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投资总结: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骤时立得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04回复:31喜欢:467

2023年投资总结: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骤时立得定

——个人家庭非控股的多元化公司表现如何?

(2023年12月29日)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据说上面两句对联,是弘一法师房间里挂着的一幅书法作品,也有人说曾在南方某寺庙里看见有这么一幅对联。我百度了一下,原来语出明·陈继儒撰的《小窗幽记》集醒篇。不管出自何处,我认为对于我们股市投资倒也十分贴切。

在2020年投资总结之时,我就已经说了,未来要降低自己的预期,因为我感觉到当时有的投资标的已经透支了未来三五年的增长预期,我当时的大致说法是,就当市场先生提前将五年后的利润先交给我保管,五年之内它可以随时拿去,所以,面对近三年的“惨淡”、“抑郁”、“冰点”行情,自己一直是坦然处之的。

查一下原来的总结,2019年主账户浮盈85.09%,2020年浮盈74.57%,如此高的收效率若想保持下去,那一定是有违天道的,所以,2021年浮盈0.53%,2022年浮亏13.32%,我是坦然接受的。我自认为这就叫“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骤时立得定”!

如果说在2020年有的投资标的透支了未来三五年的增长预期,那么经过近三年的调整收缩,我认为未来是完全没有必要再悲观下去的了。退一步想,就是悲观的行情再低迷五年又如何呢?如果自己所投的标的股价再低迷五年,我相信将来我会更加富有。这并不是我矫情,而是自己说的一句理性的实话。

好啦 ,闲言少叙,还是进入正题。

一、收益

2021年投资总结时,我说过已将我的“茅台+”组合当成“个人家庭非控股的多元化公司”来对待了,那么,一年下来,这个“多元化公司”的表现如何呢?

主账户:0.20%

持仓:

贵州茅台,占比87.3%;

片仔癀,占比5.1%;

恒瑞医药,占比4.5%;

爱尔眼科,占比2.1%;

通策医疗,占比1.0%。

注:主账户收益仍按老婆的算法,即2022年底总市值+全年新进本金作为总基数,与全年浮盈相除。随着市值的相对增大,后续本金占比极小,对全年盈亏的影响已可以忽略不计。

女儿账户:2.21%

持仓:

贵州茅台,占比66.6%;

东阿阿胶,占比15.4%;

格力电器,占比9.4%;

恒瑞医药,占比5.0%;

通策医疗,占比3.6%。

女儿账户收益(按基金净值算法):

2015起始净值为1;

至2022年底净值为5.8354;

至2023年净值为5.9646;

2023年全年浮盈2.21%;

2015年至2023年,总体浮盈496.46%,按9年计算,年复合收益21.95%。

说明一下,以上业绩仅仅是就股价表现而言的,其实我更为关心的是它的经营状况到底如何。

依照过去一年的经营情况,我自认为自己的这个“多元化”公司的内在价值是要高于目前的股价表现的。所以,我经常向自己的爱人说,你不要看目前账户的总市值,实际上它们的总体内在价值是要高于这个数字的。

二、配置

作为个人家庭非控股的多元化公司的“空头董事长”,自己平时大量的时间就是阅读、写作、思考、发呆,绝大多数时间是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但是在关键时刻,我还会着手进行一下资产配置的,即是新进资金的买入和分红再投资。

1、主账户全年新增少许资金,但新进资金按现在的茅台股价仍不够买一手的,毕竟自己的工资性收入还需要改善生活,不可能全部扔进股市。在我生活的这个比奥马哈大一点的地方,一般公务员年工资性收入仍然是不够买一手茅台的,这就是逼真的现实。当然,主账户利用分红(主要是茅台分红)新增持了少许茅台、片仔癀爱尔眼科

2、女儿账户全年主要是利用股息再买入,分别在女儿账户记录(92、93、94、95、96)里进行分享了,其中除记录(93)是增持东阿阿胶以外,其余均是利用茅台格力的股息增持格力。

除以上外,全年无任何交易。可见,自己这个“董事长”确实是个名符其实的“空头董事长”,全年下来除了股息再投入外,基本上无事可干!

三、点评

作为自己家公司的“董事长”,自己管理投资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呢?

