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分析师的生态位及其商业模式

发布于: 雪球转发:10回复:10喜欢:42

根据球友们的选择,我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选择一个平均得分简单写了写自己对券商分析师的深度思考,一切都是个人经历和思考,供大家参考。


(1)分析师的三六九等与评级

 研报这个东西谁来写,一般来说是分析师,但是也有三六九等,我称之为A类—“资深分析师”,B类—“青年分析师”,C类—“小朋友分析师”。

 资深分析师一般指的是大行业或者细分行业的分析师,比如雪球也比较有知名度的天风的农业首席 @吴立-天风农业首席  老师,这类分析师一般上下游企业、行业内企业基本都有很好关系,有时候会组织路演和现场调研,这些分析师一方面起到自己研究行业,覆盖行业的作用,但是很多时候起到一个信息互通和信息传导的作用,上市公司有什么新的消息或者买方企业有什么调研需求都是这些资深分析师来干,一些小朋友分析师或者刚入行的做不了。

 还有个叫分析师评级的东西,是国内的主要投行券商,对一家长期跟踪的公司的股票,给出的投资建议。

 一般来说看多的报告是绝大部分,看空的报告在国内的凤毛麟角,因为国内理论上只能靠做多赚钱,而不能靠做空赚钱,国外有很多机构服务于浑水(当年做空辉山乳业,去年做空瑞幸咖啡,今年做空跟谁学),所以相对来说做空报告比较少。

 并且做空总体上来说是做断了别人财路的事,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在国内市场甚至于你发表提示风险的话都会有一定过得法律风险,因此个股的看空报告没有人会去写。

 常用的分析师评级有:买入、持有、卖出、观望,等等。

 比如我们读到中信的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某某某,最近把贵州茅台的股票评级从“持有”变成了“买入”,因此茅台茅台股票上涨了几个百分点(当然实质上不太会有这么强的效果)。这时你可能会觉得分析师评级听上去非常专业,至少比我自己去研究靠谱?

 诚然这些大型投资机构的股票分析师往往都是名校毕业、成绩优秀,一般也有985的本硕毕业才能进大券商,要工作相当长的时间,才被允许独立地撰写报告,发布自己对某只股票或者某个行业的观点的,看起来很专业。

 但是我这里要告诉各位读者们,分析师写的报告基本上对于有经验的投资人,几乎没有用,因为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帮我们赚钱。这类看似权威的建议也会出问题,因为里面会有一个“利益冲突”的问题,本质上是分析师的赚钱商业模式和看分析报告没有任何关系。

 

(二)分析师的盈利商业模式

利益冲突就是分析师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并不一致,分析师的商业模式并不靠自己的评级结果挣钱。他们的衣食父母是大型投资机构——比如各种公募基金、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等。

而对于大型投资机构来说,它们并没有那么在意分析师给出的评级到底是什么,因为这些机构往往也有自己专业的研究团队,负责产出具体的投资决策,不可能别人说什么自己就信什么。

 即使拿到投行分析师的报告,更多的也是参考里面的逻辑和数据,具体买还是卖,还是得自己作决定。那分析师对机构来说的作用就是帮助它们和各个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牵线。专业投资机构在调研的时候,会有一个核心的诉求,就是和公司管理层直接对话和交流,这样才能对公司有更准确的判断。

 假设你想买某个公司,假如你能和公司老板或者CEO直接对话,会直接解答很多机构的问题,但机构要覆盖成百上千家公司,不可能和每家公司的老板都搞好关系,时间上也不允许。

 所以如果他们想见比如董明珠怎么办?这时候资深分析师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他们对自己行业的企业非常熟悉,他们会帮联系董秘和管理层,会进行线上连线,甚至线下实地调研。

