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3喜欢:8

$长江基建集团(01038)$ 一、 连续27年分红增长,业务遍及全球的公用事业

长江基建2023年每股分红2.56元,按昨日(2024年4月16日)收盘价42.6元计,分红收益率6%。非但如此,长江基建从1996年上市至今,已经连续27年保持每股分红增长。其每股分红从上市第一年的0.18元增长到今年的2.56,这相当于9.27%的年复合增长率。

2024年以及今后更长时间,长江基建的每股分红是否还会增长?这取决于两个因素,管理层意愿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管理层意愿绝对无可置疑。长江基建连续多少多少年增长可以说是长江系企业最大的光环。2023年的分红率是80%,只要长江基建盈利稳定在当前水平,其分红增长就会持续。而每过一年,其分红连续增长的纪录就又增加一年,停止分红增长的阻力更大,而保持分红增长的意愿会更强。

长江基建在2034年会成为一家连续37年分红增长的公司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二、盈利能力不断下降,显著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2011年长江基建净利润77.45亿,净资产517亿,ROE 15%

2012长江基建净利润94亿,净资产630亿,ROE 14.9%。

2022年长江基建净利润77.48亿,净资产1194亿,ROE 6.5%

2023年长江基建净利润80亿,净资产1233亿,ROE 6.5%。

和2012年相比,11年间净资产增加600亿,但净利润减少了14亿。

公用事业给人的印象是回报稳定,但这指的是一个监管周期内的回报稳定。举个例子,长江基建旗下重要资产港灯的准许回报率目前这个10年周期是固定资产投资的8%,上一个10年期是10%,之前是12%。

由于过去20年的低利率,长江基建几乎所有资产每一次监管回报重设都是下调。这导致资产的实际盈利能力不断下降。长江基建之所以2023年总利润水平和2011年类似,这是因为它通过增发和留存未分配利润,净资产增加超过一倍。是的,用超过一倍的资本,赚了类似的利润。

好消息是,长期低利率已经结束。从现在起,长江基建的资产如果进入新监管周期,其回报率不太可能继续下降了。

坏消息是,推动监管回报下降的力量远远超过推动监管回报上升的力量。在经济不景气利率低迷的时期,伦敦市民会抱怨水费电费太高。在经济景气的时候,有多少伦敦市民会抱怨水费电费太低,从而推动监管部门让公用事业提价呢,进而让一家香港公司赚取更高的利润呢?

三、实际负债率高,而且不透明

长江基建在2023年贷款总额 242亿,扣除现金的负债净额是111亿,相对于1233亿的净资产,80亿的净利润,并不高。但这只是财务报表的幻觉。长江基建低负债率的关键是不并表。

举个例子,长江基建旗下重要资产港灯在2023年净资产490亿,长期有息负债494亿。另一项重要资产英国电网,根据长江基建的披露,监管资产85亿英镑,净负债占监管资产59%,即50亿英镑。

为了不并表,长江集团在公用事业项目上通常是三方投资的方式,长江基建,长实加上电能。对任何一个项目公司,实际控制人都是李先生而不是那三家上市公司之一。有时候似乎不合理。例如曾经长和占英国电网20%,长江基建占40%,电能占40%,长和占长江基建75%,但长和依然可以不合并英国电网,并且普华永道认可这一做法。

因为不并表,我们只知道长江基建苦心多年积累的公用事业组合,净资产收益率低,总资产收益率更低,负债很多(仅上述两个项目就超过1000亿港币),但我们不知道具体的负债金额,期限,甚至币种。

四、最大的利润来源是收取关联公司的利息

2023年,长江基建收取联营公司和合资企业贷款利息22.6亿,占税前利润85.8亿的26%。然而,这还不是向关联公司收取利息的全部。长江基建的报表中,来自电能实业的利润贡献为21.6亿。电能收取关联方的利息12.23亿,占其税前利润的20%。