依然是:“核心股权资产全部集中在‘简单易懂’的基础之上,其长期ROE当在20%左右,或者更高。标的属性,要么是具有经济特许权(消费独占),要么就是处于良好的赛道,公司可以较高增速‘奔跑’,要么就是显而易见的便宜。”

按照这个思路,分别点评如下(点评内容与往年大致相同):

1、贵州茅台

作为自己家公司的主要成员(我个人家庭87%以上的金融资产全系于它一身了),自2012年首次买入之后,只买不卖,当下仍是当成收藏品、非卖品来看待的。

它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

按照巴菲特思想,这是一家典型的具有强势市场经济特许权的公司。其特点:

1、被人需要;

2、不可复制;

3、拥有定价权;

4、可以容忍平庸的管理层;

5、长期抗通胀。

投资重要的是,一看商业模式,二看企业文化,当然其中最最重要的是看其产品是否能够长期地、牢牢地侵占着消费者(目标客户)的心智。

就产品而言,茅台是白酒中最好喝的酒,这无容置疑,我想会喝酒的人、懂酒的人自然知道其中的意味的。它是否长期地、牢牢地侵占着消费者(目标客户)的心智呢?这也是无需要置疑的,在众多喝酒的中人,有的偶尔品尝一次茅台酒(主要是普茅),那种好奇满足的心理也是无法形容的,这一点懂得的人自然也会懂得。

就商业模式而言,茅台也是无与伦比,甚至我固执地认为,投资研究的尽头是茅台,拿着茅台这把商业模式的尺子去衡量,总是让人感觉着其它标的或多或少地“矮矬穷”!

就企业文化而言,茅台酒的高品质文化已经渗入茅台人的血液之中(这要感谢郑义兴、李兴发、季克良等老一辈大师和工匠们的突出贡献),不管是谁接任经营,我估计他是断然不敢破坏的!

拥有以上这么多优点,对于已经拥有的茅台股权资产,自己还会轻易脱手卖出吗?

当然是不会的,不仅不会,私下里我还不止一次地向爱人夸下海口,今生今世,仅仅是一只茅台(吃股息)就足以保证我们吃喝不愁了!

过去的一年,公司有两大利好:

一是提价。10月31日“半夜鸡叫”,公司发布重大事项公告:自2023年11月1日起上调本公司 53%vol贵州茅台酒(飞天、五星)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

“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次提价短期而言,可以提振利润增长,更为深远的意义是,茅台的提价权又“复活”啦!

二是特别分红。11月20日,公司公告特别分红:以总股本125619.78万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9.106 元(含税),计派发现金红利240亿元(含税)。

我认为,茅台就是芒格所说的那种“现金泛滥”的公司,依其账上富余的现金流,完全可以将特别分红常态化,如此,茅台股东幸甚!

三是扩产。这是2022年的消息,但这个消息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很重要。

2022年12月14日晚公告,公司投资155.16亿元建设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周期为48个月。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茅台镇太平村和中华村,规划建设制酒厂房68栋、制曲厂房10栋、酒库69栋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可新增茅台酒实际产能约1.98万吨/年,储酒能力约8.47万吨。

测算一下,扩产后茅台基酒实际产能将从5.65万吨增加到7.63万吨,增长35.04%。

我认为,这是茅台公司一个历史性、战略性的决策。说它是历史性,是因为这是茅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扩产;说它是战略性,是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茅台发展的未来。

据资深茅粉、茅台的长期投资者“ZZ贵州茅台价值投资之道”称(数据来自他的微博):

茅台酒核心产区包括老厂区,中华村和太平村,一共大概17.5平方公里左右,并不是通常所说的15.03平方公里。老厂区和中华片区,已完成产能,大约5.6万吨,并已经投产。在“十四五”期间以及以后的时期,将再建一个茅台酒厂,使茅台酒的总产能在2035年以前达到10万吨。

果如是,茅台的未来仍然是有着扩产空间的。

由此看来,可以肯定地说,茅台的未来是可以量价齐升(或量升,或价升)的,至于如何平衡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就交由管理层费心打理去吧。

总之,在可以视见的未来,茅台管理层手里“管理”增长的牌很多,比如扩量、提价、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国际化拓展,如何因时而变,如何平衡把握,我相信管理层的智慧。

2、片仔癀

如果在我大A股寻找到第二家具有强势市场经济特许权的优秀公司,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那就是非片仔癀莫属了。

我曾经给自己搞过一个心理测试,即按照“十年荒岛挑战”理论,如果在我大A股仅允许自己持有一家公司,那自然是贵州茅台,若再加一家呢?那就是片仔癀了。

所以,我将贵州茅台片仔癀称之为“绝代双骄”,长期拥有如此两个“国宝级”的优秀企业,我这个当“空头董事长”的,有时还真是睡觉做梦也会笑醒!

