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札记:茅台的初心和精神文化之源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0回复:5喜欢:92

    (本文作于2023年3月8日) 

    作为茅台的长期投资者,自然会对茅台的一切有关消息、文章和书籍十分敏感,所以,当看到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何建明先生的新书《茅台:光荣与梦想——一瓶茅台酒 半部国企史》出版后,我立马下单,并且到货后便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总的感觉,本书对“为什么是茅台”进行了淋漓尽致的纪实式叙述,对决定品质的“茅台初心”和“茅台精神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详实披露了茅台人为了国家荣誉和民族品牌走过的七十年的奋斗征程。虽然过往自己对茅台的那些故事那些事,早已经熟稔在心,但是通过本书的一章章、一幕幕“还原”为“实景”般的描述,自己仍然对于“茅台为什么是茅台”、茅台为什么是与国家荣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等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又有了全新的清晰的认识。本书的写作手法最大的特点是纪实,即将茅台七十年一代一代人的艰苦创业的曲折历程与最终辉煌,进行了实景式的描述,这种写作手法更注意对一些细节的形象描述,更让人对茅台历史的过往印象深刻,进而十分清晰地镌刻在自己记忆里。

    是的,茅台为什么是茅台,它的初心和精神文化之源究竟来自于哪里呢?下面,参照本书提供的大量描写和史料,我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感受。

    1、刻在茅台人血液里的红色基因

    一个企业的命运常常是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历史佳话,进而使茅台与中国共产党人之间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又让茅台的血脉里注入了红色基因。我想这段历史佳话,不仅茅台的投资人是耳熟能详的,就是在国人中也是家喻户晓的。

    何建明在书中写道:

    “中国老一代革命家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新中国,他们对‘茅台’的钟爱,给‘茅台’注入了纯正的红色基因。如果把开国将军们关于‘茅台’的故事编撰出来的话,那一定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将军与酒》之奇书。在这个世界上,也许还没有哪个国家的领袖们如此一致地对一种酒倾注这么强烈的情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品质好,更重要的是它曾在中国革命和领袖们最艰难的时候给予了特殊的帮助,这份帮助的价值无法衡量,而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激奋。”

    “茅台与中国革命历史有割舍不掉的深深情谊,与共和国紧紧相连。”

    我们作为局外人,作为后人,今天或许谈起茅台与中国工农红军,以及与毛主席、周总理等开国领袖们的这段历史情缘,或许更多的是作为饭后的谈资,然而,作为茅台人却一直不仅仅视为荣誉,更是长期以来背负着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政治压力”的。

    今天的茅台风光无限,令世人羡艳,其每年赚取的利润以数百亿论,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自新中国建厂以后,茅台企业不仅产量低,而且是连续多年一直是亏损着的!

    今天的茅台产量已经达至5.65万吨(2021年,年报披露56472吨),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茅台人为了完成开国领袖毛主席实现万吨茅台产量的希望与嘱托,竟然奋斗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直到2003年,茅台才完成了历史的突破,实现产量万吨。

    茅台的品质,是茅台人的命根子。茅台不仅仅是茅台人的茅台,也是国家的茅台、民族的茅台,这一直是茅台人刻在骨子里的信仰。正是由于在很多关键时刻,来自开国领袖的热情关注,以及来自“上面”的压力,反而更使茅台人将品质视为命根子,并且与国家荣誉、民族荣誉紧紧连接在一起,因此在品质问题上更是一点也马虎不得。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因为茅台命中注定有这种红色基因,如果不是一直受到开国领袖们的热情关注,以及来自“上面”的种种压力,茅台在多年亏损的情况下,是否早已经被淹没在历史的大潮之中呢?我个人猜想,是有极大的可能的。

    当然,在茅台发展史上,由于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她也曾经走过弯路,比如出于大干快上,盲目扩产,或者盲目改变生产工艺,结果遭受到了惩罚。但这也仅仅是茅台发展史上的一个个小插曲。茅台身上所存在的这种红色基因,也决定了她哪怕一时走点弯路,也必然会得到历史的修正。

    为什么茅台企业的发展哪怕一时走一点弯路,仍然会回归历史正途呢?因为她是茅台,而茅台不仅仅是茅台人的茅台!

    今天谈茅台,有一个丰碑式的人物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季克良。

    书中曾有这样两段描写:

    从1964年毕业被分配到茅台,到结婚的几年里,季克良和徐英(季克良的夫人,他的同学,当年一起从江苏无锡轻工学院被分配到茅台镇那个穷乡僻壤的山沟沟里)就没有回过一次老家,除了工作繁忙外,还是因为没有钱,平时每个月的工资都寄给了更需要钱生活的老家父母们。1968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就更回不成家。”

    “回一次一个人起码要100块钱路费,那个时候我们哪有这么多钱嘛!”

