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年时间冲进纽交所,极氪的 2.0 时代正式开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三年栉风沐雨,极氪终于迎来了它心心念念的一大重要发展节点。

5 月 10 日,极氪正式登陆美股,以「ZK」为代码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此次上市,极氪共发行了 2,100 股美国存托股票。每股定价 21 美元,为先前在招股书中定的 18-21 美元发行价的最高价格,最终募集资金 4.41 亿美元,获得了超 5 倍的超额认购。

按照 21 美元的发行价格计算,极氪汽车的市值约为 52 亿美元。

伴随着极氪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它也正式成为以最快速度实现 IPO 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而与此同时,极氪也将以上市公司的身份,正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01乘势而上

完成在纽交所的上市之后,极氪成为了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国新势力,同时也成为了有史以来上市最快的新能源车企。

从外部大环境来看,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极氪其实已经错过了在美股上市的最佳窗口期。

一方面,近些年灰天鹅和黑犀牛事件频发,全球经济处于一种整体增长放缓、局部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美股市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风险所笼罩。

另一方面,新能源的狂飙止息,无论是美国新势力,还是中国新势力,研发、量产、交付等基本的商业问题纷纷暴露,资本市场对新能源的投资又恢复了冷静、审慎,甚至是观望的情绪。

不过,尽管已经错过了最佳窗口期,但从极氪的现状来说,选择当下这个关口在美股上市也不失为一个水到渠成、乘势而上的最合理选择。

以小众之姿挑动大众市场

时间拨回到 2021 年 4 月,彼时极氪品牌以及其首款车型极氪 001 正式发布。

在当时来看,由于极氪 001 是一款主打操控的纯电猎装车,使得极氪给外界传递出了一种非常小众的品牌形象。

但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小众的极氪,却成功凭借极氪 001 撩动了大众的心弦,以非常迅猛的态势杀进了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而其关键,就在于极氪 001 大胆且精确的品类创新。

极氪 001 是一款将产品力十分聚焦在操控方面的纯电车,不仅有着基于纯电与生俱来的强劲加速能力,还有着宽体低重心的底盘、前后轴 50:50 的质量分配等紧扣操控属性的经典产品设计。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尚未经市场检验的全新品牌,极氪更是甘冒巨大的财务风险,历史性地在极氪 001 这款 30 万级的车上搭配上了空气悬架。

另一个十分关键的创新是,在汽车行业老兵极氪 CEO 安聪慧的主导下,极氪还摆脱了 SUV 或者轿车的造型设计路径依赖,剑走偏锋,给极氪 001 设计了一套极其有原创性和辨识度的猎装车造型。

如此一来,极氪 001 不单单摆脱了纯电车的严重同质化设计,还做大了后排空间,在保证操控性之余又拥有了一些家用属性 —— 虽然看起来小众,但其实极氪 001 瞄准的是大众市场。

若是用一句话去概括极氪 001 的话,那么用安聪慧的那句「我们不做无聊的智能电动汽车」再合适不过了,并且极氪 001 这款「不无聊的智能电动汽车」也给极氪带来了非常丰厚的市场回报。

在 2021 年 10 月,极氪 001 开始陆续交付。仅用了 4 个月,极氪 001 便实现了交付量从零到 1 万的突破;仅用了一年,月销便突破 1 万;在 2022 年,极氪 001 交付的首个完整年度,极氪仅凭极氪 001 一款车便拿下了超 7 万的交付量。

可惜,一帆风顺的剧本极氪并没有拿到。在热烈的市场反馈之下,智能化的短板引发了极氪的危机。

穿越成长周期

极氪 001 交付之后,越来越多的用户吐槽车机容易卡顿、死机的问题。这导致极氪的品控受到了用户严重的怀疑,品牌形象也受到了重创,口碑急转直下。

为了挽救急转直下的口碑,在 2022 年 7 月 11 日的极氪进化日上,极氪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 为所有车主免费将高通 820A 芯片更换高通骁龙 8155 芯片。

如此虽然又让极氪承担了巨大的财务成本,但砸出去真金白银,换来的是用户口碑迅速回暖。更值得的是,极氪品牌也因此成功破圈,拉起了非常高的品牌势能。

在产品和品牌成功打下一定的市场基础之后,极氪在极氪 001 之后又相继推出了极氪 009、极氪 X 以及极氪 001 FR。不过因为这些车型面向的并不是主流市场用户,所以它们的出现其实为品牌赋能的意义大过于为销售赋能的意义,真正接棒极氪 001 撑起极氪销量的当属现在的极氪 007 以及全新极氪 001。

到了极氪 007 以及全新极氪 001 上市的时候,也就是进入 2024 年之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已经打得非常惨烈。为了应对价格战,各个主机厂都在打碎了牙往肚里咽,不惜亏钱卖车来换市场份额。

面对这样压抑的市场环境,极氪 007 以及全新极氪 001 为了上市即上量,其定价几乎均没有给自己留什么降价的余量,并且在继续强调产品操控属性的同时,将该有的舒适配置、智能配置全都照着同级别最卷的水平去给到用户。