2021年投资总结时我透露了一下,即自2017年1月份起,在我的建议之下,我们全家(包括亲家)给外孙女也建立了一个上大学的教育投资账户(我有两个漂亮可爱的外孙女呢),这个账户在我的“操刀”之下,主要就是这个“绝代双骄”(外加一部分东阿阿胶消费ETF)。

我乐观地畅想,当我的外孙女未来上大学之时,她们一定会感叹我这个当姥爷的想当年那个无比超前的智慧眼光吧!

片片全年最大的利好是提价公告。

公司5月6日公告:鉴于片仔癀产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公司决定自公告之日起,公司主导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90 元/粒上调到760元/粒,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 170 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35美元/粒。

真是一粒“神药”啊!

不过,不用担心,片片的目标客户就是有钱人,而且消费极其小众。

本人下半年(10月22日)在京东大药房片仔癀旗舰店上购买过一次片仔癀,结果当天只允许买入两盒四粒!呵呵,还限购呢!到货后查看一下生产日期:2023年7月25日。

有人说,片片的提价是否会导致重蹈当年东阿阿胶的覆辄呢?!

从各方调查的信息看, 我认为发生这种概率的可能性极小极小,所以,投资切不可机械地照抄照搬,而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麻雀”应该有不同的解剖方法。

那为什么全年股价下跌呢?

其实这个答案简单:杀估值,而不是杀逻辑呗!

我们这个市场也是很有意思的,有时市场先生也会患有“红眼病”的,你想别人的市盈率都跌至10倍、20倍了,你凭什么还非要高高在上,甚至维持在40倍以上呢?所以,有时市场先生也要不讲道理,要随着大势让它跌一跌,“表示”一下的。不过,倒是让我终于又隐忍不住,利用账户分红全年挥了两次小杆。

展望未来,我希望片仔癀新任管理层,早日将之恢复到原来收入增长20%的轨道,因为手中一副好牌,总是要比手中一副烂牌好打得多!

3、东阿阿胶

“天下苦阿胶久矣!”

以前每年投资总结,我都忍不住发出这种感叹,但是今年用不着啦,因为“遇难”的阿胶终于有了“王子”相,其股价也在弱市之中有点“王者之气”了。

在老秦(公司原总裁秦玉峰)经营的鼎盛时期,年最高净利润20亿元左右(但可以称之为虚假繁荣,因为有渠道压货的因素),从目前情况看,我觉得第一步,公司未来二三年争取恢复至年净利润15亿元左右,第二步再向“玉峰顶”冲击。在新的能干的老总程杰的带领下,我觉是要大概率实现的。

这里再回顾一下,为什么阿胶“遇难”之后我一直笃定地坚守,并且还增加了几千股的仓位呢(女儿账户)?其根本的原因在于:

(1)东阿阿胶品牌在消费者(目标客户)心智中的占位并没有被颠覆,东阿阿胶依然是第一品牌,并且是具有“道地”地位的品牌,这是其东山再起的最根本底色与逻辑。

(2)公司资产依然很“硬”,即家底足够厚实,完全是依靠自己内生性增长。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均无。近些年公司一直是在没有长、短期借款的情况下经营发展。

(3)对股东还算友好,经营亏损了仍然坚持给股东分红,尽管分红比例并不太高(其账上有二十多亿资金理财,完全是可以多分给股东些的),但至少表明了一种态度。

(4)渠道的问题终究还是暂时的问题,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迟早会消化掉的。

有道是,“牵牛要牵牛鼻子”,即我们看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如此,才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换句话说,那些一见东阿阿胶“遇难”就立马“跑路”的投资者,或许是将东阿阿胶一时“遇难“当成了“牛鼻子”,并没有抓住它依然会由“青蛙”变回“王子”这一主要矛盾,所以,失望地“跑路“也就不奇怪了(当然,那些想躲开经营困难时期,待其经营反转之后再回来的乖巧投资者除外)。

当然,这其间是需要付出五六年的时间成本,但是投资如果没有五年滞涨或下跌仍然淡定持有的耐心与信心,还搞长期价值投资这劳什子干啥呢?!