为什么要向关联方发放巨额贷款收取高息呢?这不是把钱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吗?不完全是。一个善意的解释是,公用事业的股东回报率有严格的监管限制,比方说,某国水厂,监管部门要求净资产收益率不能超过3%。那怎么办呢?假定该水厂贷款的市场利率是3%,大股东可以按3%向银行借款,按6%转借给该水厂。最终结果是,水厂的净资产收益率依然是3%,但股东可以达到6%。 这样的操作,监管部门当然看得见,所以也不能太过。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收取了高额贷款利息,长江基建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只有6.5%。

除去向关联方收取的高息,长江基建2023年利润中还包括银行利息收入6.16亿(考虑到其年末现金余额只有130亿,长江基建的财务部门资金运用能力堪称卓越),以及汇兑收益5.7亿。长江基建的财技收入贡献了利润的半壁江山。

2023年的长江基建有80亿净利润,这一利润水平和12年前的2011年类似。长江基建在过去12年的重大投资包括:

2011年11月 英国Northumbrian water,按 EV 48亿英镑投资,占 40%

2012年四季度,英国Wales & West 配气网络,按EV 20亿英镑,占30%

2013年二季度,新西兰 EnviroWaste, 32亿港币,全资

2013年8月,荷兰AVR垃圾发电, 按EV 97亿港币投资,占35%

2014年7月, 加拿大ParkNFly,EV 27亿港币,占 50%

2014年三季度,私有化Australian Gas Network, 按EV 141亿港币,占 45%

2015年4月,UK Rail, 按EV 25亿英镑,占50%

2017年 澳洲Duet, EV 130亿澳元,占40%; 加拿大Reliance,按 EV 46亿加元,占25%;德国Ista,EV 45亿欧元,占35%。(长江基建合共涉资560亿港币)

2018年8月,收购长和6业务部分经济权益,72亿港元

李先生在香港商界乃至国际商界有崇高的地位,以其声誉,资源,关系,资金实力,能够敲开别人敲不开的门,做到别人做不到的deal。12年的努力,700亿的追加净资产投资(包括4次增发,共融资130亿),数以千亿计的表外负债,依靠向关联方发放贷款收取高息,最终的结果是净利润大致不变,净资产收益率从15%去到6.5%。

五、长期回报

长江基建于1996年7月17日上市,是当时香港史上最大IPO,集资41.78亿,超额认购愈20倍,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1996年度最佳IPO。这是一家香港水泥公司,但讲的是中国基建故事。根据1996年年报,长江基建当年营收30亿,来自香港的水泥收入占26亿。公司有32个在中国大陆已投资或拟投资的基建项目,涉及金额66亿港币。2023年在长江基建80亿利润中,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合计一亿一千万,占1.4%。这就是故事的结局。

1996年IPO价格12.65,IPO后总股本13.68亿。如果按IPO价格买入,股价到今年7月满28年,分红之外,股价按年复合增长率约5%。算进分红,年复合回报率在9-10%。恒生指数当时在16000左右,和今天类似。

IPO之后,半年内李先生就做了第一次大重组。长江集团的架构从长实控长基,和黄控港灯,改为长实控和黄,和黄控长基,长基控港灯(即今天的电能)。1997年3月完成重组,和黄将港灯35%卖给长江基建,按21.12元每股,收取8.86亿股长江基建,持股增至85%。长江基建的总股本增加到22.54亿,和今天相去不远。假如我们按1997年3月重组的价格21元买入并持有到现在,27年,股价年复合增长4%。加上分红,则年回报也有8-9%。

1997年之后长江基建增发新股只有四次,分别是:

2011年7月,增发0.845亿股,发行价 40.41,(市价41.2),集资38亿

2012年3月,增发0.51亿股,发行价45.75(市价47.45),集资23亿

2012年7月,增发0.5亿股,发行价46.15 (市价49.25),集资23亿

2015年1月,增发0.8亿股,发行价58(市价60.7),集资46亿。这是最后一次增发,长江基建的总股本增加到25.19 亿,至今不变。

2011年后的股价年复合增长可以忽略不计。

站在今天看未来,长江基建在2034年会成为一家连续37年分红增长的公司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以其净资产回报率,则在分红之外,股价增长的潜力似乎有限。

全部讨论

转发学习

04-17 14:43

跟债券也没什么区别了,股息率最起码给到6%吧,毕竟十年债都5%了

04-17 13:32

👍👍👍