    “真的就一直没有一起回家?”

    “没有。直到1998年她退休那一年,我们才相约回去一次老家······”

    “相隔了35年?!”

    “对,35年·····”

    ········

    2017年元月,季老的老伴,“茅台”第一批发酵专业的两位大学生之一的徐英老师走了。

    这一年,78岁的季克良带着爱妻的骨灰盒,再次回到老家,在其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安葬了伴他几十年的“茅台”生涯的妻子。

    那一天,季克良跪在妻子徐英的墓前,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最后在妻子的墓上洒下一瓶“茅台”······

    当我读到这两段描写之时,实在是禁不住泪如泉涌,不能自控!

    或许今天的我们,再也无法理解他们那一代人的那种舍小家而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了,但是谁能说,他们那一代人之所以那样奉献,又不是在传承那种“红色基因”呢?!

    完全可以说,季克良与他的妻子一生的奉献,就是庚续那种“红色基因”的最为典型的代表,因为在他们身后,更是有着众多的一代一代茅台人也是怀揣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仰如此默默奉献着,默默奋斗着!

    通过阅读本书,我更理解了茅台人,更理解了季克良先生他们那一代人,当然,也更理解了那种“红色基因”的传承。

    2、主人翁意识的觉醒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

    茅台酒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年就完成了由私有的民间作坊到“国”字头的国营企业的转变。它正式成立于1951年,完成三家烧房(成义烧房、荣和烧房、恒义烧房)组合架构的时间为1952年底。但最初的茅台酒厂很可怜,人民政府接手的三家烧房的全部资产才3万元人民币,破旧的房屋不到4000平方米,全部职工仅49人,当时她的全部家底,比起远在山西的汾酒厂等其他名酒厂,简直是一堆破烂。可以说,除了一套流落在民间酒师手里的茅台工艺外,不值一点钱。

    然而,在那样简单、简陋的条件下,茅台又是何以崛起的呢?

    这就要提到新中国成立后茅台第一位功勋级人物郑义兴了。正是他,在茅台酒处于崩溃的历史性时刻,他通过奉献家族六代人遗传下来的酿酒工艺,让茅台这一“国酒”重新走入酒业殿堂并摘下全国白酒第一名的皇冠。今天对茅台了解的人所能背诵的“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等核心工艺,就是郑义兴全部无私奉献出来的祖传工艺。

    郑义兴曾经说过,过去他们郑家几代人为“茅酒”守业,可以换十个老板、百个烧房,然而唯独不能把这一“底方”授予外人,即使烧房的老板用黄金万两交换也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郑义兴无偿地把这样的家传“底方”传给了新的茅台酒厂,尤其是无条件地传授给了他的徒弟李兴发。

    究竟是什么力量,可以让一个人将自己六代祖传的酿酒工艺无私奉献出来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主人翁意识的觉醒,让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全部技术贡献出来。因为在旧社会,他们仅仅是个人厂家的赚钱工具,只有做工的权,没有说话的权,不如厂家的意愿甚至还有被赶走的危险。而新社会让工人翻了身,成为企业的主人翁,做了国家的主人,因此,新旧社会的冰火两重天,进而让他们更加迸发出强大的建设力量。

    今天我们作为后人,对当时的“国营改造”只能从历史教科书中去了解了。然而,通过本书对茅台国营改造历史的揭开,进而让我更加了解那一代人,了解劳苦大众翻身成主人之后所迸发出来的那种巨大能量。在我们后人看来,那真是“童话”般的一段历史!

    其实,今天的茅台人,从挥汗如雨踩曲的女工,到高温车间劳作的工匠,到为茅台供应原料的农民,甚至整个茅台镇的人,一提起茅台那种发自脏腑的自豪与爱惜,又何尝不是这种主人翁意识的传承呢?

    今天我们一提国营,似乎总是与体制僵化、效率低下挂起钩来。然而毛病看来也并不仅仅是出在“国营”两个字上,相反如果不是当初的“国营改造”,还会有人甘愿奉献出自己祖传的酿酒工艺吗?甚至进一步说,还会有今天的茅台吗?我想,回答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正如后来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一些“国营”患上的“大企业病”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它们要么通过改革凤凰涅槃,获得重生,要么就是淹没在滚滚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之中了。看来,无论是国营,还是私营,唯有满足人们的底层人性需求之后,还要让人们有一种企业“主人”的感受与认知,拥有那样一种使命感和价值观,这样的企业才会更加拥有蓬勃生机,更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3、从工匠到大师的飞跃,促进了茅台发展上的飞跃