要知道“高贵”如茅台历史上也曾有过不止一次腰斩,有过七年才创历史新高的!

总之,若论持股耐心,我估计我会超过市场上的大多数人,我认为,这也是我们个人投资者在这个市场上长期活下去、活得好的核心竞争力!

好兆头是,阿胶由“青蛙”完全变回“王子”的日子应该不太遥远了!

4、医疗双雄(爱尔与通策

我一向将通策医疗与爱尔眼科称为医疗双雄,早在几年前,我对医疗双雄有如此的认识:

1、在公立医院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具有专科特色的民营医院更容易逆袭成功;

2、医院是一门慢生意,但是做好了,在病患者心智中赢得好的口碑,又会变成一门具有永续经营特点的好生意,其现金流是可以汩汩流出的;

3、总体而言,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是不足的,特别是越到基层,优质的医疗资源还是稀缺的,这就给具有连锁特点的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4、虽然公立医疗机构有政府信誉的背书,很多病患者看病的首选还是公立医疗机构,但是民营医疗机构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吸引人才的机制,也容易让具有“利润之上追求”的民营医疗机构不断侵占市场份额,进而寻找和拓展自己的利基市场;

5、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受国家集采政策的影响更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对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国家政策的态度总体上是鼓励支持的。

正是出于以上几条根本逻辑,所以我先后将通策医疗、爱尔眼科收入囊中,并且几年下来,给自己带来了不菲的投资收益。

投资重要的是看一公司是否具有差异化的商业模式,那么,通策与爱尔在商业模式上是否具有差异化的优势呢?

表面看来,似乎没有,因为医疗服务更讲究标准化服务,但是,医疗服务的特点是讲究服务的可及性、地域性,比如,北京同仁眼科、北大口腔再好,全国人民也不可能全部集中到北京去看病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行业具有竞争友好型特点,所谓可及性、地域性便可以视为“差异化”的。

从异地复制速度上看,爱尔因为行业特点而更快些,但是通策通过旗舰医院+连锁分店的形式,将具有手工特点的口腔服务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进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点的护城河,在一些民营口腔连锁机构亏损的情况下,它却在行业内独树一帜,随着其本省内的精耕细作以及未来省外的全国性扩张,其市场的天花板还远远没有到来。

作为通策与爱尔的股东,虽然自己仅仅是纳米级股东,但是毫无疑问,我总是站在一旁为吕建明总与陈邦总鼓与呼!

当然,我更希望,作为医疗服务机构更应该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更高舒服度的医疗服务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和命根子,因为唯有如此,才会行稳致远。

我想吕建明总与陈邦总在如何经营上比我更清楚,自己这里也算是有点瞎操心了!

5、格力电器

1、格力的“基本盘”仍然在空调业务上,这个“基本盘”不倒,格力就不会倒,这是投资格力的基本逻辑。

2、格力的发展已进入相对成熟期,我是将之作为“价值股”买入的,因此,更企盼其优厚的分红。特别是股价下跌之时,正好可以利用分红多积攒股权。

3、格力近几年一直进行多元化拓展,但似乎不尽人意,也一直广受市场诟病。

老实说,对其对多元化拓展的认知,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圈(当然也因为投资格力,我也注意浏览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但是依其优秀的制造能力,以及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其他板块业务厚积而薄发、蓄势待发也未必没有可能。特别是近几年,格力进入新能源板块,包括零碳源产品、储能业务,我认为大的方向是正确的,格力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或许要在这里突破。

4、截至年底,格力电器市值1811.62亿,按2022年净利润245.07亿计算,对应市盈率7.39倍。假若自己有这么多钱,将格力“私有化”下来,每年赚取245亿,相当于每年有13.52%的投资收益,自己有这样一个生意,也感觉是不错的了,当然,前提是格力电器以后的经营应该保持“稳健”。

根据2023年第三季报,格力货币现金1819.89亿+交易性金融资产47.54亿+发放货款和垫款28.24亿+债权投资11.66亿+其它债权投资170.73亿,以上合计2076.06亿。减去其短期借款331.98亿、长期借款412.77亿,剩余1333.31亿,可视为类现金资产。从这个角度讲,将格力自己私有化下来,也是个合算的买卖。当然,自己这辈子命中注定是没有这么多钱的,我这里只是自己奢想一下“天鹅肉”。

5、我更喜欢格力的文化,这个文化集中到一点,就是格力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作为消费者,我购买格力产品时,并不关心董事长是姓董,还是姓李,我只关心它的产品品质是否足够好,以及它的性价比是否值得购买。

总之,从哪个角度讲,格力目前仍然让我“爱不释手”!

