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8

简单说说国内面板厂商柔性OLED产线(LTPO)——产能&竞争局面:

一、以模组产能计,

1、京东方重庆线45K,绵阳线45K。

2、天马厦门TM18可最大化配置,也就是月产能45K。

3、维信诺合肥V3(模组厂M3),月产能20K;TCL华星t4,月产能15K。

二、绵阳京东方B11,产能构成:

1、模组:绵阳M1 35K,河北平武M2 25K,绵阳M3 15K(年底量产)。

2、面板:绵阳线LTPO 30K、LTPS 10K,成都线联动(外购)、LTPO 15k。

三、天马TM18、京东方重庆B12、维信诺合肥V3为LTPO新线,绵阳京东方B11、武汉华星T4为LTPS改建线。

&

1、天马TM18最终配置多少LTPO产能取决于客户需求(稳定的订单量)。至于,维信诺合肥V3,华星t4则已无增加可能。(洁净区建筑面积:TM18 60万平方米,t4 40万平方米)。

2、现阶段,对于维信诺V3,天马TM18而言,实现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才是当务之急,主动的价格竞争无异于饮鸩止渴。对于华星t4而言,小米旗舰独供破局只是时间问题,持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最大限度确保供应份额,价格竞争无济于事。对于京东方而言,白热化的苹果供应商之争才是关键所在/未来所系,与二线厂商在国内品牌进行主动的价格竞争,毫无意义。

结语:简而言之,国内厂商包括京东方,LTPO产品良率尚待提升,(现阶段)所谓的价格竞争纯属无稽之谈。

$京东方A(SZ000725)$

全部讨论

重庆是全LTPO 产线??

05-12 18:49

南神专业

05-12 17:30

好文章

05-12 16:02

专业

楼主啥时候统计一下国内各OLED厂商的LTPO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