极氪 007 以及全新极氪 001 的表现也不负所望,前者上市半个多月大定突破 1 万,后者上市首月大定突破 3 万。

尽管之后小米 SU7 的上市抢走了部分极氪 007 和全新极氪 001 的订单,但总体来说,极氪的销量基本盘已经越来越稳固,基本形成了全新极氪 001 和极氪 007 双轮驱动增长的局面。在刚刚过去的 4 月份,极氪又迎来月销 16,089 辆的历史新高,同时截止到今年 4 月份,极氪的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了 24 万。

因此,极氪选择销量节节攀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当下上市,其实是一次非常合理的乘势而上。

实际上,无论是蔚小理,还是极氪,能够在美股上市都是乘势而上的结果。只不过蔚小理所乘的势大多是时代赋予的,而极氪所乘的势是自己创造的。

02上市是最佳出路

其实,极氪一直在寻找上市的机会。

众所周知,极氪可以说是一个生在罗马的品牌。背靠家大业大的吉利,极氪在刚成立的时候就以 8 亿收购了吉利的中欧汽车技术中心 100% 股权,又以 900 万收购了浩瀚能源 30% 股权,还将专注于研发制造电池、电机的宁波威睿变成了自己的子公司。

据悉,在极氪 001 上市之前,极氪很大一部分收入就来自于向吉利销售电池、电机等部件。直到现在,向大吉利体系内外的品牌销售电池、电机仍然在刺激着极氪收入的增长。例如在 2023 年,极氪超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来自于销售电池等非汽车销售业务。

另外,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伴随着品牌成立以来销量的的突飞猛进,极氪的营收也在翻倍式的增长。从 2021 年到 2023 年,极氪的年度总营收分别为 15.443 亿、196.712 亿、339.118 亿。

不过,越卖越亏的情况却也发生在了极氪身上。从 2021 年到 2023 年,极氪的年度净亏损分别是 45.143 亿、76.551 亿和 82.642 亿。截止到 2023 年底,极氪的现金及现金等价仅为 32.607 亿。

与此同时,除了正在研发的新产品之外,为了保住综合竞争优势,极氪一方面将会大力推进千站万桩规模的补能布局;另一方面则继续发力智能化,包括自研智能驾驶、与 Mobileye 合作、采购英伟达 DRIVE Thor 芯片等。

这意味着,极氪需要在技术研发、渠道扩张、补能扩张、营销广宣等方面花费大量的资金。可从历史数据来看,2023 年极氪单单在产品研发方面就花了 82.642 亿。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其实早在 2022 年 10 月,吉利就对外披露过极氪单独上市的计划,并且当时所选择的上市地点并非是美股,而是港股。不过出于种种考量,最终极氪又决定转战美股。

去年 11 月份,极氪正式向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 IPO 申请文件,计划以股票代码 ZK 正式在纽交所上市,不过还是暂时搁置了。

究其原因,彼时的极氪还没有达到像现在这样蓬勃发展的状态,过早上市反而会加速暴露自己的问题。而若是选择提前上市,那么支持极氪将资本故事讲圆的几乎只有背靠吉利,可资本市场毕竟不是一个唯「爸爸」论的地方。

另外,除了准备通过上市解决资金问题,极氪在还在 2021 年 8 月以及 2023 年 2 月分别进行了两轮融资。

第一次融资金额为 5 亿美元,由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和博裕投资进行投资,投资完成后极氪估值约 90 亿美元;第二次融资金额为 7.5 亿美元,由 Mobileye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mnon Shashua、宁德时代、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等投资,投资完成后估值约 130 亿美元。

但是,在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极氪要想在长期时间维度上保持竞争优势,势必需要更多的资本来做支撑。

因此,对于极氪来说,要解决资金问题,上市几乎就是最佳的出路。

03写在最后

如今经过了资本市场的输血,粮草又更加充足的极氪正摩拳擦掌向着兵更强、马更壮而去。根据官方信息,极氪通过上市所融到的资金将应用在以下三个方面:

约 45% 用于开发更先进的电动车技术并扩大产品组合;约 45% 用于销售及营销以及扩大极氪的服务及充电网络;约 10% 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包括营运资金需求),以支持极氪的业务营运及发展。

一言以蔽之,通过上市,极氪又得到了一个更高质量成长的机会。

对于极氪来说,上市是一个新的起点。根据极氪的规划,极氪今年还将上市极氪 MIX 以及一款尚未亮相的纯电 SUV,也就是说极氪今年的产品总数会扩充到 7 款,并将基于这 7 款车型冲击预定的 23 万年销。

另外,在美股上市也是对极氪自身体系力不断进化的倒逼。毕竟极氪未来需要将公司相关信息、动向都置于市场的放大镜之下,这对极氪的财务、管理、产品、技术等多个层面尽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这次在美股上市也是极氪提高国内以及国际品牌声量的绝佳机会。因为,极氪的目标市场不仅是国内,还有更广袤的国际。目前,极氪已经进入了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地区市场,到今年第三季度还将进入新加坡和港澳地区。在将来,极氪还准备进入美国 Robotaxi 市场。

此外,极氪在美股的上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吉利,能够不再拖累吉利的财务表现,同时更能够作为大吉利体系的排头兵,带动吉利向新能源的转型。

半场开香槟不适合极氪,接下来,极氪还是应该高效利用起手中更多的资源,逐渐向更健康的企业状态转变,从而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和产业革命中不断赢得支撑长远发展的更多筹码。

撰文:Isaiah
编辑:308

这些也值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