6、恒瑞医药

医药是永远的朝阳赛道,特别是中国进入老年人社会,上个世纪62、63、64、65等年代出生的高峰期人口将逐步步入老年,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是不应该忽视的。然而医药行业,除了传统的品牌中药以外,大多具有专业性强、研发投入大、未来不确定性高等特点,不过,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我认为在投资的选择上就好办了,即选择国内最强最优的龙头公司就可以了,所以,恒瑞医药又进入了自己的“法眼”。

在2021年投资总结时我说,恒瑞医药为2021年我投资组合中战略性不断买入的品种,也是我时隔8年之后,再次拥有它。我之所以说“再次拥有”,是因为2012年之前,我曾经持有它四年多的时间,后来因为茅台一时“遇难”,而自己又愁于仓位不够,于是卖出恒瑞而买入茅台,后来我称之为“用鲜花浇灌鲜花”。但是这些年,自己对于恒瑞医药一直没有放下关注,现在之所以“旧情复发”,主要源于以下逻辑:

1、若问我国医药研发实力、商业化能力谁最强?回答是非恒瑞医药莫属。如果看好中国未来医药这个重要赛道,作为“医药一哥”的恒瑞医药不应该缺席。而经过我多年的观察,我相信,未来中国的医药企业必然会进入“万亿市值俱乐部”的,不然,就太愧对中国这个偌大的医药市场了,这是投资恒瑞的最基础逻辑。

2、恒瑞医药在转型创新药上是起步较早的,大约十四五年前国内众多的药企还在着眼于赚快钱时,孙飘扬总就着眼于创新药的研发(2009年研发投入2亿元,我记忆中当时在众多药企中鹤立鸡群)。多年来,恒瑞医药致力打造丰富全面、布局深远的产品研发管线,这一点,让国内绝大部分药企已难望其项背。

未来恒瑞转型成功就会成为“龙”,转型不成功就是条“虫”了。当然,我“赌”其未来能够转型成功(未来二三年创新药占比有望达到60-70%的比重)。

3、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代表性企业,研发投入居行业前列。公司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300多亿元,近几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20%以上,且研发投入资金均来自于内生性增长。

研发投入虽然具有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但是药企若没有足够的研发资金是不足以保持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从某程度上讲,有实力进行较大的研发投入,本身就是一种竞争门槛。

4、在深耕国内创新发展的同时,恒瑞医药持续稳步推进国际化,并有了初步成果。

当然,从商业模式上讲,恒瑞医药与茅台、片仔癀这样“躺赢”的企业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直白地说,单纯从投资的角度,恒瑞这种研发投入多、产品周期长、受政策影响较大的企业,不应该入自己的“法眼”。特别是集采和医保谈判断政策的影响,以及行业“内卷”的激烈竞争态势,更给恒瑞的未来发展带来一些不确定性。然而我说过,我们投资的目的是为赚钱,但也不应该完全为赚钱,因为,随着自己年龄渐长,身边不断有至亲至友因为罹患癌症而去世,每当自己深深悲叹之余,总是对恒瑞这样的优秀药企抱有更多的企盼。如果说投资还需要讲一点情怀的话,我认为这就是。

此外,拥有恒瑞医药的少许股权,还可以让自己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保持着不断学习的动力(若想学习它,最好的办法是先拥有它),说不定通过这种努力,哪一天自己就有望钓到一只大鱼!