    诚如上面所言,郑义兴把自己家几代人传下来的一整套有关“茅酒”配制的工艺从头到尾地贡献出来,并由厂里的秘书们帮助形成文字,还整理成册,从而形成了茅台酒历史上第一份完整系统的配制工艺,至此这一誉满全球的中国名洒也有了自己用文字传授的生产工艺流程。

    自1957年起,酒厂全面恢复了以郑义兴为代表的传统生产工艺,茅台酒从此重振雄风,这一年茅台酒的产量达到283吨,合格率从1956年的12.9%提高到99%。之后的“茅台”合格率一直在99%以上,其从不动摇的高质量,让酒业同行们无不称道。其间郑义兴等人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让一个日落西山、差点被同行踢出名酒行列的民族品牌重新走了辉煌而骄傲的正道,同时也让一个仅靠口口相传、没有文字的民族品牌的名酒制作工艺,有了通过教材式的文字能够向所有酿酒工人们传授。

    茅台酒厂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确保酒质,从1954年起,也就是郑义兴酒师正式进厂并出任副厂长之后,茅台酒厂就开始实施“师徒传帮带”制度,这个传统和制度一直沿袭至今,它也是茅台文化的重要方面。那个时候所建立的“师徒互帮”非常有意思,它跟一般旧式的“师”有所不同,那就是作为师傅不能保留和保守自己的专长与本领,要无私地将身上本领无条件地教给徒弟。在书中,还披露了当时保存下来的几份“师徒合同”,从中也可以看出茅台“初心”的点点滴滴。

    正是由于茅台这种师徒相传制度的实行,于是茅台走出了第二位“茅台酒神”,即郑义兴的徒弟李兴发。第一位“茅台酒神”郑义兴可以根据祖辈专下来的有关“茅酒”的全部工艺勾兑出神奇的茅台来,却道不清茅台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酒而不是那样的酒这个玄妙无穷的问题。到了李兴发这一代,他通过跟师傅学习和自己的深入实践,终于总结出茅台可以归入酱香、醇香和底香三种香型,而这三种香型以酱香为主:

    “酱香是一种生命体,是活性的微生物在人类干扰下即工艺技术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生命体,这种活性生命体经过成熟的勾兑大师之手,千锤百炼之后所配制的酒,就是大家所喝到的茅台。”

    李兴发“酱香”学说的提出,使他成为茅台发展史上又一个丰碑式人物。

    1965年,在四川泸州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名酒技术协作会上,茅台厂的代表宣读了一篇名叫《我们是如何勾兑酒的》文章,这篇论文由季克良执笔,写的就是李兴发科研小组的研究成果,一时引起强烈反响,国内酒业的专家们称它是一次“酿酒史上破天荒的创举”。这个评价足见李兴发的贡献有多大!它好比使中国的白酒酿造业从传统的农耕文明时代,一下跃入工业化革命时代,所以怎么说都不为过。

    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季克良身上时,季克良老先生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又实现了由工匠到大师的飞跃。

    与郑义兴具有同样弱项的是,李兴发虽为副厂长,也把郑义兴的勾兑技术掌握得娴熟有余,可他的文化水平也不高,有经验但是仍不能把“心得”变成文字,所以季克良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茅台酒厂之后,有文化的他自然成为厂里的“宝贝”,不仅成为了李兴发的徒弟,同时被寄予深切的希望,即希望他不仅将师傅的绝活学到手,还要把学到的手艺形成文字整理出来。

    当然,季克良本身也谦虚好学,比如他惊叹于茅台的传统酿造工艺,提醒自己“十年没有发言权”,并且主动从车间干起,从实践一线干起,先掌握丰富的实践经验。他进厂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茅台历史上的奠基事件:李兴发发现的三种典型体基础酒,即酱香、窖底香和醇香。中国“酱香酒”也由此诞生,茅台从此也奠定了酱香之冠的地位,开辟了中国白酒发展的格局。

    ——“茅台酒经过长期陈酿和精心勾兑后,不仅其香味香气成份组成十分复杂、丰富、协调,而且酒体蕴含多种有益健康的微量成份。茅台酒不能等同于普通白酒及其他名白酒和洋酒。”

    ——“茅台酒的酒精浓度为53%(v/v)左右,是世界上所有蒸馏酒中最科学的酒精浓度。而国内外其他白酒,如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名酒,其传统接酒度都在65%(v/v)往上,有的高达70%(v/v),然后加水降到需要的浓度。很明显,这些名牌蒸馏酒在酒精与水的缔合上,不能与茅台酒相比。”

    ——“茅台酒是天然发酵产品,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完全靠用不同轮次、不同酒席、不同酒龄的酱香型、醇甜香型、窖底香型三种典型体茅台酒精心勾兑而成,所以茅台酒中的香味香气成分及比例也很科学、合理;而其他中外蒸馏名酒,则必需添加外来物质。”

