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札记:大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1回复:90喜欢:123

闲来札记:大考

(2020年3月25日)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次大考,在这次大考之中,我们见到了极少数人中人性的恶,更见识到了更多的人人性中的善,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在前期《闲来札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几点投资思考》一文中作了充分的论述。

其实,此次疫情对于长期投资者、价值投资者又何尝不是一次大考呢?

在这次大考中我们究竟得多少分呢?

如果慌不择路地被吓坏了,进而清仓、割肉走人,我认为是零分;

虽然心中有忐忑,但是经过斗争,最终让理性占了上风,进而能够坚定持仓不动摇,我认为可以得60分以上;

面对账户浮盈较大幅度缩水,或者浮亏,不仅不动摇,反而利用下跌的大好时机加仓买心仪的标的,我认为可以得满分,或者再在满分100分之上加10分!

回顾中国股市过往并不长的历史,每次“灾难“面前,都可以说是对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一次大考。远的不说,2015年连续十多次的千股跌停和停盘是一次大考,2018年的“毛衣战”也算得上是一次大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算得上是一次大考!

很多的人曾经发誓说要走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之路,但是在大考面前,就能够检验出自己究竟是不是叶公好龙!

都说价值投资知易行难,其实真正的“难”就在于面对着一次次的大考自己是否能够过关:坚信着企业内在价值的锚而不动摇!

话说到此,自己究竟在这次大考之中得多少分呢?

不谦虚地说,目前我给自己是满分,甚至还可以再加上10分!

何以见得?

有我3月21日写就的一篇帖子为证。——这篇帖子首发自己的个人同名微信号,今天在这里也全盘托出,是为证。

当然,这次大考仍然没有过去,顶多也就是处于大考的上半场(切莫因为上涨两天就幼稚地认为能过去,心中当有打持久战之准备),但我相信自己,“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有着这种心态,又何愁自己不能能够顺利过关呢?!

附:

闲来札记:痛苦的根源

作于2020年3月21日,首发个人同名微信公众号

链接:网页链接

面对所持上市公司股价的大幅度下跌,账户里的浮盈较大幅度地缩水,或者出现较大幅度的浮亏,很多的投资人常常陷入深度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忍受不了这种痛苦而惊慌失措地割肉、清仓。为什么这些投资人如此痛苦呢?其根源说来说去,还是我们经常念叨的老话题,即这些投资人还是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的股票账户当成了储蓄账户。

老实说,作为有些经验的投资人面对着自己账户里的浮盈缩水,或者较大的浮亏,情绪上的第一反应也一定是有些不爽的,但是有经验的投资人最终还是能够让自己的理性占据上风,进而能够坦然面对。

这里仍以我公开的女儿账户实盘为例(见下截图),2019年底收盘之时市值为191.05万元,至今天跌至164.66万元。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损失”26.39万元,回撤-13.81%。虽然这些“损失”算不上大钱,但对于普通人来讲,这毕竟也不是太小数目的钱啊!——谁会与钱有仇呢?!

面对这个“损失”,难道自己就一点感觉没有吗?

非也,但是我很快就能够让自己的理性克服掉这种不快,因为这个账户的投资并非着眼于短期,理论持有期限是着眼于未来三四十的时间(当然在持有具体标上是定期体检,也不排除必要的换股操作,但所持标的都是着眼于未来三五年,甚至十年以上,或者更长时间的持有)。我相信,当前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造成的下跌,恐慌的情绪甚至比病毒传播还快,从长期看,自己所持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不会因为疫情而受到根本性影响的(顶多也就是短期的股价受些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要企业经营回归于正常,企业的内在价值一定会在股价中得到“拨乱反正”式的反应的。

说到这里,我觉得还十分有必要对交易日里每天收盘股价的边际定价原则进行一下了解。

我投资的朋友“糊糊”在静逸投资分享会上,曾不止一次地举了一个“例子”,很形象地说明了这种股价“边际定价”原则的荒谬。下面,我直接拿来引用一下:

假设一家公司总股本有1亿零1股,公司老板手中持有1亿股,某股民甲手中持有1股。在昨天该公司的股价是1元/股,所以公司市值1亿零1元,老板身家1亿元。今天股民甲不知道什么原因希望以10元的价格卖出手中这1股,而恰好股民乙不知道什么原因愿意以10元钱价格买入这1股。经过交易所撮合,他们成交了(假设无涨跌幅限制和交易数量限制)。这时,股票行情机上就会显示该公司最新股价为10元/股,该公司市值10亿零10元,老板的身家也就瞬间变为10亿元!

这是不是很荒谬呢?!

