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札记:用自己的智慧挣干净钱、关于茅台+、重提三大机遇

发布于: 雪球转发:68回复:6喜欢:109

【用自己的智慧挣干净钱】据报道,因受贿罪被判入狱服刑的茅台集团党委原副书记、原董事长、贵州茅台股份公司原董事长袁仁国,已于9月8日因病去世,终年67岁。袁曾被称为万亿“茅台帝国”的缔造者,也可谓是茅台发展史上的“一代天骄”,然而终因贪腐而锒铛入狱。

有人曾经替袁算过一笔账(时间节点大概为他被抓起来的时候):

如果袁在2001年茅台上市之时投入三十多万元,以任意价格买下1万股茅台,对于当时年薪13.4万元的茅台董事长袁仁国,应该难度不大。

然后呆坐至今,什么也不做整整二十年,然后分红就全部花掉。

结局是什么呢?

结局是过去20年里累计收到分红600.7万元,目前持有62609股茅台,以今天收盘价1694元计算价值1.06亿,加上花掉的574万现金,总计1.12亿,很神奇地和袁25年受贿总额1.13亿几乎无差别,但是不用坐牢。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以上这笔账,转自新浪博友“股道热肠也”的微博。

说到这里,我突然又想起了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努力×能力。显然,对照这个方程式,袁的“思维方式”渐渐演变成了负值,由此而带来惨败的人生结果。

由此,我又想到了李录先生在《穷查理宝典》的序言中的一段话, 这段话曾被我作文时反复引用(甚至可以说,这段话曾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至今读来仍然会让我自己感觉到十分震撼!

“查理(即芒格)是一个完全凭借智慧取得成功的人,这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来讲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例子。他的成功完全靠投资,而投资的成功又完全靠自我修养学习,这与我们在当今社会上所看到的权钱交易、潜规则、商业欺诈、造假等毫无关系。作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用最干净的方法,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取得了这个商业社会中的巨大成功。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满怀士大夫情怀的中国读书人是否也可以通过学习与自身修养的锻炼同样取得世俗社会的成功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及帮助他人的理想呢?”

请细细体会其中的关键词:“完全靠自我修养学习”、“运用自己的智慧”、“用最干净的方法”、“取得商业社会中的巨大成功”

当然,袁算得上是一个企业家,但不能说他是完全意义的读书人,所以,就算是他读了上面这段话,我想袁也读不懂其中的深刻含义的。

巴菲特说:“因为我是经营者,所以我成为好的投资人;因为我是投资人,所以我成为好的经营者。”换句话说,这双重身份导致他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我想,袁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企业经营者,但他绝对算不上是企业的投资人,或许他对二级市场上的投资甚至是根本一窍不通,否则,袁的命运或许又会是另一番天地。

然而历史不能假设,人生也不能假设。

斯人已去,留给世人更多的是一串串令人思考、叹惋的思想涟漪。

【关于茅台+】最近茅台最出圈的事儿是继搞了茅台冰激棱之后,又搞了个酱香+咖啡、酒心巧克力,对此市场上形成了两派明显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瞎折腾,是在消耗或者乱用茅台的品牌影响力,甚至因此而将茅台的董事长称为“丁折腾”;一种观点认为,这是茅台向年轻人示好,是开发茅台未来潜在的消费者,长期看是有利于茅台发展的。如实说,对于这种种“茅台+”,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圈,我也少有评论,因为这一切均需要时间的检验,因为时间才是最好的老师,也是照妖镜。但据报道说,丁总已经公开说了,茅台+系列产品就此要打住了,以后不再开发了(是永远不再开发了,还是暂时不再开发了呢?不得而知),对此,我倒是赞成的,因为就像一个话剧演员偶尔客串一下小品还是可以的,但话剧演员的主业仍然是话剧,茅台的主业仍然是其核心产品,搞多了“+”产品,总让人感觉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我一直以为,摆在茅台股份公司面前的主要矛盾是聚焦主业,搞好核心产品的定位,并逐步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让市场最终起决定性作用。这事搞好了,才是大功一件。至于是不是向年轻人“示好”,我觉得茅台也没有必要太矫情(茅台毕竟不是白酒全行业的全权代表,若培育年轻人,自有其他酒企在做),因为年轻人本来就不是它的目标客户。

