立于泰州,荃信生物深耕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生物疗法,已建立起涵盖皮肤、风湿、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四个主要疾病领域的全面产品管线,包含九种候选药物,其中六种处于临床阶段,荃信生物也是国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领域获得IND许可最多的医药公司之一

而在荃信生物背后,还站着一位70后学霸——裘霁宛。他复旦本科、浙大硕士毕业,在泰州连续创业,9年终获IPO!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市之前,荃信生物曾完成7轮融资,过往资方就包括了专注生物医药投资的倚锋资本、俞敏洪旗下的洪泰基金以及具有国资背景的泰州融健达、华鑫创业投资,更包括裘霁宛的老东家——华东医药

裘霁宛曾在华东医药旗下的九源基因工作11年。2020年,华东医药出资3.7亿元,一举成为荃信生物的第二大股东,此后,其也从荃信生物引进重要管线,并买下荃信生物在研的QX001S产品国内开发权益。

上市仪式上,裘霁宛表示,“在香港上市,是荃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一个新起点,我们将坚守初心,依托资本力量深耕自免与过敏慢病赛道,同合作伙伴一起,用高质量创新药为患者带来高质量幸福生活。”

浙江学霸

拿下今年泰州第1股

出生于浙江绍兴,裘霁宛从小便喜欢探索,对科学充满兴趣。在接受泰州发布采访时,他也透露,自己还是个学霸,中考、高考都是全县第一,“而且,我不死读书,会聪明地把书读活。”

高中阶段,裘霁宛学了化学、生物等课程后,对遗传学兴趣更浓了,最后报考复旦大学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系。

复旦毕业后,他加入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工作长达11年。2005年,裘霁宛又取得浙大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曾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杭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毕业后裘霁宛加入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源基因”),并开启了在这家公司长达11年的工作。

2008年,裘霁宛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创办了专注治疗性生物药物研发的泰康生物,定位是纯研发公司。2015年,裘霁宛出售泰康生物获得丰厚回报。同年,荃信生物成立,这也是裘霁宛二次创业的公司

2018年,裘霁宛创办荃信控股的赛孚士生物,2020年引进华东医药,进入商业化转型期。

作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早期参与者,裘霁宛建立了中国第一条甲醇酵母基因工程药物生产线,曾参与主持国内第一批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1等重组蛋白药物研发,主持研发的ⅤEGF抗体和RANKL抗体项目获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专项支持。

在裘霁宛看来,“科学家有两类,一类做基础科学研究,还有一类进行产业转化,把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用于临床治疗管理和健康管理。我们这代人恰逢大分子药物兴起,正赶上一个时代的开局,所以我更愿意做产业转化工作。”

据了解,荃信生物已在自免及过敏慢病赛道建立起涵盖皮肤、风湿、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四个主要疾病领域的全面产品管线,包含九种候选药物,其中六种处于临床阶段。

公司核心产品QX002N是一种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的IL-17A抑制剂,在此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另一款核心产品QX005N是一种阻断IL-4Rα的单克隆抗体,目前已取得7项IND许可,是中国IL-4Rα靶向候选药物中适应症IND许可最多的产品,已于2024年1月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而裘霁宛也一直希望,让创新药惠及更多患者,而非只是满足小部分人需求的“奢侈品”。

泰州研发医药

很幸福

裘霁宛与泰州的结缘是在2007年,那时他正打算自己创业,从事新药创新。恰逢泰州的中国医药城在全国各地寻找医药行业专家,共同探讨药城发展,便有幸被邀请过来。

虽然当时医药城刚起步,裘霁宛还是被这里的氛围吸引住了。据泰州发布,裘霁宛曾表示,这里的政府班子,下定决心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去打造一个创新为主导的园区,让城市持续提升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一种创业。

因此,“泰州不仅有良好的医药产业底子,更重要的是,政府也跟我一样是创业者,都有创业者的偾张血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杭州人的裘霁宛,在成立荃信生物之前,也曾犹豫过是否要回到杭州创业,“因为我家安在杭州,核心团队也都是杭州人,全是被我硬拉来泰州的。”

但裘霁宛最终还是决定在泰州干。为什么?因为多年的共同发展,我们与中国医药城形成了深厚感情,彼此非常信任。我认为,资源短板可通过公司运营“接长”,但感情与信任却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同时也希望能够更好地反哺这座城市。

说到泰州,通过多年孕育,这座城市的生物医药氛围已十分浓郁。

这里有成立已半个世纪但执意不融资不上市的扬子江药业,也有全国医药百强企业里的济川药业、江山制药和苏中药业等企业,近5年里,泰州已在医疗健康赛道跑出10个IPO;

泰州医药高新区从2005年开始规划建设,比苏州的BioBAY还要早开工一年,已聚集海内外1200多家医药企业

根据官方数据,2022年,泰州市大健康产业规模达2850亿元,其中医药产业产值946.2亿元,约占全国的二十分之一,连续19年领跑江苏

此外,从近年来医药市场的投资情况来看,包括深创投、君联、经纬、毅达、弘晖、夏尔巴、北创投等在内的近40家一线资本均有在泰州加码

“为最大多数病患而创新。”这是裘霁宛的“座右铭”,也是荃信生物的梦想。未来,这个梦想还将在中国医药城不断绽放。

声明:PE早餐是以知识分享为宗旨的非盈利平台,部分内容为原创,其它内容来自于网络或公众号转载,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学习参考。我们尊重作者的成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END

觉得有所启发

顺手再点个“在看”吖~

【推荐阅读】

全部讨论

03-25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