四、进化

就像生物进化一样,投资就是一个不断学习、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自己知识的复利增加,进而让自己的财富复利增长。我深深地感觉到,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自己不学习、不进化,这个世界就会从自己的身旁呼啸而过。所以,不断地阅读学习,已然成为自己生活方式、投资方式的一部分,而且越来越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2022年投资总结时,我谈到了自己的“三个深化”,在今年这种市场极度低迷的状况下,我觉得还有必要再谈谈(芒格说,重复是教导的核心)。

1、进一步深化了对价值投资分类的认识

价值投资有四项基本原则,即股权思维、利用市场、安全边际、能力圈,这四项基本原则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逻辑框架,而构成这个完美逻辑框架的基石是股权思维。在这个“基石”指导下,我认为,价值投资(或者去掉价值两字,直接叫投资)又可以分为两个派别(这种划分未必科学,我完全是从自己的实践层面而言的):

一是不纯粹的价值投资。我说的这个“不纯粹”,主要是指并不单纯地去赚企业增长的钱,甚至在多大数时候是利用市场赚市场的钱,即低估时买入,高估时卖出,或者说是当市场先生悲观绝望之时买入,而在市场先生疯狂至极时卖出。格式的投资、巴菲特早期的投资、施洛斯的投资等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二是纯粹的价值投资。我说的这种“纯粹”,就是真心实意地而不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更不是虚情假意,是真正从当股东、当合伙人的视角去买入优质股权资产,并且在买入之时就在自己的头脑中删去那个“卖”字,持有的期限着眼于永远。这种投资虽然也有利用市场的成份,比如利用我说的“三大机遇”买入,但一旦买入了,就不再奢望去赚市场的钱,而更多的考虑是赚取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增长的钱(包括其中的分红收入)。芒格的“坐等投资法”,可以归结为这种纯粹派。

我为什么在理论上如此进行分类呢?

因为多年来我自己一直有个困惑,或者说让自己有点“精神分裂”的地方就是,我们总是说要从当股东的角度去投资,但是你低估了买入、高估了卖出,这种类似于估值套利式的游戏,严格意义上来讲哪像个当股东的样子呢?不是吗?现实生活中,谁会将自己家的企业在市场上卖来卖去的呢?然而,我这样一分类,就让价值投资在理论上和行动上“和解”了,因为“利用市场”本身就是价值投资的应有之义。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采取哪种类型的价值投资,并不取决于我们头脑中的理论教条,相反,是完全取决于投资标的质地(即我经常说的因股施策),以及质地是否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更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公司,可能更适合于“不纯粹”的价值投资,而只有极少数稀有极品,才适合于我所说的“纯粹”的价值投资。

我本人的“茅台+”组合之中,“+”后的品种更多的是属于前者,实践证明在这些品种上过去我更多的是赚取了市场的钱,而核心品种、定海神针品种茅台(收藏品、非卖品),则属于我自己认为的纯粹的价值投资,因为就未来产生自由现金流的能力,在当下的我大A股真可谓茫然四顾无敌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永续经营、永续增长的特点(即便未来公司增长触及至天花板,但是其主导产品抗通胀我认为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当然,就我本人而言,我当下很为关心的是茅台它每年分红多少(同时,我也关注其未来的成长空间,且目前看仍未看到天花板),以及在未来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它可以给我开多少“年薪”可供我挥霍享用。要知道,虽然自己年纪稍大了,但自己的生活也有诗和远方,世界这么大,我更急迫着想去看看!

2、进一步深化了对分红的认识

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应该分红?要具体公司具体分析。一般说来,公司在初创期、成长期,可以不分红(当然有能力分红也不错),尽最大可能地将利润进行再投资,但是进入相对成熟期,我认为还是应该通过分红回报股东的。

以上,是针对上市公司而言的,那么,对于我们个人投资者来讲,分红重要不重要呢?

如实说,在投资的早期并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但是随着资金量的相对增大,我觉得对于我们个人投资者来讲,反而更为重要。比如,账户里每年的分红收入便可以满足自己的日常开销或适度享受之时,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是一种很为美妙的踏实感,而且这种感觉也时常让自己的投资有一种成就感。

像自己这种以年为时间单位的持有者,在以后的投资岁月里必然会碰到“凄风苦雨”的难耐日子,而有分红保底,自然也会平添一种持有的宁静感,这种情况下,或者分红再投资(想一想杰里米·西格尔所说的熊市保护伞和收益放大器),或者将分红收入用于改善生活,自然就进入投资的另一番境界了。经常有朋友说,我投资心态好,其实有分红保底也是我能够保持好心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不断地将个人家庭的现金资产转换成优质股权资产是一次革命,一次深刻的革命,而“革命”的首要成果,就是要率先实现仅仅依靠年度分红便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适度享受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向更高的财务目标迈进。