同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结果这个股民甲快被吓死了,于是他以5元的价格慌忙卖出了手中的这一股,结果也成交了,于是该公司的市值就变成了多少呢?5亿零5元,于是老板的身家也就瞬间变成了5亿元!

这同样是不是也很荒谬呢?

是的,是很荒谬。然而,这种“边际定价原则”实际上每个交易日就在股票市场上“荒谬”着(每天一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也由此计算得来),很多的所谓投资者也被这一定价原则搅得心神不安!

我们常说,要关注比赛场,不要盯着记分牌,实际上就是让我们避免被这种荒谬的定价原则迷惑了双眼!

我们常说,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在短期内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扰动,市场这个“投票机”是无法正确反应其内在价值的;但是长期而言,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又必将会得到正确的反应的(这种正确也是一种模糊的正确),因为长期而言市场的价值规律(包括套利原则)一定会发生作用的。股市的这一规律已经被证明屡试不爽。当然,我们说的这个“长期”至少是指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明白了上述这些道理,我们的短期之痛是不是会减少一些,或者是没有了这种痛苦呢?我认为应该是的。

波动并不是风险,真正的风险有二:一是本金的永久损失,二是回报不足。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风险吗?没有了!如果投资人陷入痛苦深渊仍不能自拔,念念这些“咒语”估计也会管用!

但是,如果仍然不管用呢?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永远离开这个市场,因为你的性情可能并不适合在这个市场上生存!

附截图(3月21日):

注:3月12日卖出通策医疗100股,成交价格106.25元,成交金额10625元,为中新股建科机械筹集资金。

附:截图(3月25日)

注:本帖只代表个人观点,特别提醒不要盲目抄作业(因为本人也不是股神,个股之中也有深度套牢),自己还是那句话:抄作业容易,抄体系难,抄心情更难!

精彩讨论

那么胖的老胡2020-03-25 23:43

给自己打61分吧

糖果家族的快乐投资2020-03-25 23:29

见证账户历经沧桑,股灾,犯错,回撤,在本金投入50万,短短5年时间,净值3.6,于平凡处见不平凡。虽然后视镜来看,当初的百年老店理念原则没有问题,但我依然觉得按张老师的水准,在2013-2015年要选择茅台格力,而不是同仁堂,康美,这都是后视镜,不过正因为历经磨难,才看出女儿账户的非凡之处。

Greenroot2020-03-26 06:24

雪球一直在宣传和传递这样的信息,其实完全是因为中国股市太善良了,如果是在美国或香港,这会害死人的。

看得淡些2020-03-26 06:13

本来筹措资金想利用这次疫情建仓某标的,一开始很顺利,到了理想的价格出手了,而且利用几次调整的机会建仓完毕(资金也用完了),本来挺好的。但没预料到欧美疫情失控了,标的价格继续下探,心里不慌张,想继续低吸,无奈没子弹了。请问师傅,这种情况能打几分?

全部讨论

2020-03-25 23:43

给自己打61分吧

见证账户历经沧桑,股灾,犯错,回撤,在本金投入50万,短短5年时间,净值3.6,于平凡处见不平凡。虽然后视镜来看,当初的百年老店理念原则没有问题,但我依然觉得按张老师的水准,在2013-2015年要选择茅台格力,而不是同仁堂,康美,这都是后视镜,不过正因为历经磨难,才看出女儿账户的非凡之处。

2020-03-26 06:24

雪球一直在宣传和传递这样的信息,其实完全是因为中国股市太善良了,如果是在美国或香港,这会害死人的。

本来筹措资金想利用这次疫情建仓某标的,一开始很顺利,到了理想的价格出手了,而且利用几次调整的机会建仓完毕(资金也用完了),本来挺好的。但没预料到欧美疫情失控了,标的价格继续下探,心里不慌张,想继续低吸,无奈没子弹了。请问师傅,这种情况能打几分?

2020-03-25 23:19

支持闲大!阿胶可以补仓了

2020-03-26 08:50

其实你写的很有道理,通俗易懂,不拗口晦涩,本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无奈最后你荐股那弯钢筋的就让我无语了,以你的价值取向,绝对不应该投资这种次新的产业单一的公司了,除非你有内幕消息或者参与了不光彩的控制股价,所以反过来你前面说的就都是废话了!

2020-03-26 06:35

满仓是满仓,但是把一些长期股换成了投机股,然后长期股大跌,投机股大涨,这个该怎么算?自己都不太好了,长期的信念受到挑战

2020-03-26 10:53

看过闲大的慢慢变富都能考110

2020-03-26 10:09

这次下跌我的持仓没动,还加了片仔癀和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