 简而言之,这就是行业分析师提供的一种服务。作为回报,专业投资机构会每年拿出一定的佣金付给行业分析师。佣金要看客户的服务程度。

 行业分析师的奖金来自于投资机构的佣金,投资机构又经常需要拜访自己负责追踪的公司,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你想要的看到所谓的做空报告和看空报告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些上市公司都是分析师金主爸爸,分析师要去组织路演和调研都要靠那些董秘来协调,你得罪了一个,这家的“调研生意”和“信息掮客”的生意就不用做了,所以从分析师的自身角度出发,只能看多,不能看空,看空就是自寻死路,自绝于市场。

 最近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11月6日,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医药行业小组)于微信公众号“GuosenHealthcare”发布研报《美年健康:大跌事出有因,探寻阿里战略(重大事件快评)》,针对美年健康被股东阿里网络减持一事,文中提及“虽然公司(美年健康)并未披露阿里网络减持原因,但是根据我们分析,我们猜测潜在原因可能在于阿里系规避成为控股股东并被迫启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和注入爱康国宾的过程。

 但是爱康国宾并不买账,作为以前的上市公司,后来被阿里私有化的企业,11月10日晚发布特别声明,表示“国信证券分析师在撰写报告过程中,从未向爱康国宾求证或进行咨询,且爱康国宾与美年健康之间不存在任何合并或重组意向,该误导性陈述会对爱康国宾的正常运营造成不良影响。”且爱康国宾披露已于11月8日向国信证券方面发去了律师函,并表示根据国信证券的回复决定是否向证监主管部门进行举报。

 从事实上讲,同一控制主体下确实存在同业竞争问题,一般的解决方案也是某一主体与另外一个主体合并或者收购,但国信的分析师没想到对一个上市公司的覆盖点评,连涉及到一个非上市公司都像捅了马蜂窝一样,被发了律师函,这足以说明负面点评和看空的风险巨大。

 很多关注我的都是新球友,不知道以前的跨省事件康美药业,后来这个企业暴雷了,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就可以知道各种风险。

 最后大家也没必要非常指责所谓的分析师经常出了报告还是大跌,本质上分析师都是依靠自己给买方的服务赚钱,而不是仅仅靠写报告赚钱,人家大客户看的是服务,而不是那几个数字和报告。

 

(三)青年分析师和小朋友分析师一般干什么事情

 青年分析师、小朋友分析师是我称之为刚刚进入市场,才做没多少年分析师的人。他们一般写的报告都是跟风的,你很难看到他们在底部推荐某个公司的,为什么?

 因为他在行业内还不够资深,还不能捕捉到企业最边际的变化。

谁来捕捉最边际的变化,或者说最具有价值的企业经营管理反转的变化?一般是资深分析师。常年跟踪,常年理解行业,春江水暖鸭先知。

 所以这帮比较年轻的分析师,一般就是打“顺风仗”,这个公司业绩好转了,然后股价开始蹭蹭表现了,他们拿以前分析师写的文章和材料,最近的年报季报什么的,加上自己的一些增量观点,也弄一篇深度报告。

 更别说很多研报根本就是一些小朋友或者实习生来写的,都是拼拼凑凑,只有信息的堆积,没有逻辑和深度的思考,他们也是跟随市场来写报告,其实那个时候需要他们来写报告吗?

 根本不需要,因为市场早就开始涨起来了,他们观点已经过时了,甚至很多早就反映在股价里了,所有的利好都 price in了。

 

 (四) 分析师中最大的矛盾

 为什么说很多分析师都不用看,因为分析师并不是一个投资行业从业者的最终状态,买方或者研究所老大才是职业最终状态。分析师最大的问题就是自身存在的矛盾。

 最头部的分析师,也就是对行业和股市理解最深的,拿过几年新财富的分析师,一般来说干得好的几年,马上去买方或者自己当基金经理了,比如当年的新财富几届第一的 @荒原资产凌鹏    老师,要么就是升券商研究所当领导(比如我们经常分析的黄燕铭总),自己不写报告了,比较少有常年驻扎某个行业的。