    ——“茅台酒富含各种营养。检测分析表明,茅台酒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茅台酒生产工艺对当时环境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茅台酒不能异地酿造,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酒。”——这一定论的潜台词便是茅台无法复制,茅台独一无二。茅台只属于中国,只属于贵州,只属于遵义的茅台镇。

    ——“茅台是由1000多种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至今我们能够认识的微生物也就一二百种,还有上千种我们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功能是什么,但它们都在对茅台发生着作用,所以以我们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对茅台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

    总之,一个个茅台基因密码被发现,并且被季克良“理论化”,同时,对茅台的生产工艺也进行了条理化总结,进而形成固化的规范。季克良时代,他不仅将传统工艺理论化,同时,还借助技术和科学进步,使产量自2003年实现万吨以后,一个高峰一个高峰地向前推进,以至形成现有的产能。

    季克良老先生在茅台厂可以说是绝对的“神”一级人物,虽然他已退休多年了,但他的威望和影响力无人可比,即使在茅台数百年的历史上也是无人可比,今天茅台威震神州、名扬四海,季克良功不可没!

   从郑义兴到李兴发,从李兴发到季克良,实现了茅台工艺从口口相传到文字相传、理论相传的历史性跨越,同时,从这些功勋级、丰碑式人物身上,也折射出茅台的“初心”和精神文化光辉。

    4、一代代管理人的重要贡献

    在我们投资圈一向有个“船与船长”之说,即找到一只好的船,要胜过找到一个好的船长。巴菲特更是直言,要找那些傻瓜也能够经营的公司。从这个标准出发,茅台这家企业自然是最为符合的,因为在茅台历史上,能够被尊称为丰碑式人物的,一般都是酿酒大师级的人物,基本上没有管理方面的人,因为茅台人心目中的管理者一般都是上级派来的领导,他们常常身不由己,或干三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正如一些茅粉所说的,他们不过是茅台的过客。但是,茅台这样的企业果真也是“傻瓜”也能经营的吗?显然不是,实际上在我的理解,巴菲特的这句话更主要的意思是强调一家企业商业模式的重要性。通过本书,我们知道,在茅台70年的发展史上,实际上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管理者,如被称为“茅台铁汉”的邹开良,便属于茅台人“民心”中的丰碑式人物,而被茅台人称道的管理佳话,则是“二良时代”,即邹开良和季克良相互交换当企业一二把手的时期。在这些优秀的管理者身上,实际上又让我们看到了茅台精神文化的光辉,以及茅台精神文化基因的传承。余生也晚,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理解“二良时代”的那种艰苦奋斗、默默奉献、不计较个人升迁荣辱得失的工作情怀与精神,他们所谱写出的一桩桩、一件件可歌可泣的创业故事,对于今天我们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神话般的存在呢?!

    诚然,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滚滚而来,少数茅台的管理者最终没有经受住权力的考验,沦落成为令人不齿的腐败分子,成为永远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悲剧性人物。然而令茅台人,也令我们投资者欣慰的是,茅台的产品品质和企业文化并没有因为这些腐败分子的产生而被腐蚀掉,甚至说茅台的经营均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思来想去,我认为,还是因为茅台人坚守的那份初心和精神文化在发挥着更根本性的作用,而正是由于茅台人对那份初心与精神文化的笃定坚守,反而使茅台在自己的发展中上具有了一种自我修复机制。不是吗?如果谁敢砸茅台的牌子,我想整个茅台人是断然不会答应的!“民心不可违”,从整个茅台人身上,我仿佛又看到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直在闪耀!

    何家明先生在书中写道:

    “以往至今,人们只知道茅台酒的味道,却并不知道诞生和酿造‘茅台精神’的初心。这是我认为70年来国人对茅台认知的一大缺失。

    茅台是酒,是佳酿,是人们喜爱的产品。然而,茅台从成立那一天起,它就是中国精神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之后酿造和培育出的‘国企’精神的杰出典范。茅台成长至今,初始孕育和日后久久之功凝练铸成的茅台精神,则是茅台的灵魂与全部的香味结晶。

    它让我深深臣服与敬畏——”

    读毕全书,掩卷深思,我与作者的所道出这种感受深深共鸣!

全部讨论

2023-03-10 12:14

【谢谢分享】最高的护城河正是企业文化~茅台、片仔癀、同仁堂这样的国粹中药文化,生生不息哈~~

2023-03-10 07:49

2023-03-09 22:11

学习了,不管你有没有茅台,都值得一读$贵州茅台(SH600519)$

2023-03-11 20:59

总结的正好,道出了茅台成功背后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