所以,在股权资产配置上,至少当有一部分这样的分红标的(兼具成长性+分红优厚的公司更好),这是自己在投资实践中更加“进化”的一点切实体会。

3、进一步深化了对“个人投资者的目标是攒股”的认识

一个合格的投资人是需要具有延迟满足的品性的,表现在投资上,就要善于利用低迷的市场,把收集优质的股权资产作为自己的投资目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攒股”。永远要记住,现金是手段,股权才是目的,而不是相反。

个人投资者差不多都是长期净买入者,因为我们的现金流是慢慢流入股市的(虽然越到后期,资金的流入对账户市值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股价相当长时间内低迷反而是好事。一者,可以继续买入;二者可以分红再投资,从而越来越多地积攒优质股权。

巴菲特说,那些盼着股价天天上涨的,就像昨天晚上你的车刚刚加满了油突然今天油价上涨了一样高兴。难道我们这次加满了油,下次就不开车加油了吗?显然不是。但为什么这么一个很常识的道理,到了股市中很多聪明人就忘记了这个常识呢?!

或许这个道理有点反直觉,或者有违人性,所以,并不是人人都懂得的。

这里,我再用女儿账户两个目前看起来还并不成功的案例进一步说明:

一是东阿阿胶

在2015年1月5日时,持有东阿阿胶2400股,成本36.357元,市值87256.8元。至2023年底持有9300股,股价49.32元,市值45.87万元,按市值计算,9年复合增长20.24%

注意,这里我仅是计算的市值增长,并不是浮盈或浮亏收益,因为我觉得股权数量的多少对于未来才更有决定性意义。

这些增加的6900股股权是从哪来的呢?

就是利用打新收入、换股和分红收入慢慢收集的,可以预期,随着东阿阿胶的经营恢复正常,这笔投资有望获得“双击”的效果。

二是格力电器

格力电器的买入时间为2019年5月10日,买入1400股,买入成本53.84元,成交金额75376元,即当时买入时的市值。截至2023年底,已多收集了7300股,合计持有8700股。依照2023年收盘股价32.17元计算,市值27.99万,四年半的时间,市值年复合增长33.84%。

这些多出来的股份同样是利用股息再投入、打新收入、换股操作而来的。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它们的股价上涨至大幅超过自身内在价值,自己还会继续开启这种优质股权收集模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我经常说,我们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不同,比如,我们这种收集股权的模式,他们是做不到的,相比较之下,个人投资者在这个方面却有巨大的优势。

这里,再谈谈收集优质股权资产,应该遵守的几个原则:

1、按照我说的“五性”标准,应该以长寿性为先,即具有永续经营、永续增长的商业模式作为珍品来收藏。这样的标的是十分稀少的,一旦找到了,就要牢牢地抱紧它们,甚至作为收藏品、非卖品来对待。

2、具有一定比例的分红为最佳。分红并不是我们投资的唯一参数,但是组合中当有价值兼具成长的品种,以保持自己没有现金流时,可以分红再投资。——注意:有分红再投资的思维十分重要,特别是处于低迷的熊市中更能体现其重要性。

3、安全边际是要讲的,但当安全边际与商业模式遇到一起时,商业模式优先。——我本人的做法就是只要自己认为掉进合理或低估的区域就挥杆,这样可能容易导致买入过早,但从长期而言,重要的“量”,而不是差几个点点的“价”,总想买入在底部也是贪婪的一种。

五、展望

2024年是自己人生中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自己终于从体制内要“自由”了!——自己业余投资已近23年,但差不多是扮演了“深喉”的角色,尔今自己终于要转变为自由投资人了!