比较年轻的分析师的矛盾就是,经验还不够,在业内不够话语权,写的报告仅仅可以参考一下,很多人不懂企业经营管理,很多只能从财务数据上看出企业的边际变化,不懂企业经营管理其实是才是财务的根本原因。

 这类分析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懂市场运行的逻辑,一个企业在情绪周期往上走的时候,40倍PE推荐的意义,和情绪周期往下走同样40倍PE推荐,意义完全不一样

他们或许懂企业,但是很多不懂市场的估值逻辑和运行规则。

 我举一个例子,最近新媒股份7月13号基本上历史最高点,那个时候整个传媒板块都很厉害,估值很高。反而报告最多时候是8月和10月,这不是很奇怪吗?

 但是这些高点下来的后的报告都不用看了,为什么?

 因为市场周期已经下去了,看报告对操作没什么意义。

 最后一类小朋友分析师,基本上就是什么也不懂,只能在资深分析师的指导下做一个信息搬运工和整理工。

 

(五)怎么看待分析师的研究结果:不可尽信

 不要把分析师报告当做报告,而要当成故事来看,当成分析师给你画出一个个“成长股故事”,“困境反转股”故事等等,然后在实际中去检查分析师讲的是不是有逻辑,是不是有据可依。

 前面说了分析师只能看多不能看空,所以很多时候分析师的作用就是替上市公司吹牛逼,谁吹得猛,谁吹得好,谁能把股价吹上去,谁在上市公司面前就有分量

 做投资为什么这么难,因为上市公司会给你画饼,讲故事,很容易被忽悠;

 很多人自己不去调研,看报告,以为自己很专业,结果不好意思,分析师给你画饼也给你讲故事哈哈,你会发现怎么都是假的,看了他们的报告,没有独立思考,永远赚不到钱,这就是问题所在。并且再专业的分析师也必然会有一定的误区和偏见.

 当年达里奥有一次病了,去看医生,一个医生说你这是不治之症,但是达里奥非常懂专家的不可靠以及double check,因此又找好几个专家一起看,最终请这些专家一起会诊,结果决定从喉咙里切片化验,结果显示,确实是虚惊一场。

 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医学和市场都是非常复杂多变的,每一个分析师、每一个专家都是从自己经验和视角出发去看待事物,每个人都是盲人摸象,每个人摸得都是一个很小的区域,这也是需要不断地需要开投资讨论会,投决会等等,医学需要会诊,都是通过不断的多角度思考和观察,得出一个非常确定性、低风险的方案。

 我以前的老板和我说,投资就好比是老中医,要见多识广,除了有知识,经验特别重要。

我后来写了一首诗放在我的主页里“自古投资如名医,历遍千帆半知底;纷说后浪拍前浪,浪起潮退共周期;世人皆想学巴芒,只得形似不用心;如来可有妙真经?尊重市场同学习”。表达的意思就是需要不断经验和教训的积累,投资才能有精进。

 言归正传,如果一个分析师单纯从自己的视角就能赚钱,分析师为什么还要做分析师,去买方直接赚钱或者拿个几百万直接自己炒股不就好了,市场有风险,但是当一个服务好各个买方爸爸,拿点服务费佣金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劳动创造财富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天天想着不劳而获炒股呢哈哈。

 

总结我对研报的看法:

 只要是股价低位,市场没有任何定价,分析师写的任何文章,哪怕是事实全错也全是对的,因为股价没有任何反应;

 只要是股价高位,市场充分定价,分析师写的任何文章,哪怕事实全对也全是错的,因为市场预期已经打满了。

 最难判断的其实是股价有反应,但是又没有充分反应市场,这个时候是最考验投资人水平的。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在谈。

 

(六)简单分享如何看宏观研报,其他研报放在以后专栏中

 虽然我本人对宏观研报的态度是,每关心五分钟的宏观经济,就是浪费了四点五分钟(巴菲特的原话是:每关注五分钟宏观经济,就浪费了五分钟),收益效率比非常低。

 背后的逻辑是你可以在对细分行业中看到宏观经济对细分行业的影响,而且微观竞争环境往往比宏观经济分析更加重要,但还是在下面把我以前整理的比较好对宏观研报的看法做了修正放在下面:

