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注钧达?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6

——————————

11月9日,“雪球”上“朱贰哥”先是问:“观察钧达股份能否封板”,后是说:“光伏板块里辨识性最强的情绪股就是钧达股份,板块要想起来必须吸引人人气,要想吸引人气必须有涨停的票。”十几分钟后喊道:“钧达股份涨停了!”

这让老红想起9月初的一天,同时读到两篇文章,《钧达股份:TOPCon之难,其实远超很多人想象!》、《转型最成功的光伏新贵,甚至没有之一》,在写下了本文题目之后,因为有其他事情,就搁置了下来。

“朱贰哥”关注钧达,是为了关注“光伏板块里辨识性最强的情绪股”,老红关注钧达,是为了关注“光伏新势力”们的生死,因为钧达很可能是能够活下去的那一个“新势力”。

三年多前,和一家关注光伏产业的投资公司老板聊天,聊到投资“新势力”问题,老红武断的说了句:这些“新势力”难有存在价值!

说完后,老红一直有些后悔。一是人家毕竟是资本市场专家,是认真来听听你这位略知光伏人的建议的,不应该把话说的那么简单、绝对。二是后来“新势力”的狂飙,真的很打脸。

光伏“新势力”是人类产业史中的一个奇葩。一般的产业,在进入成熟期、前五大企业占据了60左右市场份额的时候,只会加速垄断,不会有“新势力”出现。中国光伏产业却很另类,2000年起步,到2007年在国际资本的支持下,已经确立了前十大组件企业的地位,即使遭遇2012年欧美大幅降低补贴和全球全行业亏损,这个难得的光伏价格低谷,也是只有旧资本退出、没有“新势力”进入,到2018年时,光伏各加工环节的前五大企业,都已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偏偏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在光伏发电全面进入平价上网的时候,光伏加工业在国内资本的推动下,竟然开始了一轮持续不断、波澜壮阔的“新势力”浪潮。“新势力”们明知前途是什么,却要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的付出,就像加拿大山中洄游的三文鱼一样,为了延续生命,前赴后继、一浪高过一浪。

浪潮之汹涌,改变了老红对“新势力”的看法:个别是有存在价值的,大部分是没有存在价值的。现在,到了被血洗出场的时候。

老红关注钧达,是因为感觉它可能成为为数不多的、有存在价值的企业。

钧达早期是做汽车配件和内饰的,主要客户是海马汽车,伴随海马汽车的由盛而衰,钧达也由盛而衰。2021年通过收购那时电池片出货量第三的捷泰,剥离原有资产,进入光伏加工业,目前电池片占钧达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99.88%。同时借P型转N型之机,选择Topcon快速扩大产能,到今年年底,钧达电池片产能将高达53.5GW(P型9.5GW,N型44GW)。2022年的营收115.95亿,同比增长304.95% ;扣非归母净利润 4.93 亿元,同比增长373%(当年6月剥离汽车资产获得了2.15 亿)。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94.21亿元,同比增长112.83%;归母扣非净利润9.33亿元,同比增长1470.75%。目前看,钧达是一个有存在价值的“新势力”。

简单总结可能有存在价值的“新势力”,至少有这样一些轨迹可寻:

对于跨界而来的“新势力”,因为光伏是加工业,原来就是工业品加工的企业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只是进入光伏产业后,初始投资的产能要足够大,增长要足够快,快到必须两年内进入到不同加工环节的前十大企业。比如目前钧达是电池片前五,上机数控是硅片前四,双良是硅片前五。

原来不是做工业品加工的企业就有点难了。比如饮料乳品行业的皇氏集团,2022年就已经与中建材浚鑫、英利签署了12GW的Topcon电池片销售合同,但是前两天突然宣布“决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保障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主业上,因此对原来的太阳能电池项目投资做出相应调整,转让安徽绿能控制权”。

而那些追概念的“新势力”当前一定很难受。比如从餐饮追到互联网又追到光伏的中科云网,三季报显示:“1-9月,公司实现营收1.45亿元,同比增长80.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滑1579.61%;货币资金仅剩5234万元,新增N型高效光伏电池业务尚处于投资建设阶段”。光伏产业是资金推动型,5234万元的“货币资金”很难帮助企业追光伏成功。

对于完全新设企业的“新势力”,因为光伏是资本推动的高端技术装备加工产业,完全新设企业具备三点很重要:第一,由真正懂光伏技术、深谙光伏产业本质的人发起,并主导企业;第二,要有雄厚的资本支持和强大、持续的融资能力;第三,选择一种技术路线,快速成为不同加工环节、不同技术路线的前十大企业,并且知名度持续、快速提升。比如高景是硅片前三,一道是电池片前七、组件前九,华晟是异质结一军突起。总觉得那些技术不错、资本也不错,但至今市场占有份额不大、知名度不能持续提升的企业,长期存在的价值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越来越残酷的产业整合,留给这些企业进入前十、前五的时间不多了。

过去,因为小资本“新势力”的层出不穷,让“球友”们质疑光伏产业没有门槛。现在当浪潮正在褪去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只靠资金门槛进来的“新势力”,可能活一时,不可能活长久,特别是在当前沪深交易所从严融资条件的背景下。本轮产业整合,将一改很多“球友”光伏加工没门槛的认知。

参考资料:

钧达股份:TOPCon之难,其实远超很多人想象!》

《转型最成功的光伏新贵,甚至没有之一》

《2023硅料、硅片、电池片等产业链五大环节Top10!》

皇氏集团拿下英利能源6GW TOPCon电池片订单》

《再融资监管越来越严格!这几家光伏企业受影响最大?》

《跨界光伏“生死局”!终止背后,多家企业光伏项目“黄了”?》

红炜

2023.9.2.

相关文章

此时的光伏技术路线感觉

隆基三季报的不意外和意外

龙焱的选择

钟宝申指出了一个光伏股票投资人的认知错误

当前 Topcon玩的是规模,BC玩的是独特

欧美重建光伏加工的数字已经很好看了

光伏龙头开始“一站到底”

晶科 拼的有点苦

看空隆基的 好像不是业绩问题吧

光伏产品贸易全球化的路越走越窄了

光伏企业还是太舒服了

隆基需要慢慢地读

全部讨论

2023-11-25 13:38

硅片有高景、上机、双良
电池片有钧达、一道,这都是已经做出来且做的不错的企业。
高景就是徐志群拉了波人就干出来了,一道是刘勇拉了波人就干出来了,谢毅在搞和光同程。
一个行业老兵出来单干+资本略微扶持就能做起来的行业,真的很难说有啥门槛

2023-11-25 08:39

红总,建议把光伏跟地方平台企业转型和房地产类基建行业转型结合起来看,或许能看的更清楚全面,再结合全球的未来的空间,或许能看的更长久些,更深刻些,不局限在个别企业的发展指标,如果行业空间在,资本在,技术在,就不会停,新陈代谢愈挫愈强

2023-11-26 12:14

市场增速过快,导致溢出市场空间养活了大量的新势力,所以市场增速过快屡次超预期对头部企业并不总是好事。
此外,私下里认为钧达应该是晶科练的小号,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势力,他的浮沉还看晶科。

纠正下硅片环节上机无论是现有产能和规划产能和现有出货量都没有双良多

2023-11-25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