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札记:不要让自己的投资进入“虚幻”

发布于: 雪球转发:67回复:74喜欢:120

今年以来,我的两个账户收益一扫去年的“阴霾”,收益可谓大超预期。截至今日,主账户实现浮盈收益82.52%;女儿账户实现浮盈收益74.13%。不用说,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但是着眼于长期,我自认为这种超额收益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越应该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特别是不能让自己的投资进入一种“虚幻”状态。

以自己持有的“医疗双雄”通策医疗爱尔眼科为例,略作一下分析:

通策医疗,当下市值344.37亿,2018年扣非净利润3.27亿,市盈率105.31倍。以其年增长50%的速度“线性外推”,2019年、2020年扣非净利润可望实现4.91亿、7.37亿,以此推算,分别对应市盈率70.14倍、46.73倍。换句话说,公司唯有在明后两年保持50%的增长速度,市盈率才有望降下来,尽管如此,2020年对应现在市值的市盈率仍有46.73倍。

爱尔眼科,当下市值1152.39亿,2018年扣非净利润10.79亿,市盈率106.80倍。以其年增长30%的速度“线性外推”,2019年、2020年扣非净利润可望实现14.03亿、18.24亿,以此推算,分别对应市盈率82.14倍、63.18倍。换句话说,公司唯有明后两年保持30%的增长速度,市盈率才有望降下来,尽管如此,2020年对应现在市值的市盈率仍为63.18倍。

自己并非唯市盈率论高低、论价值的投资者,尽管如此,如此高的市盈率在未来必然要通过公司的快速成长来拉平。不能否认,“医疗双雄”目前正处于一个良好的赛道,均处于快速扩张、快速增长的生命旺盛期,并且还分别有“体外培育”在未来装进上市公司的良好预期,但是,未来多年长期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长也当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任务。

其实不独“医疗双雄”,如果将眼光放宽一点,将我大A股进行一广角式扫描,就不难发现,以2015年历史上罕见的大股灾为分水岭,一些被先前称为“大烂臭”的绩优蓝筹近几年连续被追捧,有不少品种的市盈率估值已经给人以“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至于是哪些品种,我这里就不提名字了,省得让有人感觉这是在向他们的香槟里吐口水!

股价的上涨与下跌一样,市场上从来就不缺少各种理由、新名词,或者是所谓的新理论。比如,近两年中国核心资产这个名词很为流行,然而何谓中国的核心资产呢?难道近几年股价大幅度上涨之后的公司,就可以称之为“核心资产”吗?显然,这个认知是很肤浅的。其实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个太宽泛、模糊的概念(我个人认为,与其称核心资产,倒不如称优质资产更为确切),甚至是不是将来被市场成为炒作的噱头也未可知。

华尔街没有新鲜事,中国股市也从来没有新鲜事,当市场上极度对某一概念热捧之时,作为理性的投资者自当谨慎待之。不是吗?在这方面,可以说殷鉴不远,比如,在2015年大股灾之前,连续几年被市场热捧至极的“神小创”们曾经被一度称为新兴经济的代表(当时平均市盈率被炒至140倍以上),当时甚至有基金经理公开说,他只看创业板,已经不看主板了!当然后来的结果以及惨通的教训,估计身陷其中的人至今还会心有余悸。

诚然,对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一些优质资产我也是长期看好的,而且很多优质资产与当年的神小创也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正像树不能长至天上去一样,再优质的资产其估值水平也当与其长期业绩相匹配。市场均值回归规律,无论是在外国股市,还是在我们中国股市,可以说屡试不爽,只不过时间周期的拉长,温水煮青蛙式的演变,常常容易让人进入一种虚幻状态罢了。安全边际虽然不是投资的基石,但却是投资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当需要永远牢牢记取的。这条重要原则,永远也不会过时。

那么,面对估值已经不低,或者说股价让人有些晕晕的时候,又当如何处理呢?