 证券投资分析预测的对象是资布价格。资产价格由市场参与者的意志所决定,市场参与者的认知、预期、乃至其性格、习惯都对资产价格有影响。而资产价格背后的资产价值,却是与市场参与者无关的。

正因如此,宏观经济研究需要与真实世界中市场情绪的起伏绝缘,以自己的客观性保持着自身的冷静,是投资者需要的能够指导价格预测的稳定的锚,类似于价值投资中的内在价值。

 选择一个好的宏观分析师,有三条标准。 

 

第一条是要与市场情绪隔离,尽力做到客观。

把握市场情绪是策略研究的工作,而宏观研究需要找到基本面的位置,追求的是真理。宏观研究不能混淆与策略研究的边界,应该做到"不就市场谈市场”,他们不能关心市场风向,不需要搭理市场的情绪,而只需要在自己的知识框架下推导出一个理论结果。

 

第二条是要有一个完善的分析框架。
 
 首先,完善的分析框架能够稳固住研究的锚,不轻易随市场情绪变化而变化。其次,宏观经济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只有一个统一的框架才能协调宏观经济中的所有因子a最店,宏观分析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是一种接近科学研究的研究,因此框架化能够使知识成为未来的判断基础。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认为非常有道理“你的收益率是你认知的贴现值! ”,这就好比巴菲特的复利公式,其中最重要的员个核心完素——收益率、时间和本金。换到我刚才那句话里面去相当于你的本金就是你的认知。想获得越高的收益率就越要提高你的认知。
 
 卖方宏观分析师基本都是经济学博士出身,拥有多年深厚的经济学研究基础和良好的学术素养,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后,普遍具备一个相对个性化且完善的框架。

一家业内比较有名的宏观对冲基金半夏投资的负责人李蓓在她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她的研究框架主要基于三个因子:企业盈利,流动性,风险偏好。这个骨架来自于DDM模型,更偏向于策略研究框架,但其中去掉风险偏好,就是一个基础的宏观研究骨架。虽然各个分析师的框架各有不同,将这两个因子分解的方式各自迥异,但最终一定是需要包含基本面和资金面这两个来源的因子的。


 第三条是要逻辑稳定。

 评价宏观分析师时,逻辑比结论更重要:相比结论的正确度,一以贯之的逻辑更重要。用错误的逻辑得到正确的结论,比用正确的逻辑得到错误的结论更致命。因为前者结论的正确完全可能是偶然的。相反,正确逻辑得到与现实不符的结论,可能恰恰表明现实正偏离常态,需要投资者小心。所以,在经济和市场的起伏之间,我们评价一份宏观研究报告(或一个宏观分析师),除了看他判断的准确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观察其逻辑是否稳定不变
 
 这就好比在学界,对于政府究竟该不该干预经济百年来争论不休,各有观点。也充分说明了,宏观经济学的逻辑和结论可能往往不是一致的。没有一个经济学家敢拍胸口保证,说“我的预测是精准的。”逻辑正确、模型正确的前提下,应该对结果抱有正确的心态。

 

新财富分析师的排名值得一看。新财富是由机构投资者投票选出来的卖方分析师团队。坦白地说,对于很多行业和公司分析师来说,推票准确与否并不是他们能否得奖的关键因素。但是相对来说,宏观分析师的评选更客观,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少。因此连续多年获奖的分析师非常值得关注。

 我在这里罗列下:安信证券高善文、海通证券姜超、恒大任泽平、广发证券郭磊。

 

(七)关于分析师研报的其他冷僻知识(这段也是来自以前工作不知什么时候收集的资料) 

 

很多人会问研报发布前,会有一段“保密期"提供给机构先看吗?

