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自己的主见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20喜欢:18

今年被北向资金一番猛买,人气明显活跃了。越来越多的股市意见领袖开始呼喊牛市要来了。春节期间,港股休的少几天,再加一把柴,火头猛的往上一窜,今天开盘很多人热血沸腾了。

炒股这玩意,最忌从众,耳根子软,被一忽悠就顶上去了。今年经济非常困难,虽然有放开复苏的预期,和部分扶持条款。但大家要明白,什么样的人需要紧急救治?什么样的情况经济需要扶持?不要冲动嘛,我承认今年会比去年好,所以今年我不躲。但是,但是,不要冲动嘛。

猴山上放食,一大桶馒头,每个猴两手拿两个,嘴里叼一个,桶里还剩很多,这时候都是和谐的。一旦一桶变半桶,没人两个馒头都分不到,和谐就没了,大猴子抢小猴子的。企业如此,股市也如此。

今年上面没有特别大的空间,而大家又想要赚钱,怎么办呢?当然是骗你高价买喽。把你套住,再骗你低价卖喽。一进一出,指数还在3200,股票愣是做出100%的涨幅来。这就叫吃饭行情,是没行情的时候,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这里面牺牲的就是那些脑子发热,被一忽悠买了拐的。受益的是谁,自己去想,不外乎券商维持了交易量,大小非减持卖了高价,部分大中型资金通过引导割了韭菜。

直白说吧:我从现在开始,不会再增仓了,假若有交易也是卖高的,切换低的。(之前给定的7.5成的仓位上限,不远了),不跟疯子争筹码。

之前说,去年有些推基金的,万字雄文论述股指如何低估。我驳斥了一点,现在数据大致出来了,大家可以看看。

比较明显的,海螺水泥房地产是年中崩的,但销售数据其实从2021年底开始就不太好了。今天公布的2022年年报预告净利润为139.73 亿元到 166.33 亿元。我给他算了一下,看下图红字。约每股2.64--3.13元。

从列表可以看出来,2022一季度其实已经略微隐现拐点了,到二季度基本确认,而股价,是从2021年初就已经确认头部了。因为那时候行业的,长期的持有者,已经觉得性价比不高了。而那些推荐ETF和基金的假把式,还在用2021年的每股收益6.28元的PE数据,汇总后看基金(几百个股票合在一起,汇总成ETF的PE),左看右看便宜。他哪里分得清那么多票里,哪个是假低估,哪个是真低估。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星源材质上。这个也是我赚了很多倍,熟悉的票。他今天公布的2022年年报预告为盈利:71,000 万元–75,000 万元,扣非这些小钱为了省事就不算了。

外行初看数据,比2021年增加150%,还是很好嘛。但分季度看,可以发现,增速是越来越差,到四季度,对比三季度,几乎没多多少钱。这种只有研究行业,深度研究股票的才会发现。

简单归纳:房子是2021年1月开始卖不掉的,烂尾是2021年中才显现。而新能源车,2022年初销量还是可以的,到了2022年底,特斯拉发现销量颓势明显才降价的,然后要求电池厂让利,电池厂要求隔膜厂让利(并且伴随销量下降)。所以,拐点在第四季度,明年很可能……

前面有篇文章提过,看着低估,股价不涨不跌,盈利减半,估值直接翻倍(但现实中不可能,一般股价都是先打折的)。以上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全部讨论

2023-01-31 11:01

人家说不定拿钱了,要不然那么一致?

2023-01-31 10:51

今年经济非常困难,虽然有放开复苏的预期,和部分扶持条款。

2023-01-31 10:46

@梨花丝雨 学习

2023-01-31 09:22

献上1元,略表心意。

2023-01-31 09:14

谢谢黑老师分享,受教。另外,配图很壮观,请教黑老师在哪里拍?

2023-01-31 09:02

请教上面这个看预估的每季利润是哪个看盘软件里的F9?我的东财里面没有这个样式。

2023-01-31 08:59

所见略同 看到收假前 一堆大威公号看多 省子晒赚钱 蒙蒙吹北水 甚是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