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67回复:391喜欢:14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精彩讨论

我的运动鞋2021-12-11 10:36

海控雪球有个奇怪的现象,看多的总是以详尽的数据、诸多的角度去分析研究,看空的总是几句“周期股”“从那里来回那里去”“买在业绩最差时,卖在业绩最好时”就能下结论。真是有意思。

阿损2021-12-11 08:50

哥,他们已经没有反抗能力了,你再发就是直接打脸了

西虹市-在野武将1212021-12-11 08:49

这个图充分证明海控是成长股,不是周期股,海运的周期是世界的经济周期

日拱一卒T皇2021-12-11 21:51

@张平原 做过实业的都知道,增量不增利是经常出现的状况,我在08年国内刚刚做手机镜头套件时就介入,最初30W像素的一套的单价1.6-2.0左右,一个月出0.5KK套左右,供不应求,客户提前打款订货,像舜宇光学,凤凰光学,联合光电,水晶光电,欧菲光等光学企业都是那时的客户。纯利润达到80%,高利润引来资本的大举投入,最开始做一模生产一个,后递增2-4-8-16-32-64个。实际上递增也有边际效应,因为牵扯到互配良率问题,能长期大规模良率最稳定的在一出16。16×16=256种组合,想想64×64=4096种组合,还要保证5μm的公差,扭力±20g,几乎是不可能长期大规模可实现的,可仅仅过四年时间的2012年,像素增加到200-500-800W像素,质量要求更高了,单价逐步降到恐怖的每套0.12元。每月出货10KK套以上。工厂设备增加了五倍,盈利还不到四年前的30%。讲这么多就是表明一个意思,增量并不等于增利,仅凭增量,是不能判断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重点在一个企业是否有核心竞争力,通俗的讲,就是技术门槛,把图给你,你有钱也做不出来,用钱无法复制,凡是用钱能解决的都不长久。这世上从不缺逐利的资本。看看快递行业近几年的内卷就明白了。

BigHeadPig2021-12-11 10:42

别丢人了兄弟,你来找找能疯狂进入集运这行业的,阿里的船啥结果你是不是不知道?万海放弃美线的事你是不是不知道?无知可以,拿着无知当先知真的是非蠢即坏了

全部讨论

2021-12-11 23:26

个人理解,没有疫情的话,基本上每年海运需求虽然也增长,但幅度都不大,船公司可以大致安排接下来的净新增运力计划,港口也可以大致安排接下来的新增港口扩建计划,(有效)运力仍然是过剩的,这样估计会是运价在低位没有大起大落的局面。但是疫情来了,让有效运力(供给)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增长,突破了阈值,而且是大大突破。一方面供给端的基本面已经和前几年的红海搏杀有了很大改观,头部公司的话语权比以前大得多,另一方面需求端,疫情让大货主的认知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原来供货的安全性还是比能不能省运费那仨瓜俩枣要重要的多呀。等疫情过去,运价一定会回落,但供给端需求端的基本面和认知都已经没法回到过去了,运价也不可能回到过去的低位,一定会在新的高度达到平衡

2021-12-11 18:31

目前看来,只有工业撤出我国,海运量才会大幅度的下来了

2021-12-11 11:06

集装箱行业的周期性主要来源于供给端。而不是消费端

2021-12-11 09:11

即使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业绩依然靓丽!用数据和未来每季持续爆裂的业绩狠打无脑看空者的碧莲吧!

2021-12-11 09:02

这张图看上去集装箱需求在2021年的需求增长只是正常水平,而2020年甚至是负增长,可是2020年开始运价就快速上升,不是正好说明运价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吗?

2021-12-11 20:48

供应链的格局就是降低成本,从便宜的地方买进,加上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效率(比如中国,可以加班,听领导安排,全世界最丰富的供应链),效率更高,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自由民主,即使发达国家想把供应链转会国内,这也会是短时间无法办到的事情。

2021-12-11 17:13

人们一旦用偏见的眼光去看待一件事物,那就无法短期消除偏见性,时间才是最好的证明

2021-12-11 12:01

既然是以年为单位,这张图也可以说明,运量并不跟股价趋势相同,量价共同作用才是。股价趋势体现的是利润或现金流未来增长的速率,撇开未来亏损,即便只是速率降低,股价未来的趋势也会降低或不明。相对于当下的估值极低,未来的确定性优于估值,确定性越长期,估值越可以趋高。典型的例子就是当下的招行和宁德。当然,2007年的招行也曾经超过50倍估值。说的不一定对。

2021-12-11 11:26

其实核心不是量的问题,是价格问题。

2021-12-11 10:44

看过最多的一句话:涨过十倍了,从哪来回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