1、设置一个高高的卖出“天花板”,也是可以的。卖出高估的,继续寻找低估的,利用市场的定价错误赚取超额收益,本来就是价值投资的“术”之一。当然,前提是你得自己判断准确。

2、淡定持有。实践证明,对于一些优秀公司来讲,哪怕股价一时高估,甚至有些疯狂,仍坚持淡定持有也是可以的。因为,未来股价的调整未必就是以大幅度下跌来展开,或许股价会在一个区间内振荡,以时间换取空间,这也是市场的一种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卖出,未来会有错失的风险。当然,这种情况下的持有,当调低自己未来的收入预期,甚至利用我经常说起的“杀手锏”:心中抹去一片浮盈。如此心态便容易保持了。

这里,我再说一下“持有是否等于买入”的话题。有投资观点认为,持有就等于买入,但是在我看来,这应该还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是不能混淆的。一者,持有是一种“状态”,而买入是一种“动作”,状态与动作显然并不是一回事;二者,较低成本的持有(当感觉股价高估之后作适当减持,以降低成本,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术”),有的还包括未来优厚的分红,毕竟会使自己处于一种较为舒服的状态,而且持有的淡定心态也更容易保持。

在这个方面,智慧老人芒格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大意):

从心理上讲,哪怕一时价格高估,我不介意继续持有一家我喜欢、欣赏、信任的好公司,我知道多年后它会变得更强大。如果估值变得有些愚蠢,我只是忽视它。所以,我持有一项资产,在目前的价格下我绝不会增加买入,但是持有它我却感到很舒服。我不道这逻辑是什么,我也不去捍卫这个逻辑。我只想说,这是让我非常舒服的方式,我也有权利这么做,因为这都是我自己的钱。

注:本文作于2019年10月14日,首发个人同名微信公众号,略有修改。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19-12-01 10:20

任何投资领域的新名词都会变成电锯,将相信他们的投资人切成两半!上世纪美国漂亮五零,世纪末的科网股泡沫,以及15年的中小创和现在的核心资产!

2019-10-16 23:46

感觉太高了。建议闲兄换股。不希望看到闲兄市值回撤的那一天。

2019-10-16 18:32

通策医疗作为国内立志向医疗服务领域开拓的企业,近几年正处于高速扩张时期,但长远来说,那么快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持续的,但保守估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未来5年年均保持30的增速(届时净利润超过12亿),未来10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届时净利润超过20亿),看来是可以实现的。参照恒瑞,通策的市盈率很难长期保持在40倍以下。如果能够长期持有通策,回报率将是非常可观的。

2019-10-16 07:10

闲大是喧嚣市场中的清风,徐徐而来让人更淡定,也更坚定走正确的夹头之路。

2019-10-16 06:36

恒瑞茅台都是好公司,现在的价格自己判断属于有一点泡沫了,但仍然不舍得卖出一股。慢点涨多好,这样就不用担心估值是否太高了、是否需要卖出、是否需要切换到其它股票、计划卖出后价格回落到多少可以买回来,这中间涉及多少判断、多少步骤,其中一个环节出错了,你就有跟牛股错失的风险。整个A股没有几个比得上恒瑞茅台的个股,其它个股如果要达到对恒瑞茅台的了解程度需要多花多少时间精力,现阶段如果有一点点高估,但不影响他们的长期前景,心中减去一部分浮赢就好,这是最简单、最高性价比的选择。

2019-10-15 21:45

感谢闲大分享,先感谢再品读

2019-10-15 21:38

怎么就能给80倍+的市盈率而我买的$白云山(00874)$ 只有10倍不到,还有的就只给3、4倍$兖州煤业股份(01171)$ $中国建材(03323)$

2019-10-15 21:16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6,也推荐给你。

持有是一种“状态,买入是一种“动作。

有些股票在当前适合持有的状态,但并非适合买入的操作。

谢谢闲大

2019-10-15 20:53

闲大好文,每篇必看

2019-10-15 20:53

确实啊,现在有些优质资产相比历史估值虽然是高估,但也还没到高上天的地步,加仓吧肯定不明智,减仓吧又没到自己设定的高估“天花板”的位置,而且公司未来两三年的发展确实也可能支撑得起这个估值,所以对这类资产目前持有的人还是继续持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