财富自由、时间自由、心灵自由,乃我人生之所愿也。从某种程度上讲,自己的基本物质生活得以满足以后,对于自己的人生来讲,唯一的“必需品”就是拥有时间,除此之外,自己还拥有什么吗?回答是,自己除了拥有时间以外,其他任何东西,包括财富都是不重要的,最终也是不会拥有的。时间,对于我们人生来讲,才是最最稀缺的资源,所以,我自认为“自由”以后反而是进入了人生的黄金时代(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自己终于可以与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为了体验自己崇拜的偶像巴菲特那种“跳着踢踏舞上班”的美妙感觉,自己专门租下了自己的投资工作室,可名之曰闲大工作室,呵呵。当然,自己也不搞任何经营,也不会做私,不会代客理财,自己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和投资更有一种仪式感,自己可以尽情地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喝茶、聚友、读书、写作、发呆。

2023年4月9日,我曾在自己的同名工号上写下《闲来札记:人生愿景》,指出:我当下的人生愿景就是,自己通过股市投资实现慢慢变富,并且以自己知行合一的投资实践带动和影响有缘人一起慢慢变富,我认为这对于自己的人生来讲,更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自己是这样说的,实际上这些年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包括出书、作文,实际上自己一直在做着这种有意义的工作(我一直认为,自己有利他基因,呵呵)。

当然,我更为庆幸,自己今生今世,智慧地选择了如此一份永不退休,且让自己的内心和精神十分充盈的事业,每当我看到昔日的同僚百无聊赖,甚至精神空虚之时,自己更加庆幸自己的人生很智慧!

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我人生最大的愿景是让自己的一生“活得久,很有钱,有人爱”,“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当下自己也正以极为自律的精神,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那么,对于未来的股市自己有什么展望吗?

回答是有,不仅有,而且自己还信心十足,因为不用谈那些宏大的问题,仅仅依靠“资本永不眠,人性永不变”这一底层逻辑,自己认为未来就没有什么悲观的。

在股市上永远记住一句话,即我们知道它必然要发生,但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发生,就足够足够了,因为自己有的是耐心。

行文至此,我还是想背诵一下伟大教员的诗词《卜算子·咏梅》,算作本总结“光明的尾巴”: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2023年投资总结#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闲来一坐s话投资01-01 18:45

嗯,我一直认为,个人投资者可以两条腿走路,一边工作或实业赚取现金流,一边将富余现金资产转变为优质股权资产,彻底完成这个“革命”,最终可以靠一条腿走路(资本性收入),进而实现自己慢慢变富的目标~

闲来一坐s话投资01-01 14:48

谢谢认可,过誉了。投资路上我们一路同行!

闲来一坐s话投资01-01 11:46

谢谢!个人投资者的巨大优势就在于,你股市低迷,我越加不断地用闲置资金积极地收集优质股权,这是完成我说的个人家庭“革命”的具体行动~

全部讨论

01-01 14:43

闲大的投资总结就是一部雄伟壮观的投资圣经,我连读了三遍。闲大就是我投资路上的偶像与楷模!跟随闲大努力学习、慢慢变富!

01-02 08:38

01-01 12:13

转。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不断地将个人家庭的现金资产转换成优质股权资产是一次革命,一次深刻的革命,而“革命”的首要成果,就是要率先实现仅仅依靠年度分红便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适度享受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向更高的财务目标迈进。

01-01 11:46

芒格1995年说,他为别人管理资金期间规模非常小,在所有财富中,来自从事法律服务和资金管理获得的薪酬占比非常小,其他绝大部分财富是通过滚动投资自己的资金积累起来的。
作为巴芒段的追随者,都可以通过投资自己的资金获得富足。

01-01 17:15

追求伟大.陪伴茅台一起迈入了2024年。
——就是追求伟大稀有的公司和伟大的投资者.
🙏🙏芒格在临终前与友人的对话说:
伟大的企业是罕见的,伟大的人也是稀有的。伟大的人和伟大的企业产生的问题更少。你的人生使命是守住几个伟大的公司,并坚持。并与优秀的人建立关系,这样做可以防止您的大多数问题。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一句简单的格言来记住:追求伟大。
👍👍芒格说他最后才认识到,却没有做到的理想投资模式是一辈子只持有2-3个伟大的公司,一直持有。
👍👍所以——咱就死心塌地陪伴茅台一起进入了2024年。
😃手中有茅台,便有了大A的光。
😃心中有茅台,便有了价投的根。
😃眼中有茅台,便有了一览众山小。
😃梦中有茅台,便有了获得财富自由的希望。

01-01 13:32

闲大的总结

01-01 11:39

闲大牛!

学习了!

01-03 07:42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6.00,也推荐给你。

01-01 11:40

节选张老师总结内容转发并注明出处,谢谢张老师的无私分享,2024年努力工作挣钱加仓方向:片仔癀、通策医疗;
《慢慢变富》京东有售,有缘人可以下单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