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药人专刊访谈 | 宜明昂科卢启应:决定创新药成败的关键之一是临床转化能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猎药人专刊是由猎药人俱乐部与E药经理人联合出品,将定期就医药行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发挥媒体优势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推动中国创新药行业健康发展。第三期调研主题为“临床试验的功法与魔法”,通过访谈创新药企创始人、CEO、CMO等,解析Biotech在新周期中的差异化竞争力构建,敬请持续关注!

曾经在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任职肿瘤内科医生,研究生毕业后,卢启应的身份发生了改变:正式迈入工业界,在罗氏、GSK、阿斯利康辉瑞等头部跨国药企从事肿瘤创新药临床开发工作。又在2022年,卢启应正式加入了一家中国明星Biotech——宜明昂科,担任其首席医学官及高级副总裁。

每一次角色转变,都会给卢启应看待中国医药创新行业发展增添新视角。回过头来看,卢启应深感越往后走一步,所需要学习的能力就越高。加入宜明昂科,于卢启应而言意义非同一般。在一家专注于做FIC新药的创新药企中担任CMO,不仅是对个人综合能力能否覆盖研发全链条的考验和锻炼,也随时要和团队一起面对产业界的“灵魂拷问”:你们能不能做出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药?

4月初,宜明昂科宣布,公司有五篇创新药临床研究结果已经被2024年ASCO年会大会接受,并将在2024 ASCO期间分别以口头报告、壁报展示等形式向全球展示,尤其是其关键核心产品替达派西普(IMM01)作为中国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SIRPα-Fc融合蛋白,其II期研究结果收获两个Oral报告,表明公司针对CD47靶点的产品正受到全球产业界的大力关注。而能做出好的临床数据和值得期待的新药,也正是卢启应及其团队面对行业询问时,给出的最佳回答。

Q=猎药人俱乐部&E药经理人

A=宜明昂科首席医学官、高级副总裁 卢启应医师

Q: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从业经历?

A:我曾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综合内科任住院医师,自2008年底起进入到工业界,先后在罗氏、GSK、阿斯利康辉瑞中国研发中心跨国药企工作,专注于肿瘤创新性产品研发工作12年。我2015年加入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从2017年起担任辉瑞肿瘤产品组中国临床开发负责人及总监,带领跨部门团队制定了全球首个CDK4/6抑制剂爱博新(Ibrance)一线转移性乳腺癌的中国开发策略,直至该产品于2018年底在国内获得加快上市。

2019年起,我在江苏亚盛医药和北京佑和生物等公司负责全球开发工作,先后担任VP和CMO,负责多个IO单抗双抗、主持并领导企业(中国及海外)临床研究和项目申报工作。

2022年3月,我加入宜明昂科。当时看到业内知名资本礼来亚洲基金领投了这家公司,此外宜明昂科还颇受诸多资本青睐。深入了解后,宜明昂科的差异化技术平台优势深深吸引了我,且已打造出靶向CD47的多款单抗和双抗、以及靶向CD24 、CD70等少见靶点的丰富在研药物。此外,宜明昂科还有一点尤为突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很拼,整个核心团队都很专注、聚焦,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畏惧困难,总是迎难而上。

Q:宜明昂科目前的重点临床试验进展如何?

A:目前,宜明昂科构建了一条围绕CD47靶点的差异化产品组合,有超过十条创新候选药物在研管线,其中四个产品已进入到临床II期,一个产品3个临床适应症进入III期准备阶段。

其中,核心产品之一 IMM01是新一代CD47靶向分子,具有双重机制,能够同时阻断来自肿瘤“别吃我”信号,并通过IgG1激活患者免疫系统的“吃我”信号,在体内具有强大的抗肿瘤活性,临床上可以观察到单药的有效性,目前正被开发用于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多种血液肿瘤和实体瘤。同时,在临床前体内药效试验中,IMM01与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药物联用,显示了针对血液肿瘤、实体瘤的强大抑瘤活性。数据证明,IMM01的差异化分子设计较好解决了CD47抗体药物普遍面临的临床安全性问题,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CD47靶向药物。

在IMM01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差异化布局,针对初治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患者,我们项目IMM01-02是针对这一未满足医学需求罕见肿瘤的最大样本量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另外,针对既往PD-1抗体治疗失败后的霍奇金淋巴瘤(cHL),我们的联合治疗模式可以克服既往PD-1抗体治疗耐药性问题,还能体现去化疗优势,避免化疗药带来的长期毒性,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生存质量优势。

此外,产品IMM0306是一款针对CD47xCD20 的双靶点特异性分子。在针对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I期临床研究中,IMM030显示出了令人鼓舞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安全性,该产品联合来那度胺的II期临床研究正在快速进行中。

Q:宜明昂科在进行方案设计时会主要考量什么?