伟大的教员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开篇就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套用这个思维,在任何企业经营中首要问题就是要搞准自己的目标客户(企业再优秀也不可能将全天下的客户全部吃尽)。所以,我认为,茅台聚焦自己的目标客户,搞准自己的产品定位,明确“谁是自己的朋友,谁是自己的敌人”,这才是其“革命的首要问题”。我相信,只要茅台的品牌影响力在,未来的目标客户是否“绝代”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重提三大机遇】在我的投资体系之中,我提出过三大机遇:即市场整体走熊期、个股“王子”一时遇难、长牛股阶段性向下大幅度调整之时。这三大机遇,无疑第一个机遇最好把握,因为此时容易泥沙俱下,平时我们艳羡的优秀标的也会低下高昂的头,而现在的市场,我认为则正是处在这样的第一个机遇期。依我本人目力所及,少数极为优秀的标的仍然没有便宜到让人流口水的地步,这可能是由于我大A股近些年不断扩融,反而使优秀的极品公司显得更加稀缺,但中国股市过往那种全面走熊或全面走牛的状况似乎再难以体现(随着注册制的实行,中国股市慢慢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也是必然的趋势),但总体而言,我觉得目前我大A股的市场状况可以称为整体走熊期。

目前沪深300市盈率估值在10.91倍(市盈率估值对于大盘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是处于低估区域的。特别是近期管理层政策暖风频吹(感觉管理层有点急了),但是仍然是“救”不起来的样子,正所谓“政策底”之后,市场还要寻找“市场底”。在这种情况下,当下市场上投资者的情绪又是什么样子呢?我的感觉就是多数人似乎已经被折磨得信心全无了(据说不少还被折磨得抑郁了),而在多数人没有信心的时候,你有信心,则你就注定赢了。

根据我过往的经验, 在市场整体低迷期,市场上一定会充斥着一些鬼故事的,如果你被这些鬼故事吓破胆,则你可能就不适合做价值投资。至于我本人,目前可以说是满仓躺平状态,或者说是处于满仓躺赢状态,在我内心,我经常描绘着未来账户会有多大多大涨幅的,一想到这一点,我的心里就甜蜜蜜(就是账户市值不涨,但每年的分红收入也足以让我甜蜜蜜,因为分红可以再多收集优质股权),所以平时我的精神始终处于很昂扬的状态。

有观点认为,价值投资者是天生的(比如塞思·卡拉曼就认为,价投者是不向光的果蝇,而多数果蝇是向光的),这个观点我虽然不相信,但也一直无法证伪。但果如是,或许我本人天生就有这种价投的基因,呵呵!

(本文作于2023年9月22日)

全部讨论

2023-09-25 10:39

至于我本人,目前可以说是满仓躺平状态,或者说是处于满仓躺赢状态,在我内心,我经常描绘着未来账户会有多大多大涨幅的,一想到这一点,我的心里就甜蜜蜜(就是账户市值不涨,但每年的分红收入也足以让我甜蜜蜜,因为分红可以再多收集优质股权),所以平时我的精神始终处于很昂扬的状态。

2023-09-25 09:44

2023-09-25 11:03

2023-10-03 23:15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贵州茅台股份公司原董事长袁仁国,已于9月8日因病去世,终年67岁。袁曾被称为万亿“茅台帝国”的缔造者,也可谓是茅台发展史上的“一代天骄”,然而终因贪腐而锒铛入狱。
有人曾经替袁算过一笔账(时间节点大概为他被抓起来的时候):
如果袁在2001年茅台上市之时投入三十多万元,以任意价格买下1万股茅台,对于当时年薪13.4万元的茅台董事长袁仁国,应该难度不大。
然后呆坐至今,什么也不做整整二十年,然后分红就全部花掉。
结局是什么呢?
结局是过去20年里累计收到分红600.7万元,目前持有62609股茅台,以今天收盘价1694元计算价值1.06亿,加上花掉的574万现金,总计1.12亿,很神奇地和袁25年受贿总额1.13亿几乎无差别,但是不用坐牢。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2023-09-25 10:49

感谢闲大的分享已经有乐观者在倒计时牛市开启的时间了,猜测大致时间在国庆节后到11月期间。自己反正握着确定性最高的公司股权,睡安稳觉$贵州茅台(SH6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