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札记:“相信”的力量

发布于: 雪球转发:104回复:6喜欢:161

(本文作于2023年6月17日)

    近日,三联生活周刊搞了一个微博调查颇令人玩味。调查的内容是“中1000万和挣1000万哪个概率更大”,有近10万人参与了投票,投票结果显示,48%的人选择了“当然是中奖了,1000万我这辈子肯定是挣不到了”,有28%的人认为“这两种的概率都很小,都没啥可能”,仅有15%的人选择“中奖概率太小,自己拼一拼还是有可能”,此外,还有9%的人选择“做做梦怎么了,但凡其中有一个实现了”。玩味48%、28%、15%、9%这四个数字,我觉得还是很符合人性的。

    48%的人,选择购买彩票或者博彩性质的“刮刮乐”,这说明了多数人并不想慢慢变富,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希望自己中个大奖,来个一夜暴富(据说,彩票的购买主体主要是中低收入人群,不能不说,彩票真是一个符合人性的设计!)。48%+28%+9%,合计85%的人对于此生获得1000万财富并不抱有太大希望,只有15%的人想“自己拚一拚还是有可能”,这也大致反应了生活中的“二八定律”,即20%的人拥有的财富要远远多于80%的人所拥有的,因为那80%的人多是压根儿就不敢想、或者是仅仅是停留在“想”的阶段,但从不去想办法去改变自己的(实际上也没有真“想”)。

    芒格说,99%的人会处在生活的底层,这就是现实,这话是不是说得有些极端,或者只是针对美国人而说的,我不得而知,但据我的人生经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大多数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财富命运(阶层的固化让我们大多数人或许连想的力气也没有了),哪怕他们具备这种改变的条件,而真正能够改变的也就是那20%之内的少数人,甚至这个比例更低。所以,我们自己若想成为改变自己财富命运的少数人,就要研究这些少数人的样本,而不要将自己“混同”于大多数人。

    那么,这些少数人的样本,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我想答案可能是多样的,或者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其中有一点,我认为是相同的,这就是他们相信“相信的力量”(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哪还会有“力量”去追求自己不相信的东西呢)。比如,据《滚雪球》一书记载,我们价值投资者所崇拜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年轻时就发誓自己在30岁时成为百万富翁,并且扬言说,如果做不到,他就从楼上跳下去。当然,最终他没有从楼上跳下去,因为他30岁时就已成为千万富翁,而35岁时就成为亿万富翁了,到今天更是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亿万富翁了。——当然,巴菲特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并不是走的中彩票之类的一夜暴富,而是走的慢慢变富的路子。

    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接近你。”他说:“从我自己的人生经验出发,我把‘心不唤物,物不至’作为自己坚定的信念。就是说,只有自己内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将它呼唤到可能实现的射程之内。首先要明白‘心不想,事不成’”(此段话引自“概率财经”的微博)。我把稻盛和夫的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因为唯有相信,我们才会看见!

    比如,熟知我的朋友,或者一直追踪我女儿投资账户分享的朋友知道,我每次公开分享,都会说上一句:相信“相信的力量”,因为我是因为相信而看见,而有些人是看见而仍然不相信!

    再如,最近几年知道我股市投资的朋友也渐渐多了起来,自然关于投资的交流也就多了起来。每每我与他们谈起,茅台自2001年上市之时,如果你投入5万本金,到今天会是2000多万之时,他们中的人大多是目瞪口呆的神情,然而究竟又有多少人想去改变呢?可以说是寥寥!

    其实我说这个“极端”例子的目的是在于提醒朋友,你不投资实际上也是在投资,而且如果你长期被排除在这个“游戏”之外,那才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务风险。

    空泛的说教总是苍白无力的,所以,这里我还是引用我前期公众号文章《你不妨给孩子建立一个投资账户》里的一组数据来说明一下(芒格说,重复是教导的核心,所以,我们不怕重复):

    假如年轻的父母等孩子一出生,便给孩子建立一个5万元的投资储蓄账户,并到孩子60岁退休(按现时的退休年龄),且其间只买不卖(有一定投资能力的可建立一个诺亚方舟组合,普通的投资者可建立一个ETF指数基金组合),会是什么结果呢?

    1、5万本金,年复利增长15%,60年后会是多少呢?2.19亿!——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个数!

    2、5万本金,年复利增长14%,60年后会是多少呢?1.30亿;——这个数无疑对于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讲,也是个天文数字!

    3、5万本金,年复利增长13%,60年后会是多少呢?7650万;

    4、5万本金,年复利增长12%,60年后会是多少呢?4488万;

    5、5万本金,年复利增长11%,60年后会是多少呢?2620万;

    6、5万本金,年复利增长10%,60年后会是多少呢?1522万。

    这就是时间和复利的力量!同时,也是数字的力量!——更何况,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所拥有的本金并不会永远局限在5万元之内。

    当然,思维能够被打通、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永远会是少数人,这也符合生活中的二八定律。

    在网上,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句十分令人震撼的话,即:成年人的社交潜规则是,只筛查,不教育,改变别人是一种消耗,改变自己则是一种成长(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的确如此,因为一个人,特别是生活了几十年的成年人一旦其格局和思维固化,是十分难以改变的,因为若改变,那将可能是改变他过往几十年人生经历所培养出来的格局和思维范式,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这里我不妨再说一下我的一点“趣事”,就是在不久以前,在一次饭局之前,一位投资的朋友向我索要我写的《慢慢变富》一书,但饭局中还有这位朋友的一位朋友,于是碍于情面,我也就顺手送给了朋友的朋友一本,结果如何呢?后来我的这位投资朋友告诉我,他那位朋友第二天专门给他打电话对他“教育”了一番,并且以十分“内行”的角度,“教育”他要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股市。——呵呵,我们生活中会经常发生这种外行教育内行的事情,所以,也是见怪不怪的。

    然而,尽管如此,我的札记仍然是“忍不住”、不厌其烦地说一些“老掉牙”的投资道理,因为我早已公开承诺(我也有芒格所说的人类误判心理学中的“承诺一致倾向”和“废话倾向”),我当下的人生愿景是:自己通过股市投资实现慢慢变富,并且以自己知行合一的投资实践带动和影响有缘人一起慢慢变富,我认为这对于自己的人生来讲,更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是的,虽然被“打通”的永远不会是多数人,但是一旦看到因为自己的些微影响而走上投资之路的朋友取得佳绩之时,自己内心也更领悟到了这个意义所在,同时,自己内心也更平添了一些成就感!

全部讨论

2023-06-18 15:51

坚持长期做对的事,选择相信“相信的力量”

2023-06-18 18:14

多谢闲来老师高质量的分享!
33岁那一年,我相信了价值投资的基本逻辑,也相信通过自己积极践行价值投资,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十余年的努力,我自认为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相信相信的力量,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而不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2023-06-19 09:34

价值投资有人一秒就懂,有人永远不懂,太神奇了。我自从四年前见到闲大的《慢慢变富》可以说就是一秒就懂了。如今已经在价值投资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诚如闲大书中所言,这条道一点也不拥挤!感恩闲大。

2023-06-18 19:19

做正确且自己擅长的事情,正确的事情重复做,心向往之,必有回响。

2023-06-19 16:28

一切法从心想生,信为道源功德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