A:我们专注于差异化创新,在临床开发策略上通常会谨慎“打磨”。

我们所聚焦的靶点及疾病,面临的同领域竞争比较激烈,但纵览国内整个竞争格局,很多企业聚焦的细分适应症基本都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立项之初,我们就明确了要走差异化道路,根据产品特点,针对临床未满足的需求比如瞄准另一适应症——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近20年,治疗该病的药物效果尚未取得明显的进步与突破,目前也鲜有同类产品的竞争。

随后在具体的方案设计细节上,需要反复思考精心琢磨。比如想清楚要选择研究什么样的病症,跟谁联合,跟随对照,是要打造一线、二线还是后线治疗方案。其次,将来注册适应症人群要选对,制定科学的样本量统计学思路,确定合适的研究终点。

总之,临床试验设计环节非常关键,如果企业的方案设计稍微不合理,就很可能会对临床项目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所以要反复琢磨。

Q:您如何评价中国创新药企的临床试验综合能力?提升的建议是什么?

A:实际上,我国创新药企整体临床试验综合能力在近些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能力在加速提高与进步,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经验也日益成熟,成绩斐然。

不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临床试验布局时,我建议创新药企一定要有前瞻性布局,较早进行通盘考虑、前端布局,后续的产品研发阶段推进都需纳入整体的产品开发计划中。此外,一定要跟海外监管机构等多方进行积极沟通,对应作出整体考量和适当调整。

Q:有观点觉得首席医学官的核心能力主要有方案设计能力,跟PI沟通的能力以及实验基地链接能力,您觉得还必须拥有什么能力?

A:除了这三大能力,CMO还必须对研究的细分疾病领域需求有深入的了解、洞察与分析,同时必须了解公司研发药物对应的市场竞争格局情况。大外企很多CMO对临床转化、整个链条各个环节非常熟悉,不仅如此也对肿瘤药全新靶点、新研究都非常了解,这一点是可能是国内许多CMO值得学习的地方。

另外,光有设计方案不行,一名合格的CMO还必须具备系统的策略落地能力,如果在执行中不能很好落地或者落地很慢,很可能导致错失原本属于自己的机会。

项目落地前,一定要制定精细化的、全局化的产品开发计划,明确每一个里程碑或“关键节点”是什么,并能对潜在风险作出合理的预判与评估,制定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Q:在临床试验过程管理上,您认为目前包括发起方、PI、临床试验医生、临床基地等各个角色,还有哪一关键能力尚且缺乏?

A:临床转化能力亟待提升,这恰好是决定创新产品成败不可缺少的因素。大药企可能在临床转化上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团队,但Biotech鲜有,质量也容易参差不齐。而就本土CRO而言,其运营能力相对较为成熟,但仍需在某些细分领域提升精细化运营的水平。

Q:您预判未来3-5年,中国创新药的首席医学官职业生态会发生哪些改变?

A:首席医学官生态必然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但人才大都趋向多元化,其能力将更为聚焦、专业化。

卢启应

宜明昂科首席医学官、高级副总裁

师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中心沈琳院长,曾任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先后在罗氏、GSK、AZ和辉瑞研发中心工作。曾担任辉瑞肿瘤产品中国临床开发负责人,主持数十个产品临床开发和1-3期全球/亚太及中国临床研究的申报和实施。领导跨部门主持多个肿瘤产品开发直至中国成功上市: 领导爱博新(lbrance)获批乳腺癌适应症;达克替尼 (Dacomitinib) 获批肺癌适应症。曾分别担任亚盛医药和北京佑和生物临床医学部副总裁,领导多个1/2期项目在中美澳同步申报和实施。随后在国内生物制药公司担任CMO。2022年3月迄今在上海宜明昂科生物担任CMO,主持整体临床开发策略和临床项目实施工作。

关于猎药人俱乐部

猎药人俱乐部作为医药行业多元化的媒体分享平台,我们怀着“做医药人的灵感迸发地”的初衷,秉承“创新、交流、共享”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自由、开放的艺术文化氛围,组织策划碰撞灵感、激发创新的话题活动,汇聚志趣相投的新药研发创业者、投资者、研发人员及医药行业精英,分享经验,共享资源。猎取医药洞见,捕获多元灵感 ,让医药人的真知灼见有地可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