 问:一般来说不会,证监会的要求是“公开、公平、公正”,研报一般走完研究所内部的风控流程之后,就由内部的发布平台自动对接到各大公共平台上。根据规定,也只有在风控流程走完之后,各个研究团队的首席才能把这些报告发布在自己的公众号里。

 研报一旦发出,就是面向市场上所有投资者的,没有所谓的“保密期”,如果真的有“保密期"的话,那就涉及到“内幕交易”了。当然这里说的没有保密期基本上不是绝对没有时间差,会有前后可能有上传的半天一天的差异,但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机构对于只能看研报的个人投资者有一些信息优势的,比如参加现场调研更加方便,可以接受券商研究员的一对一路演,有时甚至是上市公司上门反路演。

 研究报告对于分析师来说有着非常核心且关键的作用。由于证监会的要求,各家研究所对所属分析师的管理都是较为严格的。如果一个分析师没有写过某公司的报告,那么他就不能在去机构路演时推荐这家公司,这会涉及“内幕交易”的问题,严重的话可能会引发别人的举报,丢掉饭碗。因此,只要一个分析师想推荐一家公司,并且让市场记住他,他必须先有研究报告才能站稳脚跟。

 

 问:为什么在行业研报的摘要里,有的公司是“重点推荐”,有的公司是“建议关注”?是推荐程度的不同吗?

不一定。这里涉及到研究所的一个风控规定,那就是行业研报中“推荐”的标的必须是以前覆盖过的,也就是单独发布过“首次覆盖报告"的个股(由此可见对于研报体系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因此,对于一些分析师看好、但以前没有来得及写覆盖报告的个股,他们就只能在行业研报中给予“建议关注"这样的字眼。当然,如果是分析师以前写过的研报、覆盖过的个股出现在“建议关注”一栏中,那确实意味着这家公司的推荐优先级较为靠后。

 

分析师黑话大全

 宏观策略研报中常见的黑话解读

 “存在结构性机会”——没有大行情,但行业总要轮动一下。

“等待突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突破。

“减仓概率高于加仓概率”—指数要下行了。

“存在估值修复空间“——大概率要反弹一下。

“考虑兑现部分收益”——准备清仓跑路吧。

“探底”——还不知道要跌到什么时候。
 
 

行业类研报中常见的黑话解读 

 “深挖行业,精选个股”——我们行业整体不太行,但是我又不能换行业,所以在众多瘸子里面我选出了几个将军。

“空间广阔”——这个行业不太好算,量化不出来,但是看起来故事挺大的。

“长期潜力仍在”——短期就算了。

 

公司类研报中常见的黑话解读

“拐点将至——还没到最差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

“拐点已至”——已经由差变好了,可以自己踩好节奏准备上车。

“静待”——不知道什么时候。

“可期”——非常有希望,但是也不能排除突然没了的风险。

“负面消息市场早有预期”——它业绩确实烂,但是大家早就知道它烂了,所以现在已经利空出尽了。

 $圣农发展(SZ002299)$   $万丰奥威(SZ002085)$   $东阿阿胶(SZ000423)$   

全部讨论

2020-11-21 00:00

对了,我觉得券商策略分析报告还是蛮有用的,可以较好的把握板块之间的关系。

2020-11-20 21:07

开了眼界,条分缕析很精微,如果没有在行业内混过,真不懂这些!

2020-11-22 19:24

2020-11-22 18:20

投资就好比是老中医,要见多识广,除了有知识,经验特别重要。

2020-11-21 11:21

1024

2020-11-21 08:19

分享

2020-11-20 23:57

跟老兄认识一致。 研报就是一个故事,主要的是他的逻辑关系很重要,低位要信其有,高位要与市场比深度。有的研报两三年都是讲的同一个逻辑,不管什么价格。
至于行情演化过程中但还没有结束怎么办,我认为要尽可能避开(不参与),或者控制好仓位从技术面角度去考虑了。我目前也处理不好。

2020-11-20 22:53

学习了,受用!

2020-11-20 21:47

黑话有意思

2020-11-20 21:27

学习了行业的玩法,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